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责任共担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个人以及村集体构成了被征地农民主要的、正式制度性养老保障责任主体,且均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承担不完全责任。其中,政府责任应定位于基础性地位,对被征地农民公共养老保障承担基础性责任,且其责任实现的功能与目标是公平;个人责任应定为于强化个人的养老激励,促进养老资源在个人层面的筹集与管理并满足不同个体对养老的个性化需求,并主要通过个体缴费得以实现,其责任实现的功能与目标是效率;集体责任应定位于承认被征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贡献,合理分担部分的个人养老责任,并主要通过部分承担被征地农民基本社会养老保障基金得以实现,其责任实现的功能与目标是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需进一步厘清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运行过程中各责任主体养老责任的实现方式,并制定有利于相关主体养老责任实现的配套政策措施,以最终实现被征地农民养老领域的福利改善。  相似文献   

2.
赵青青 《水利经济》2015,33(6):75-78
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现行养老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借鉴日趋完善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参照过渡性、责任共担、相对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试图设计"失海"渔民养老保险与现有养老保险体系的衔接方案:根据年龄、性别的不同划分参保对象;由政府、项目业主、集体和个人四方共同筹集资金;借鉴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及不同参保对象对养老保险的需求设定缴费标准;参照现行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确定给付方式及水平。以此将"失海"渔民纳入现有的养老保险体系中,以保障"失海"渔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是河北省环首都13县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现有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面综述被征地农民养老问题,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上,我国长期以来都是政府部门占绝对主导地位,积极运用了包括转移支付、信访协调等多种财政与行政手段。但实践表明,政府用于解决问题的途径缺乏弹性,有时在执行过程中难以保证公平公正性。商业保险拥有成熟的专业技术与长期的市场运作经验,探索一种全新的途径来辅助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责,对于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农民成为失地农民或被征地农民。失地农民不同于农民和城市居民,其养老成为难题。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然面临同样难题。如何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生活,构建适合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体系,是值得探讨的社会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探寻合理分配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的方法,从耕地非农化风险角度构建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方法: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在耕地非农化中,各权利主体所担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集体;假设各权利主体参与征地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各权利主体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为中央政府占26%,地方政府占22%,村集体占17%,农民占35%;运用"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测算耕地非农化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是可行的。研究结论:以缩小征地范围、尊重农民意愿为条件制定征地补偿标准不仅体现补偿公平原则,也符合通过市场机制对农民进行补偿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期关注新闻 2010年7月,江阴市人民政府出台"82号文件"——《关于历次被征地农民和被征地农民中就业年龄段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意见》,2010年将全市历次被征地农民共30多万人纳入“城保”,采取财政补贴与被征地农民个人负担相结合的办法,对不同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采取不同的补贴办法,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养老保障待遇。  相似文献   

8.
"民生三感"彰显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映射社会保障政策及其供给的实践效用。合理的就业保障、科学的安置保障、有效的社会融入保障可以提升被征地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水平。然而,在供给实践中存在的就业保障不充分、安置保障欠科学、社会融入保障缺失等障碍,制约了被征地农民"民生三感"水平的提升。因此,有必要通过强化技能培训以完善就业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导向完善安置保障等途径,优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供给,释放社会保障政策应有的功效,提升该群体"民生三感"水平。  相似文献   

9.
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是解决被征地农民的老年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等问题的有效举措之一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浙江省建立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在中国尚属首创 ,它对浙江省实施城市化战略目标 ,推进城市化进程 ,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浙江省的 1 0个市为例 ,从中观层面对浙江省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归纳与总结、分析与评价 ,在此基础上 ,提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该制度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征地制度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征地过程中集体和农民的参与程度太低,以致于集体和农民利益受损等现象无法得到有效遏制。如何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参与权?本文为我们勾画了集体和农民参与征地过程的基本框架,认为征地过程中集体和农民的参与有利于约束征地权、使征地行为正当化以及保护集体和农民利益,所以,应扩大集体和农民的参与范围,提高参与度,明确集体和农民参与的时间、方式、途径、程序和内容,并应重构征地程序。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合理利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容易陷入生活无助、就业无望的困境,为此,政府应切实承担起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的责任。失地农民的合理利益结构包括生存权的保障和发展权的保障。为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政府应构建长效机制,在推进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医疗和养老社会保障机制、教育培训保障机制、再就业创新机制以及推进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增加的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本文就被征地农民对补偿方式的偏好选择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数量的农民对征地补偿方式有不同的偏好,这些偏好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不同农民的家庭财富、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对土地、集体股权价值判断存在差异,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依据被征地农民对补偿方式的偏好来设置合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以保障征地工作的顺利进行,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对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人数不断攀升。在征地过程中,农民作为直接的利益承担者,其意愿和主观评价对于征地政策的执行具有重要作用。根据2012年湖北省失地农民保障调研的实际数据,使用logit模型,分析了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特征以及政策的主观满意度对失地农民被征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征地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预期等因素正向作用于被征地意愿,就业促进政策的满意度等主观评价变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构建科学政策体系,增强政府行为对失地农民的受益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破解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解决他们养老后顾之忧,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从制度设计的层面积极探索创新,在全市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将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实现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全覆盖,确保被征地农民"失地不失志、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走出了一条通过推行基本生活保障和促进就业双轮驱动来破解被征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新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的明确与完善被征地农民多元保障机制的路径。[方法]运用文献梳理法,分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模糊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现状,揭示其在建立健全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消极权能实现、权能夯实、管理权限行使与集体成员受益权能保护等农民多元保障机制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运用逻辑归纳法,提出"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明确是多元保障机制完善的灵魂"。[结果]破解"有意制度模糊"必须从实体和程序制度上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才能有效保证被征地农民的多元利益。[结论]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模糊引发的"冲突和社会动乱"等负性外部效应也日益凸显,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多元保障机制(即以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确立为灵魂,以使用权入市、征用征收公平补偿、增值公平分配、财产性合法收入保障、社会保障为现实路径)应加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利益分配博弈失衡是征地冲突的根源。地方政府、开发商、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之间利益关系复杂,利益博弈中地方政府征地权力滥用、村集体组织违规执行、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机制虚置,以及土地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土地收益分配不公,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基于此,建议从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和征地制度、平衡利益主体博弈力量格局以及提高失地农民的补偿收益和生活保障等三个方面优化农地征收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农地征收利益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7.
养老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政府作为养老保障的责任主体,不断转换职能,确保养老服务政策兼顾公平目标和供给目标。文章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分析1949—2020年中央层面发布的255个养老服务政策文本,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养老服务政策的演进逻辑与优化方向,以及与之联动的政府职能变迁。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适度普惠+分层分类"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养老服务政策基于需求分层分类瞄准机制而设计;政府的职能定位趋于精准化,政府主导养老事业发展,通过再分配制度实现公平目标;让市场在养老产业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供给目标;养老服务政策工具数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养老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态度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认可度与执行的主动性。当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保障水平低,县级承担补助比重大,执行标准不一以及与老农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衔接不畅等问题。鉴于此,应充分认识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和家庭养老面临的困境,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养老工作;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拓宽农村社会养老的筹资渠道,创新农村社会养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于广思 《中国土地》2004,(10):30-35
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用典型研究的方法,在解剖南京市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新型土地征用制度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并从规范国家土地征用权行使、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探索土地补偿费生成的科学机制、合理确定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方式、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征地程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新型征地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传统的征地补偿安置方式与失地农民长期的生存权保障的利益要求相冲突。辽宁省的征地补偿实践迫切需要留用地安置制度的回应。在借鉴各地留用地安置补偿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征地补偿的实践,构建辽宁省的留用地安置制度,弥补传统征地货币安置补偿标准低、补偿显失公平的缺陷,缓解征地过程中政府与被征地农民间的利益冲突,保障农民的长久生存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