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局麻手术的镇静和镇痛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行择期乳腺肿物切除局麻手术的女性患者,对其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VPS评分、RamSay评分、SpO2、SBP、HR、MAP等指标在术毕(T4)、游离肿物时(T3)、手术切皮时(T2)、局部浸润麻醉时(T1)、局部浸润麻醉前(T0)五种状态下的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全部患者无1例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肌肉僵硬、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且无1例应用阿托品或麻黄碱。平均血浆靶浓度为(2.8±0.8)ng/ml,最大血浆靶浓度为4.2 ng/ml,最小血浆靶浓度为1.8 ng/ml。T4时RamSay评分下降,T3时RamSay评分升高,T3时HR降低,T2时HR降低;T4、T3、T2、T1、T0五个时点的SpO2、MAP、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VPS评分下降,T3时VPS评分达高峰,T2时VPS评分开始升高。结论局麻+瑞芬太尼低血浆靶浓度TCI能够使得手术变得有效、安全,特别适合于乳腺肿物切除术等应激反应小、手术时间短的手术,但瑞芬太尼若长期使用,应准备相应的辅助呼吸设备,以免出现低氧血症和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舒芬、瑞芬太尼两种药物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妇产科行全麻子宫切除术患者38例,根据患者自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同时行气管插管,且在术中使用药物维持麻醉,其中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对照组使用瑞芬太尼。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10min、30min,手术结束三个时间段动脉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苏醒、拔管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镇痛药物很多,但是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但术中镇痛、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相比其它药物要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相关药物禁忌证、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等分为A、B两组,共160例,A组给予舒芬太尼0.3μg/ml 0.1%+罗哌卡因,B组给予芬太尼2μg/ml 0.1%+罗哌卡因,另选对照组(C组80例)无镇痛药物的初产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给药后10 min,断药1 h后疼痛明显减轻,VAS评分下降明显(P<0.05),两组均无明显运动阻滞;C组较A、B两组产程二明显延长,产程一明显短;三组产妇产钳术,剖宫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缩宫素的使用率方面,A、B两组较C组高(P<0.05);三组新生儿在Apgar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个别产妇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起效快,维持时间长,第二产程时间延长,第一产程时间缩短,缩宫素使用率升高而剖宫术率和产钳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无麻醉禁忌证、无经阴道分娩禁忌的足月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Z组)采用0.12%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照组(D组)为同期未实行分娩镇痛。两组分别于硬膜外阻滞前及阻滞后30min抽取母体静脉血,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浓度。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及NO和ET的浓度。结果 Z组镇痛后血压明显低于镇痛前;Z组镇痛后血压明显低于D组;Z组镇痛后血浆NO水平均显著升高,ET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能有效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血压,有利于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就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时间在6~9周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30例。结果两组异泊酚用量R组(58.23±11.56)mg明显少于F组(112.37±19.26)mg。R组意识消失时间(2.5±0.2)min明显短于F组(5.8±0.3)min;意识恢复时间R组(1.6±0.5)min明显快于F组(6.5±0.2)min。R组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为35%,F组为21%;R组有2例、F组有1例需面罩加压供氧数次,SpO2才能恢复到99%。R组呕吐率为5%与F组(4%)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能够起到较佳的镇痛效果,也能让患者在手术中不会出现体动,且术后恢复时间快,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扁桃体手术患儿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研究组患儿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后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麻醉后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麻醉结束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儿扁桃体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的麻醉效果较好,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清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于T2时DBP、S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能有效维持患者术中的血液动力学稳定,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同时分析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静脉全麻(保留自主呼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6例ASAⅠ-Ⅱ级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所有患儿均以0.02mg/kg为标准给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以2mg/kg为标准给予单次静脉推注氯胺酮;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氯胺酮,静脉注射泵维持,剂量控制在(95±7.8)μg/kgmin;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氯胺酮,静脉注射泵维持,剂量控制在(58±3.8)μg/kgmin,同时,并给予瑞芬太尼,静脉注射泵维持,剂量控制在(0.06±0.02)μg/kgmin;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术中血压、心率、SpO2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压、SpO2均平稳,差异性不大(P>0.05);对照组的心率水平要显著快于术前(P<0.05),观察组的心率水平要显著慢于术前(P<0.05);观察组的术后苏醒时间、术中氯胺酮给予量要显著短于、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静脉全麻中在缩短苏醒时间、减少用药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且不会对麻醉效果产生任何不利影响,甚至降低了并发症,因此,对于小儿静脉全麻而言,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不同靶浓度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我院手术患者14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根据随机法分组。A组丙泊酚靶浓度为3mg/(kg?h),B组丙泊酚靶浓度为6mg/(kg?h)。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SBP、DB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各时间点HR、SBP、DBP等指标的波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其中低剂量丙泊酚血液动力学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瑞芬太尼对高龄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高于75岁以上,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40例,ASAⅠ~Ⅱ级高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两组诱导均使用芬太尼2~4μg/kg,瑞芬太尼组(R组)术中麻醉维持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20μg/(kg·min);芬太尼组(F组)术中麻醉维持持续泵注芬太尼3~6μg/kg·h。对比两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拔除气管导管时平均心率(HR)、动脉压(MAP),ECG, SpO2及术后苏醒情况并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答问切题时间。术后随访了解恶心,呕吐、术中知晓等麻醉并发症。结果 R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答问切题时间显著优越于F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高龄老年患者的全麻患者手术后苏醒期质量的优点为清除快、起效快、意识恢复和呼吸恢复的时间明显优于芬太尼,对提高老年患者全麻苏醒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纳布啡与舒芬太尼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于重庆市涪陵郭昌毕骨伤科医院实施椎管内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舒芬太尼,观察组则使用盐酸纳布啡注射液,比较不同观察点(术后6 h、12 h、24 h和48 h)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镇静Ramsay评分,统计术后48 h内两组加用镇痛药物次数,并评价其术后48 h时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和48 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和48 h的镇静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加用镇痛药物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时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比于舒芬太尼,盐酸纳布啡用于全髋置换患者术后单次镇痛,能有效提高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且具有适当镇静效果,还能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实际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8月期间住院待产的16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其中80例接受连续硬膜外持续镇痛,作为实验组,另外80例无分娩镇痛要求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施行任何镇痛措施,而实验组产妇则采用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9例(11.25%),自然产66例(82.50%),剖宫产11例(13.75%),阴道助产3例(3.75%);对照组产后出血11例(13.75%),自然产41例(51.25%),剖宫产34例(42.50%),阴道助产4例(5.00%)。实验组0级疼痛79例(98.75%),I级疼痛1例(1.25%);对照组II级疼痛15例(18.75%),III级疼痛65例(81.25%)。结论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能够获得非常理想的临床效果,镇痛效果可靠安全,应积极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展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评价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曲马多与舒芬太尼用药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三甲医院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号为:Chi CTR-IPR-16008261)。纳入剖宫产术后使用PCIA进行术后镇痛并满足入排标准的产妇24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曲马多(T)、舒芬太尼(S)两组,各120例。收集有效性、不良反应及成本数据,对两组用药方案进行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评价。结果两组分别纳入116、113例,T组疗效指标均优于S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头晕嗜睡,T组不良反应表现类型较S组少且发生率低,成本-效果分析显示T组治疗方案更优,且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结论剖宫产术后PCIA治疗方案曲马多较舒芬太尼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经济性更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疗效。方法足月单胎头位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经硬膜外腔注入0.1%罗哌卡因+1.5μg/mL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照组经硬膜外腔注入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随后泵速同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产妇注药后0.5h、1h、宫口开全及胎儿娩出时疼痛水平及产程、分娩方式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各时点疼痛评分明显降低,转为剖宫产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0.1%罗哌卡因与1.5μg/mL芬太尼复合应用于经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改善镇痛效果,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晓庆黎天才李志刚陈丽青谭军源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65-6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于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接受剖宫产的足月孕妇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A组30例给予舒芬太尼1.0μg/ml;B组30例给予布托啡诺5.0 mg+舒芬太尼1.0μg/ml;C组30例给予布托啡诺6.0 mg+舒芬太尼1.0μg/ml;D组30例给予布托啡诺7.0 mg+舒芬太尼1.0μg/ml。比较4组产妇术后各时点切口疼痛程度、宫缩疼痛程度、满意度、Ramsay镇静评分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4组术后各时点切口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宫缩疼痛程度B组、C组、D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照组给予芬太尼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术后1、2、3、4d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当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有助于控制疼痛程度,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本中心接受孕产期服务的产妇,在其产后28~32d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在早吸吮上,剖宫产、自然分娩的平均时间分别为8.12h和2.32h;在早泌乳方面,自然分娩组<24h泌乳的明显多于剖宫产组;在母乳喂养方面,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68.8%和79.0%,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人工喂养率分别为5.6%和1.2%,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剖宫产对母乳喂养产生明显的影响。结论应加强孕期宣教,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于已剖宫产的产妇,要加强母乳喂养知识的培训,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剖腹产和自然分娩疼痛预期值与分娩疼痛实际经历的差异,量化预期与实际的差距,以供孕妇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改善分娩镇痛效果。方法采用VAS或NRS法对本院2011年11月份到2012年1月份的产妇进行剖腹产和自然分娩疼痛预期值与实际经历疼痛值的测定。结果剖腹产产后第一天回忆的疼痛值高于预期值和第四十二天回忆的疼痛值,主动选择剖腹产的产妇分娩疼痛的预期值与实际经历差距最大,而低于自然分娩的疼痛值。结论主动选择剖腹产的产妇对剖腹产的疼痛预期值过低,需要医务人员做好术后镇痛和宣传工作,鼓励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20.
合理利用剖宫产解决在分娩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衡量产科技术质量的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放宽,产妇行剖宫产率也逐渐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是选择阴道分娩还是再次剖宫产已经成为产科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由于过度强调子宫破裂问题,绝大部分孕妇直接选择了再次剖宫产.为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现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140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