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为刺激经济迅速复苏采用了非常规措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各国经济产生了连锁效应,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一方面引发中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我国出现严重的输入性通胀;另一方面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中国外汇储备损失风险,刺激资产泡沫的形成,使我国的货币政策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根源出发,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已经或可能造成影响,并提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陈茂 《商》2013,(6):109-110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了第一轮,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于2012年9月采取了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本文结合中国目前面临的国际现状,探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缨子  张莉 《商》2013,(5):136-137
为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至今美国已实施四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作为美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和最大债权国,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量化宽松政策对两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联储宣布从2014年1月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意味着美国长达五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式进入退出阶段,美国开始逐渐收紧流动性,大量资本开始回流,美元也步入上升通道。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带来了明显的负溢出效应,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强货币政策的微观定向调控、审慎对待短期资本的开放、保持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建伟 《商》2013,(7):118-118
2013年4月以来,伴随着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强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降息或贬值予以应对,而人民币却呈现出持续升值态势。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海静 《商》2013,(21):93-93
2013年9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维持现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不变,暂时不削减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规模,这一出乎意料的决议使得金价大幅上扬。美国在采取前2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又采取了第2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本文通过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和中国的经济产生的影响,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美国为了刺激经济使国内经济迅速复苏,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一非常之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种措施对各个国家经济产生了连带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相当的大。它不仅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刺激资产泡沫形成;而且也会引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输入性通胀的出现。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为应对本国经济下行趋势,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2013年底美国经济恢复平稳正常增长之后,美国又于2014年1月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前后,给中国经济在贸易、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等方面造成的不同影响,以及中国在此期间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杜德明 《中国物价》2013,(2):72-74,78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一非常规的货币工具。我们可以从之前的很多经济理论中找到量化宽松的理论基础。本文试图对其理论基础的脉络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局共推出了四波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形式的量化宽松,大规模的增加货币供给,而我国是世界货物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且美国是我国最大贸易伙伴,因此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必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文先简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的背景,随后介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继而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探讨美国量化宽松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央行外汇市场干预与协调国内货币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央行的汇率政策目标已演变成稳定汇率的单一目标,央行频繁地对外汇市场进行冲销干预,使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处于超稳定状态,这种汇率政策的施行与国内货币政策目标可能协调,也可能发生冲突。国家应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提高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弹性,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回购,以加强对基础货币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王永茂  刘惠好 《财贸研究》2011,22(5):109-116
2001-2006年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日元汇率的影响实践对于目前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以Frankel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VEC模型分两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零利率宽松货币政策相比,日元汇率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很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即期波动和长期变动影响均不明显,对汇率的短期波动影响程度也较弱。实证结果还显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短期内存在汇率传导机制,汇率变动具有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13.
从2008年3月27日至2010年3月18日,美联储面对汹涌而来的金融危机打开印钞机,资产总额大幅上升,基于美联储所采取的种种举动,总结出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特点,并且分析它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本币升值背景下,日本与德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政策。德国首先着眼于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放开汇率的波动,从而更好地保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增长;而日本试图阻止和缓解日元升值压力,其结果却是日元持续急剧升值,并造成了日本高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综观日本、德国汇率波动的历史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必然趋势;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十分重要;在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同时,实现缓慢渐进式汇率改革;区域货币合作有利于区域内强国减少投机资本冲击,减少汇率升值对贸易品部门的负面影响;加快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促使内外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以来,人民币出现了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的现象。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持续增大。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国内按购买力计算的对内价值趋于下降,主要表现为国内逐渐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本文主要从理论上来分析论证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金融内在的机理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2年4月30日至2018年12月17日的银行间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本文首次使用波动率回归拟合的方法,从政策利率的角度改进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并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程度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收集和构建10项宏观经济新闻后,本文发现当市场参与者普遍不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政策变化的情形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显著减弱。当货币政策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时,市场对未来政策判断的分歧加剧,进而人民币汇率对宏观经济新闻的反应不足。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增加央行的汇率沟通,可以发挥其对宏观经济新闻的补充作用,同时增强市场对宏观经济基本面信息的反应。本文不仅丰富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经济后果以及宏观经济新闻的人民币汇率效应相关理论研究,而且为未来货币政策制定、调整和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为货币当局进行有效外汇市场干预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和汇率制度面临选择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备受关注。本文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相对美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国基本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从1998年1月至2005年6月和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汇率浮动幅度有明显差异的两个时段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差异,发现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并未导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增强,放宽汇率管制并不能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背景下,美国货币政策对他国的溢出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2008年美国的四轮QE,我国和全球其他国家一样被动应对.但面对2019年新一轮QE我国因为自身的政策连续性、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在全球率先复苏,采取了与美国"背离"的货币政策,充分显示出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本文采用贝叶斯V...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变化或分析市场利率在政策公告后的变化趋势,可以间接对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度量;利用相应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检验模型和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数据进行检验,可知我国中央银行在基准利率调整和准备金率改变等重大的政策决策上,货币当局更倾向于采用模糊的政策操作方式,由此会导致市场预期的混乱,并最终对政策实施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政策操作经验,进一步增加政策操作方面的透明度,并借以最终建立一个简单透明、效率更高的政策调控框架。  相似文献   

20.
石巧荣 《商业研究》2006,72(15):167-172
目前人民币仍面临由自身价值提高、篮子货币贬值和市场升值预期复合而成的多重升值压力。面对压力,有名义升值、实际升值和压力累积等三种政策方案可供选择。从成本收益量化比较来看,名义升值净成本最低。因此,应在不超过升值压力幅度的范围内允许人民币名义汇率继续缓升,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以消除货币低估,实现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