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近年来,酒店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整体收益却不尽如人意,内外资星级酒店利润率差距明显。应用DEA方法对2011~2016年我国东部省份14个主要城市的内外资星级酒店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从综合效率来看,虽然内外资酒店存在差异,但两者总体水平均较高,且两者波动趋势一致;从技术效率来看,外资酒店略高于内资酒店,两者差距不明显,且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从规模效率来看,内外资酒店均处于较高水平,但两者差距明显;从效率分类来看,不同效率水平下的内外资酒店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表现不同。据此,对内外资星级酒店综合效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我国区域旅游业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前后的我国各省级区域旅游业效率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结果表明:三阶段DEA模型能够甄别出传统DEA模型对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高估或低估的偏误;调整后的效率测算结果显示,各省级区域旅游业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差异度较大;规模效率低是制约中西部区域旅游业效率水平提高的瓶颈,各区域平均的纯技术效率比规模效率更接近效率前沿面;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接近或处于我国旅游业技术效率的前沿面;按照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将各地区旅游业划分为四种类型,按各区域效率结构特点,分别从提高管理水平或扩大旅游业规模方面提出了不同区域提高旅游业效率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饭店业地区运行效率评价与提升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饭店业与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立足于区域实际情况对饭店运行效率做出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饭店自身投入与建设水平、旅游地吸引力和目的地接待和服务能力以及水平3个方面分析了饭店业与地区发展耦合机制,并相应地运用数据包络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和超效率DEA对我国31个省区2012年饭店业运行效率进行了评价,超效率DEA解决了最优评价单元排序问题.结果表明,当前饭店自身投入主要影响饭店技术效率,而旅游地吸引力和目的地接待和服务能力则会影响饭店运营的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对很多省区来说,协调饭店业与其他行业部门之间的发展关系比饭店自身管理和投入更为普遍和重要.在投入方面,人员投入是影响饭店业运营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另外,有些省份面临饭店业规模报酬递减问题,需要慎重考虑地区的饭店业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4.
从经营绩效角度对城市旅游发展的阶段及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资源投入方式的优化和资源利用能力的提高。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在比较1995年、2000年和2005年58个中国主要城市规模收益不变和规模收益非增条件下旅游效率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旅游发展阶段的3个特征:(1)3个时期中国大多数城市的旅游发展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2)随着时间的演化,越来越多城市的旅游发展开始进入规模收益递减阶段;(3)在空间上,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的城市大多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从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的阶段特征出发,认为区域经济不平衡性,并因此导致的城市旅游资源投入规模的差异是形成城市旅游绩效和发展阶段差异的根本原因。最后,文章讨论了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方式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绩效差异的中国主要城市旅游发展阶段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经营绩效角度对城市旅游发展的阶段及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资源投入方式的优化和资源利用能力的提高.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在比较1995年,2000年和2005年58个中国主要城市规模收益不变和规模收益非增条件下旅游效率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旅游发展阶段的3个特征:(1)3个时期中国大多数城市的旅游发展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2)随着时间的演化,越来越多城市的旅游发展开始进入规模收益递减阶段;(3)在空间上,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的城市大多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从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的阶段特征出发,认为区域经济不平衡性,并因此导致的城市旅游资源投入规模的差异是形成城市旅游绩效和发展阶段差异的根本原因.最后,文章讨论了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方式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2000-2006年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呈现出一种稳步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全国均值仅为0.632,可见在现有技术进步不变的前提条件下,我国区域旅游产业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且在全国平均效率水平之上,而中部地区又略高于西部地区且均在全国平均效率水平以下,但从变异系数来看这种区域差异正在逐步缩小.最后指出要通过转变产业增长方式、整合产业链、建立和完善产业创新体系等措施来提高我国区域旅游产业效率.  相似文献   

7.
文章使用2005-2012年全国各省份的旅游业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运用系统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对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了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旅游业的年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8.4%,其中技术进步实现增长10.2%,但是技术效率退化了1.6%,表现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恶化.第二,旅游业产业集聚对各省旅游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旅游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也较高.第三,旅游业产业集聚对旅游业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但是对旅游业的技术进步影响并不显著,产业集聚对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善旅游业技术效率实现的.第四,产业集聚能够有效促进旅游业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但是二者在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其对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小于其对纯技术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经营效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重要财务指标,基于数据包络技术中的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26家旅游上市公司2011—2015年经营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测度,从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模式的自身特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和不同类型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水平等方面探讨中国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发展空间.研究发现:旅游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发展状况因主营业务和管理理念的差异而不尽相同;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景区类、综合类和酒店类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具有差异性特征;国有制旅游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最后,依据研究结论得到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9.
周边国家到我国沿边省区入境旅游的O-D对接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2004~2007年统计数据,采用游客亲景度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分析了从周边14个国家到我国沿边12个省区入境旅游的O-D对接关系,结果发现:由于地缘邻近和边界贸易的推动,我国大陆沿边省区与周边国家在入境旅游上具有较高的O-D对接关系,即周边国家居民对邻近的沿边省区具有较高的游客亲景度,同时在沿边省区,周边国家入境游客也占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据此关系,可将我国大陆沿边省区划分为4个边界旅游合作区,为沿边各省区与周边国家跨国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张家界市22年来旅游发展的效率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该市22年来的城市旅游效率只有2006年、2007年和2012年达到有效,说明多数年份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在各分解效率中,规模效率水平较低,但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水平相对较高.规模效率与总效率的相关性强于技术效率和利用效率,说明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资源投入规模是决定张家界城市旅游效率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以2000年左右为界限,张家界城市旅游的效率可以划分为快速增长期和相对稳定期两个阶段.随着资源投入规模的不断扩大,通过要素投入获取更高生产效率的空间逐渐收窄.研究认为,不同阶段对资源投入利用方式的差异是决定张家界城市旅游效率水平的关键,而这种特征正是人地关系相互影响的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磊 《旅游学刊》2013,(11):12-23
本文利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1~2009年中国省际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生产率指数分解,对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序变化和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之后又利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对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盯和口收敛性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2.7%,其中,技术进步创新率为6.7%,技术效率增长5.6%,技术进步是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并不存在显著矿收敛和条件18收敛,但存在显著绝对卢收敛,说明中国各地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最终收敛于相同的稳态均衡水平,然而由于中国旅游业发展尚未达到成熟阶段,所以现阶段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尚未找到自身合适的条件收敛路径。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of national parks in China. The method of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based on data enveloped analysis is us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58.33% of national parks in China improved their TFP, and their mean score reached 3.42 in 2001–2005. When the decompositions are considered, 90.28% of them decreased their efficiency and 98.59% of them increased their technology.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se national parks' TFP is more constrained by their efficiency change than technology chang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m with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MPI) reach to 0.7834 and 0.9367, respectively. Overall, the authors hold the opinion that most national parks in China increased their TFP during this period, but hindered by their inputs scale for preservation function, the efficiency of them deteriorated but the technology increased, further influencing the TFP. Finally, som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national parks for the governments and manage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客感知价值作为旅游目的地竞争优势的新来源,已经得到旅游学者的广泛重视。随着湿地公园作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不断增强,湿地公园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成为湿地公园竞争力管理的标准。文章以西溪和溱湖两大湿地公园为案例地,检验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量表,探讨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的结构特征。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得到包括23个题项6个维度的游客感知价值量表,6个维度分别是:环境价值、特色价值、服务价值、管理价值、知识教育价值和成本价值。其中,特色价值、管理价值、知识教育价值是湿地公园感知价值的独特维度。溱湖游客对特色价值和知识教育价值的感知显著高于西溪游客。文章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贡献和管理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creat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ing undesirable outputs and a Slacks-Based Measure-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odel, to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eco-efficiency at an individual tourism destination. This study also empirically identifies the determinants of eco-efficiency. Huangshan National Park, one of the most iconic and highly visited national parks in China, was chosen as the study site.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eco-efficiency has improved continuously.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is higher than scale efficiency, while eco-efficiency is more relevant to scale efficiency than to 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The evolution of eco-efficiency undergoes four stages: an initial inefficient stage, a rapid growth stage, a mature efficient stage and a downside risk stage. Moreover, tourism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echnical level hav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s on eco-efficiency, but investment level displays the opposite tre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mphasizing waste control does not effectively promote eco-efficiency. Finall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tributions of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eco-efficiency at a tourism destination. For instance, an eco-efficiency analysis of a destination should treat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as a macro-scale system with complex evolutionary rules and should combine this perspective with theory, such as the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proposed by Butler in 1980.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验证了该影响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整体看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在提升、合理化程度在波动中下降,但区域差异明显;(2)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区域普遍性和持久性,但影响力在下降;(3)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具有时段性特征,但比较而言,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动力。针对上述结论,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传统城市旅游就业研究侧重总体效应评估,忽略了具体的就业分配,也缺乏对就业者生活境况的实际考察,这正是旅游就业研究的"断层"。文章通过对华侨城主题公园这一典型城市大型旅游项目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围绕城市大型旅游项目开发能否为本地居民创造就业,改善就业者生活境况展开讨论。文章首先指出,中国城市大型主题公园与欧美主题公园在就业分配及就业者生活境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欧美国家的研究结论并不能直接借鉴到中国。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第一,主题公园这类城市大型旅游项目所创造的就业具有结构性(包括正规部门就业和非正规部门就业),不可等同视之;第二,这类具有结构性就业的分配呈现明显的"外向型"特征,主要面向外来务工者。在没有其他干预的情况下,这类旅游项目开发所带来的就业将主要面向外来务工者;第三,就业者的实际生活质量并不乐观,旅游就业在改善就业者生活质量的积极效果不宜夸大。该研究为反思传统城市旅游就业评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证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俄罗斯国家公园的发展历史,在重点分析俄罗斯国家公园的管理体系和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启示意义。研究发现:(1)俄罗斯国家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和俄罗斯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密切关联,俄罗斯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大致分为5个阶段;(2)俄罗斯国家公园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法律体系、管理战略、空间管制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3)建议中国借鉴俄罗斯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尽快制定《国家公园法》,实施国家公园管理战略,严格空间管控,完善社区协同发展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但实践的泛化造成生态旅游发展陷入困境,生态旅游形象受损。如何利用国家公园建设契机塑造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品牌,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在梳理中外生态旅游实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基于文化观念、生态资源与实践环境等差异,中国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需立足国情,建议重点从5个方面探索本土化路径:一是明确开展生态旅游的现实目标是生态资源的安全,价值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明晰生态旅游的内涵与外延,以此严格界定生态旅游实践内容与形式;三是重点从良性互动的社区参与和科学的自然解说系统两个方面,加强生态旅游科学实践,重塑生态旅游形象;四是利用研学旅行和自然教育等生态产品消费契机,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养;五是加强生态旅游制度建设,推动国家公园成为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9.
李舟 《旅游学刊》2001,16(1):51-53
本文力图通过对当前中国主题公园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大主题公园--深圳华侨城旅游景区中的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的游客调查,了解游客对该类型景观的满意度和主要需求方向,以期对未来中国主题公园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