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是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乡村集体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国一直以来也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为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些年来,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战略的实施是基于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使农村广大的地区脱离贫困,实现乡村的繁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新的历...  相似文献   

2.
有效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涵盖诸多方面内容。有效治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理论机理在于有效治理可以形成“一核多元”的协同共治格局、发挥新型乡村治理体系的作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从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本文梳理我国乡村治理的实践后发现,在乡村治理领域中,无论是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治理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要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加强、集体经济较薄弱、人居环境质量有待提高、民生保障不充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有效治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路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统领的核心作用;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基础;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引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必须遵循科学的实践逻辑:坚持科学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经济质量;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刻把握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践逻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于促进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高质量发展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内生动能、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巩固基层政权、增强制度自信的重要保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至今,已取得一定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基层干部群众思想认知有待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相关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增强、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相关联领域改革的协调性有待提高、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匹配度有待提高、对实现农村共同富裕建设的支撑力度有待加大等。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普及常态化的农村现代化培训;加快综合性政策出台,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相关改革的协同效应;因地制宜探索内外联动发展新模式;构建共同富裕原则下治理新格局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优化其发展,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最终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部署中首次提出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既是对乡村振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肯定,又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了统筹规划.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利益配置中所承担的领导者角色发挥了维护农民利益、引领乡村发展的重要作用.从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建设的经验来看,乡村建设行动与农村基层党建的耦合共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逻辑.但在乡村建设核心要义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具备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和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等能力仍然受到组织、物质、文化、社会等现实困境的制约,也使得探索契合乡村建设行动的农村基层党建优化策略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然向度.  相似文献   

6.
实现乡村振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要实现乡村振兴需大力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使乡村经济富有活力.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停滞、农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低等问题.对此,应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加快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户金融认知水平、创新农村金融模式,使农村金融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引进新乡贤以助力乡村治理与振兴,是时代迫切的需求。但是伴随经济高速发展,乡村治理并未实现现代转型,面临着经济失据、人才流失、治理老龄化等新的困境。新乡贤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在经济、文化、资源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如能完善和构建新乡贤参与下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将极大推进乡村发展与振兴。因此,本文就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几个完善路径,目的是为实现乡村振兴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途,其中的制胜法宝之一正是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当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全面推进。以史为鉴,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能否写好写实的关键也正是在于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程度。文章着眼于当下乡村振兴中群众路线贯彻执行面临的困境,通过创新乡村振兴中群众路线的具体实现路径,使乡村振兴成为乡村民众的自觉行动,化群众路线的制度优势为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但乡村振兴的实践早已开启,并不断推动我国乡村跨越式发展。从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动态中认识乡村发展,就会发现了其理论内涵在不断丰富;与理论内涵的演进过程相对应,乡村发展历经五个阶段,即:乡村经济的初步振兴、改进乡村治理的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由此形成了四条基本经验:正确把握农村改革的基本规律、与时俱进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树立以农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构建和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基础在乡村,把农民组织起来,依托乡村优势农产品原材料建立起来的乡村集体经济,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服务和研发的配套产业链条,是新农村工作持续发展的基础.结合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重视和完善乡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稳定.本文分析目前乡村集体经济比较突出的财务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希望以此引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乡村集体经济财务问题的重视,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子更快、更稳.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期在我国产生并得到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既不同于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推进的合作化运动所追逐的目标-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也不同于目前普遍存在的带有社区特征的农村集体经济,更不同于近些年在农村广泛发展的体现投资多元化特点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它有着特定的特征、内涵、经营体制和营运原则。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并尽快确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2.
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果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农村金融不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源泉,其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效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甘肃省农村金融存在体制发展不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缺失、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农村金融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乡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基于此,适时提出加强党对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激发农村金融支农活力、创新涉农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发展农村绿色金融、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推行农村文化金融等发展路径,全方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3.
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组织职能越来越多,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重要。借鉴会计信息系统相关研究以及农村财务管理特点,本文提出由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是决定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直接因素,而农业信息化程度和相关人员素质是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约束条件,这些因素的归纳有助于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推动农村财务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给乡村振兴带来了巨大机遇,推动农业保险与"三农"问题深度融合.科技赋能带动农业保险行业持续转型升级,农业保险业务线上化成为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2019年10月16日中央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研究认为 ,农业大户经营方式是推进农业第二个飞跃的理想路径。它促进着农村集体经济理念的更新 ,对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之路。发展农业大户经营方式需要树立“民营农业经济”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在此过程中,准确评价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是政府采取有效举措的前提。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构建起一套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66个三级指标的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并创新性地使用四川省乡村振兴监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四川省各市(州)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三个方面;各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存在“断点”现象。最后指出,可通过完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监测机制,设立动态化、差异化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补全各地乡村振兴发展短板以及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落后地区的政策支持等措施,助力四川省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6~2020年31省面板数据匹配构建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测度乡村振兴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法和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我国及各区域乡村振兴水平的区域差异及贡献、σ收敛和空间β收敛性。研究发现:(1)我国乡村振兴水平大幅提升,随着振兴乡村不同阶段的演变,全国及各省的乡村振兴水平增速不断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显著成效,但各区域省份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平衡发展。(2)全国及各区域乡村振兴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中、西部的区域内差异均显著缩小,而东部不明显;东-西部的区域间差异大于中-西部和东-中部;区域间差异始终是乡村振兴水平总体差异的最主要来源,但其贡献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则均有所上升。(3)全国及中、西部区域省份的乡村振兴水平均呈明显的σ收敛趋势,东部区域发散;全国及东、中、西部区域均存在绝对β收敛,收敛速度中部>西部>全国>东部;引入差异化特征后,全国及三大区域均存在条件β收敛,收敛速度中部>西部>东部>全国。(4)全国层面看,乡村振兴增长对邻近省份产生微弱的正向空间溢出;分地区视角下,一省乡村振兴增长因"虹吸效应"显著降低了邻近省份乡村振兴的增速;财政支农支出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情感乡村模式与璧山县乡村旅游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乐经济"、"幸福经济"等可统称为"情感经济",它为我们提供了"可触摸"情感的思维。在对情感经济回顾和"情感乡村"概念界定基础上,认为情感经济可用于乡村旅游实践。在璧山县"情感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通过挖掘"情感乡村"旅游元素、分析"情感乡村"旅游市场,提出快乐乡村、幸福乡村、浪漫乡村以及和谐乡村的乡村旅游项目设计理念,得出"情感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重要方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文章以安徽省973个样本村的调研资料为基础,梳理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脉络,剖析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矛盾,并基于SCP分析范式,探讨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重新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和管理职能,引入村两委、村民代表大会和上级政府,完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制度、交易制度、监督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的创新,进而实现盘活农村集体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