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剖析法治乡村建设的理论逻辑、解决法治乡村建设的实践困境、提升农民权利的法治保障水平,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实证研究发现:法治乡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组织领导能力有待提高、法律规则供给不足、行政执法能力偏弱、公共法律服务实效偏离预期、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性不足等困境。为此,要健全法治乡村多元协同建设机制、推进涉农领域高质量立法、加强涉农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优化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多元供给机制以及改进乡村普法宣传方式方法等,发挥法治对乡村振兴的指引、确认和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征地制度变革的路径依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的征地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在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征地制度的自我强化机制、征地制度变迁预期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征地制度在其变迁中,呈现出土地附着物补偿的办法和标准没有变化、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征地权逐渐被上缴等路径依赖特征.因此,在以后的征地制度改革中,我们必须重视征地制度变革中所存在的路径依赖特征,在土地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安置补助标准和征地权的行使等方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路径依赖特征等来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4.
正征地房屋补偿工作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居住条件、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确保征地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上海市征地房屋补偿中原有的货币补偿标准与房地产市场价格差距越拉越大,"低进低出"的征地房屋补偿模式难以为继。在此情形下,为构建"房屋补偿标准市场化、安置房供应价格市场化、补偿方式选择多样化"的政策机制,上海部分区县开展了征地房屋补偿项目  相似文献   

5.
陈述焕 《山西农经》2024,(5):100-103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嵌入性理论分析乡村产业的发展状况,探讨C市S村在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根据S村的具体实践,从乡村的产业端和市场端入手,发现产业融合度低、要素供应趋紧以及执行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乡村产业端内生动力不足、市场端社会应答弱,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缺乏相应的环境支撑和经验积累,且乡村产业技术限制、资金匮乏,从而下乡资本此类外生型社会组织成为了乡村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多重嵌入促进乡村产业端和市场端不断优化,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面临地方政府财政紧约束的客观条件限制,这是政策异化的重要原因,同时又决定了异化的路径与成本转嫁的对象.在此过程中,除相关主体利益受到冲击外,也对农村管理和农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应对举措,中央政府应设立专门资金用于分担城乡增减挂钩的成本;作为配套措施,在农民集中居住点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将农村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统筹考虑.  相似文献   

7.
吴剑辉  段瑞 《南方农村》2020,36(1):20-24
基于习俗和共同知识、心理所有权的角度,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征地制度变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征收矛盾处理制度、土地征收习惯、土地所有权习俗、土地心理所有权、土地决策权制度、征收补偿制度、政府处理征地纠纷是影响农民征地制度变革意愿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以“征收矛盾处理制度、土地征收习惯、土地所有权习俗、土地心理所有权、土地决策权制度、征收补偿制度、政府处理征地纠纷”六方面为切入点,改善我国的征地制度,缓和农民在征地变革过程中的消极、抵抗心理,实现我国征地的平稳过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1998~2011年5个省101个村农村公共投资调查数据的系统分析,本文详细描述了样本地区在不同时期农村公共投资总量和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而探讨了政府农村公共投资策略。研究发现,这14年间农村公共投资总量逐年增多,尤其在新农村建设开始后投资规模增加很快,项目范围也涵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但是,与发达国家同样发展阶段相比,中国农村公共投资还显不足。研究还表明,农村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领域投资不足,需要引起关注;灌溉方面投资效果不佳,需要下大力气改善。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民思想认知有局限、财务审计监督有缺陷、财务管理机制有漏洞,使得农村财务管理普遍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资产管理混乱、法制意识淡薄等等问题。为此,建议从财务规章制度、财务监督能力以及财务执行力度等角度切入,提出改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从而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是构建我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一方面。当前在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新型城乡关系,我国产业升级转移,大城市城市病的凸显,从农业中转移的农民难以市民化等背景下,小城镇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宿迁小城市建设的实践为例,总结实践中的一些可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农村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屡见不鲜,已成为当今国家和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处理不当将严重制约对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农村的征地拆迁从微观角度实际上就是政府、村委会和村民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只有对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进行有效的解决和平衡,才能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本文基于对B市N区某街道进行调查走访,掌握了一手调研材料,针对征地拆迁中矛盾主体冲突的主要表现,探析其各自的预期目标和博弈策略,提出了化解征地拆迁中的矛盾冲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制度文件的梳理和三次问卷调查的对比分析发现,规模扩张是当前政策引导及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主流,但随着规模扩张趋于平稳,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支撑转型发展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是小额贷款公司的重要短板,需要不断优化政策环境为其提供支持。应该尽快明确小额贷款公司身份定位,出台全国层面的指导性意见,放宽小额贷款公司管制,通过引导其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13.
高度趋同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变革话语的理论基础在于对宅基地地权实践理解中的权利产权命题。经验显示,农村宅基地地权镶嵌于村庄社会治理场域中,呈现出多种社会产权样态并表现出独特的权属特性。高度财产权化的宅基地制度变革方向不仅误解了现有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合理性,忽视了宅基地地权实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且有悖于现代产权发展的内在规律,放大了宅基地制度的变迁需求,低估了宅基地财产权化制度变革的社会风险和不良后果。中国农民可以享有更多的土地财产权利,但一味高歌猛进的宅基地财产权化的制度变革可能会导致"产权失灵"的闹剧。  相似文献   

14.
土地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问题的焦点,中国历史上关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争论也一直存在。本文的案例中,历史原因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模糊性引发了保护耕地"红线"与保障"民生"之间冲突,也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调查研究,针对该案例所呈现的问题,本文认为需要完善我国现有土地法律体系,改革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解决土地规划滞后问题,实施有效的法律保护;改进基层国土监察工作以及可以考虑发挥农民自律合作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一个农村社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为例,从产权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去探讨农田水利合作的行动困境及其解决途径。以产权明晰化为特征的水利产权改革所带来的诸多水事纠纷现象表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与农田水利社区管理的传统实践之间有所冲突,从而导致了农田水利合作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在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地凸显社区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的能力,将有利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重构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制度运行视角分析了我国征地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国家、产权和契约视角对我国征地制度的运行效率进行了经济解释,并就认识征地制度问题的本质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建议。研究发现:制度运行路径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我国征地制度的运行状况,我国现阶段征地制度构成要素中,国家属于高水平运行要素,产权和契约属于低水平运行要素;产权和契约是我国征地制度中的两个短板要素,其中,产权为主要短板要素,契约是次要短板要素;国家强度是我国征地制度较高效率运行的主要来源与动力,但继续增加国家要素投入不会继续促进整个征地制度效率的提高。因此,我国征地制度的发展和变迁,应重点加强产权和契约二要素的治理力度,不断调整三者组合,不断优化制度内部结构,而不是一味地增加国家强度。  相似文献   

17.
王伞伞 《农业经济》2022,(12):22-25
信息时代数字乡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数字技术的融入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但目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面临诸多困境,需要针对其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探索现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从基础设施的完善、技术的注入、人才的培养、国家政策的支持等多方协同共进,才能真正有效推进数字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保护土地资源的前提下满足发展用地的需求,使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保护达到和谐统一.近几年,地处江汉平原的湖北省仙桃市在这方面作了不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是指通过失地农民个人和集体直接的或间接的社关系而获得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大致会分为个体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通过对613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本文对失地农民个体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得出结论:失地农民个体社会资本积累不够、集体社会资本十分薄弱.因此,政府应正确引导失地农民不断积累个体社会资本,大幅度增加对失地农民集体社会资本的投资.  相似文献   

20.
在实地调研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政策分析与组织理论的视角,主要从组织环境与组织主体两部分因素分析此差异。以非正式社会支持入手分析三个村庄组织环境差异,结合基层扶贫人员组织探究不同组织主体力量差异的影响。最终认为发挥组织主体自身的资源与决策力,结合外界的社会支持,更有利于发展符合自身的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