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反补贴申诉的贸易转移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2009年的统计数据,以1993-2007年间立案的188起国际反补贴案件6位税则号的涉案产品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反补贴申诉的贸易转移效应。结果表明:反补贴申诉会导致涉案产品的进口从被诉国转移到非被诉国,其中墨西哥、美国、欧盟和其他国家的贸易转移效应较大;相比无税结案,征税结案的情况下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更大,即对被诉国的出口的损害更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遭遇美国反补贴的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冶金行业首当其冲。本文引入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多国模型,分析表明反补贴对出口国造成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的理论观点,并采用2004—2010年的冶金行业涉案产品年度出口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冶金行业遭遇美国反补贴后具有明显的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当前,印度对我国频繁的发起反倾销调查,为了证实印度对华反倾销贸易效应是否存在。本文对贸易限制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进行了分析。运用的分析方法分别是描述性分析方法和实证性分析方法。根据数据显示,印度对我国的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并不显著。为了进一步证明结论的正确与否,本文又运用了实证模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证明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5.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的不断增长,我国遭受倾销的程度日益严重,越来越需要运用反倾销措施来保护国内受损企业的合法利益。虽然比起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时间较晚,但增长速度却很快,截至2017年,中国对外反倾销总量在全球排名第七。文章以化工产品为例,探究了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限制和贸易转移效应,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美国对我国化工产品提起反倾销的现状出发,利用2000-2007年间遭受美国反倾销指控的涉案化工品出口数据,估算出了这些反倾销案件造成的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7.
作为WTO规则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反倾销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成为进口国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贸易措施。1997年中国首部反倾销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单方面作为反倾销目标国家的处境,中国正在成为反倾销措施的重要使用国家。本文以化工行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反倾销措施对进口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反倾销的调查效应和贸易限制效应对被指控对象国的进口贸易起到限制作用,而贸易转移效应则削弱了这种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在整理全球反倾销案件和数据的基础上,首次统计分析了1995~2008年全球前12个主要被诉国家的案件数、涉案金额、市场份额的分布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发现中国成为全球反倾销的首要目标国,反倾销针对的就是出口市场份额高、竞争力强的产品。其后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结果表明,肯定结案时存在显著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但难以判断贸易效应是短期的;否定结案下也存在贸易震慑效应,但影响小于贸易破坏效应。最后考察不同结案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发现,肯定结案对申诉方提高产业竞争力有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随时间递延而衰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贸易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开放水平的提升会扩大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着显著的延续过去路径依赖的惯性,上年度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导致本年度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和转移支付均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能够扭转我国城乡收入分配不公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升值近年来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内部要求人民币不断升值,而且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特别是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这又从外部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人民币升值是把双刃剑,它既给我国的外贸企业带来了挑战,又给外贸企业带来了机遇。分析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以及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对我国外贸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影响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双边贸易的因素,特别是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双边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要介绍对华反倾销样本构成、来源和统计指标后,统计分析发现中国涉案产品出口受美国、欧盟和印度的影响最大,受反倾销影响的行业主要有贱金属及其制品、塑料橡胶、杂项制品、化学工业、机电设备和纺织品。反倾销寒蝉效应模型实证表明:外国反倾销立案和实施措施对中国出口都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中反倾销立案给中国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要高于实施反倾销措施所带给中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2年1月~2016年3月中国外贸总额和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月度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人民币加入SDR与中国外贸之间的关系.发现人民币加入SDR与中国外贸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前者是影响后者的第二大外部因素,即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外贸增长失速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外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金龙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5)
韩美FTA(自由贸易区)在促进韩美两国贸易合作与经济融合的同时,将会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在考察了韩美FTA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中、韩两国出口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贸易竞争指数与中美出口产品在韩国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同时运用GTAP(全球贸易分析系统)模拟了韩美FTA对中国福利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平衡、贸易条件等多个指标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韩美FTA将有可能降低中国的福利,扩大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并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但是从产业层面上来看,韩美FTA对中国各产业贸易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的悖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经典汇率理论解释,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中美贸易逆差会逐步缩减,而中美贸易实践却不是这样。本文利用2005-2010年月度数据对中美贸易逆差和人民币升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是中美贸易逆差的一个次要的影响因素,不是主要原因。产生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之间悖论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长期的出口限制,影响了美国企业贸易比较优势的发挥,新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国加工贸易方式是另一个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效应及我国企业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和技术优势,设立起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优势产业的贸易。通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效应分析,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抑制进口方面的作用及它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非平等性,进而提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人民币汇制改革在我国贸易均衡方面的表现,文章运用Johansen模型揭示出:人民币升值是近两年贸易顺差形成的主要推动因素,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并不适用;依托于我国现行的经济贸易特征,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仍将唱响贸易顺差的主旋律;在人民币加速升值的今天注重升值节奏对于保持我国贸易收支的稳定不容忽视,这一观点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得到了有效印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纵深发展,关于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理论探索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就一国而言,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追求贸易自由化收益的时候,会不会陷入国内生态环境恶化的泥潭呢?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是否又会失去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削弱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呢?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不同流派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阐释。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努力探索对外贸易环境效应问题的渊源.归纳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的进展,为研究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奠定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