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法克制:旅游基本法制定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法从国家旅游主管部门1982年着手起草时算起,来来回回数易其稿,已近30年了,还是“只见楼梯响,不见法出来”。为何出现这种尴尬局面?旅游法定位不明、内容不清、与其他法律界线模糊,应是无法说服决策部门把旅游法提上立法议程的重要原因。笔者以为,“立法克制”是旅游立法取得突破的必由之路,旅游法起草者必须放弃通过立法跑马圈地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汪传才 “做大饼”还是“做小饼”? 孟凡哲 中国首部旅游法应定位为“硬法” 樊志勇 进一步完善旅游监督管理 王立争 应建立违反旅游合同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杨晓红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立法探讨 彭慧玲 旅游法应体现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4月25日表决通过旅游法。在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组成人员、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旅游法立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对旅游热点问题作出了回应。旅游法立法"三十年磨一剑"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介绍,早在1982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就着手起草旅游法。1988年,旅游法曾列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在他看来,旅游法现在出台,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恰逢其时,既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天时"之需,  相似文献   

4.
《旅游学刊》2011,(7):43-43
5月26日至27日,旅游法起草组在北京召开旅游法立法研讨会,就国内外旅游立法现状及趋势、旅游业监管体制、旅游者权利义务、旅游规划和旅游民事关系特殊性等相关情况和旅游立法的重点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旅游法之路在何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劲柳 《旅游学刊》2006,21(1):92-95
旅游法千呼万唤仍不能出台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旅游法的许多根本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当然更说不上深入研究.本文从旅游法应当规范的基本法律关系入手,分析了旅游法制定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它应当规范的对象.介绍了世界旅游立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制定旅游法应该选择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旅游法立法,学界一直有大、小旅游法之争,可形象称作做大饼还是做小饼。主张做大饼的学者宣称,旅游法要调整纵横向旅游法律关系。纵向旅游关系事关国家对旅游业的管理,需要旅游法综合、全面和统一的规范,包括旅游  相似文献   

7.
旅游发展对城乡融合的推动作用已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尚缺乏哲学层面和价值论方面的探讨。目前,旅游更多以商业化的形式存在,旅游产业需要面对发展话语主导下实践中的问题并进行知识生产层面的反思。本文从旅游哲学视角出发,阐释“作为商业化的旅游”和“作为诗意栖居的旅游”两种旅游本体论,对笔者前期提出的“城乡循环修复”理论框架进行进一步延伸解析。在关乎“善”的伦理性层面,旅游发展带来了乡村的主体性培育和城市的异化修复;在关乎“美”的审美性层面,旅游发展带来了乡村的文化自为和城市的审美解放。本文探讨了旅游发展背景下城乡从异化到自在自为的过程,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旅游规划需要新理念--旅游规划三议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刘德谦 《旅游学刊》2003,18(5):41-46
为了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我国旅游规划工作能够沿着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前进,旅游规划的编制迫切需要理念的创新。本文从“新理念是发展的需要”、“进步带来的挑战”、“旅游概念是旅游规划的核心”三个层面,以层层推进的方式,着重阐述了应对挑战寻求突破的学术基础,并进而阐释了作者本人有关“概念性旅游规划”的创新性理论。  相似文献   

9.
曾坚 《旅游学刊》2013,(8):25-27
经过30多年的酝酿,《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于2013年4月25日公布。该法第一条明确了立法宗旨:"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立法宗旨的排序不是随意的,将旅游者权益保障放在第一位彰显了这部法律最重要的立法思想,也即从人的角度去做出制度安排,这是符合当代法律精神的。不过,《旅游法》并未明确界定什么是旅游者。  相似文献   

10.
旅游的基本属性及其对旅游社会关系和旅游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关于旅游的AIEST定义以及学者和政府旅游主管机构对该定义的理解入手,分析了旅游的基本属性、旅游基本属性所决定的旅游社会关系的特点以及旅游基本属性对旅游立法的影响.旅游的基本属性体现为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旅游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旅游具有非实体性、旅游因运动而存在、旅游是一种多元系统网络结构.这些基本属性对旅游立法的影响主要有4个方面,即对旅游立法调整范围的影响、对旅游法律法规基本原则确定的影响、对旅游法权利义务实现效果认定的影响和对旅游法律责任承担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浙江省旅游法年会围绕旅游立法基本理论问题、<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修订与地方旅游立法比较问题、旅游目的地执法相关问题展开了研讨,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2.
徐新建 《旅游学刊》2000,15(2):62-69
从人类学角度考察旅游与中国社会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趋向。其既体现出学科间的交叉互补又反映了时代发展对学术研究提出的现实挑战。1999年9月29日至10月1日在昆明召开的“人类学旅游与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可视为这一趋向在国际交流和对话层面上的具体呈现。本文以此次会议为个案,阐发笔者在会前、会间及会后的有关思考,以期引发从人类学考察旅游和从旅游反观人类学的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关于应该重视旅游业和旅游科学的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目前正在北京召开,尽管近年人大和政协会议上几乎都有促进旅游立法和重视旅游科研的提案,但是旅游法的审议仍然没有能够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千万人次”级的旅游输出国,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业处于成熟的发展阶段。在旅行社的管理上,日本奉行自由竞争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形成了既高度发达又相对有秩序的市场格局。《旅行社法》作为日本政府管理旅行社业的基本法律,系统体现了日本式旅行社管理的特点,是一部有参考价值的法律。本文将侧重讨论日本《旅行社法》的基本框架,分析其立法特点,最后简要讨论我国旅行社立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俱乐部旅游:实施、意义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娟 《旅游学刊》2004,19(1):37-41
本文根据实地调研,讨论国内新近出现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俱乐部旅游。文章首先分析这种旅游方式成功实施的三要素,即相关主体、旅游线路设计、物质准备及费用;其次,从旅游者、当地社区、旅游组织者以及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和遗产保护等角度,对俱乐部旅游进行收益分析,并同时与其他旅游方式进行效益比较;第三,通过讨论俱乐部旅游与“大众旅游”、“自助旅游”、“另类旅游”以及“活动旅游”等旅游概念的关系,对其进行学术定位;最后,从俱乐部旅游的易行性、潜在的参加者群体、与户外健身运动的关联性、以及中国户外运动资源等4个方面,指出俱乐部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中谈论国家层面的旅游立法,要考虑的问题具有多向延伸的特点。立法的大环境已然改变,对立法的前提条件和构成要素的认知亦不能再因循既往,而是需要有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找准法律定位,确立法律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熊文钊  吴旸 《旅游学刊》2012,27(12):3-5
旅游业近几年来快速发展,同时,因为缺少专门法律的规范,旅游市场的矛盾也曰趋尖锐.世界上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旅游法律.旅游法曾列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国务院立法计划,但由于当时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且当时我国法治发展相对缓慢,导致旅游法草案未能提请审议.八届全国人大以来,社会上要求制定旅游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后,于2009年12月牵头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23个部门和有关专家成立旅游法起草组.  相似文献   

18.
"不想要"对年轻人旅游市场购买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讨论了“不想要”这一心理特征对旅游市场购买决策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不想要”对传统营销理论的冲击;然后,以在英国的大学生为样本,对旅游市场消费者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本文讨论了“不想要”的特性、如何解决“不想要”问题和“不想要”与假日质量的关系,并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郑晶 《旅游学刊》2011,26(4):43-47
只有明确了旅游合同的立法体例、立法目的和制度设计框架等方面的问题,才能在立法上确立旅游合同制度。现有的研究对旅游合同的概念、性质以及归责原则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可以推导出下列结论:在不同的立法体例下,对旅游合同会有不同的概念阐释;旅行社的责任应当是立法的重点,在《合同法》严格责任的制度框架下,应当在旅游合同的归责原则方面作出过错责任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兆荣 《旅游学刊》2004,19(6):20-27
旅游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许多应用学科中的“后进者”。但是,旅游人类学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不仅成为该分支最具学科性的核心价值,也成了其他学科乃至决策部门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对旅游人类学研究视野中“旅游文化”以及相关的问题作一些评述和分析,借此提出一些问题以期引起学界的注意和重视。这无论从学科的理论反思抑或是应用层面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