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要通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关》2020,(11):86-87
<正>Q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面向"十四五",在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方面,呼和浩特海关有哪些设想?  相似文献   

3.
余永定 《全球化》2022,(3):122-125
《推动新时期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下文简称《对外开放》)是在由王晓红教授领衔的团队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委托课题“‘十四五’时期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思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重大问题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成果。事实证明,只有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不仅如此,对外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多次提出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基本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改革作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强调要推进对教育等服务业的有序开放。尽管我国对教育服务的所有部门进行了开放,但教育质量不高、整体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实践成效和理论认识,文章首先梳理了七年来在实践中的重要举措和已取得的重大进展。其次,概括了在制度建设中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方法,归纳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的经验,并指出中国开放型经济学的重大理论贡献是揭示了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基本方针下走向贸易自由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实践和基本规律。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服务业开放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速明显放缓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那么,我国是否遭遇了“中等收入陷阱”?又该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文章从经济思想理解政治问题,从经济转型与社会治理两方面进行论述,指明中国定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突破经济发展瓶颈,达到经济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处于转型期和换挡期,需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国内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再造一个“开放红利期”。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仅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像盘锦这样沿海港口城市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拍卖》2016,(1):9-9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明确要求,是指导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
《商》2015,(2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这表明中央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放在了显著的位置上。那么,什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升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充分说明了其重要性,如何认识和理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含义、如何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是本文将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FTA动态     
《WTO经济导刊》2015,(1):8-9
焦点习近平: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12月5日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习近平指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把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题目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文章,本刊全文转载,以飨读者。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初步建立了符合自身国情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开放型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4.
杨长湧 《全球化》2022,(5):54-60+133
当前,国际循环深刻变革与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交织激荡,我国推动高水平国际经济合作面临新要求新任务,包括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更趋平衡、更加主动、更为安全的开放合作。宜坚持联通内外、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更加主动、坚持衔接国际、坚持开放安全,将扩大进口和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作为高水平贸易合作的主要抓手,将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创新合作作为高水平要素合作的主要抓手,将自贸试验区(港)建设作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合作的主要抓手,将共建“一带一路”作为高水平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载体,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高水平国际经济合作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分裂背景下,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过渡至制度型开放的必要性显著提升。“制度学习”与“制度创新”是制度型开放下的两种基本行为选择,并将形成“制度相容”和“制度互斥”两种不同的结果。中国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不仅要在短期内抑制全球化分裂带来的风险,中期内为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服务,更要在长期内通过推动制度创新和提升制度质量来支撑中国经济崛起的可持续性。中国制度型开放面临着全球化分裂、地缘政治冲突以及意识形态因素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应坚持以制度质量提升为导向、制度学习和制度创新并重、通过深化对内改革促进对外开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新常态、"一路一带"倡议实施中,我国如何创新体制机制,抢抓机遇,对接自贸区的制度溢出和经济辐射?如何应对挑战,克服自贸区建设带来的虹吸效应,为未来的改革发展、对外开放以及区域地位的提升奠定基础?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妥善解决,将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自贸区这一政策性开放向制度性开放转变的契机和平台,尽快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抓住开放发展的新机遇,从而开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本文综述相关学者专家的研究并结合广东清远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晓强 《全球化》2016,(2):64-65
2015年9月,《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和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十方面任务。文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加需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国已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有效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最新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多个领域进行了重要的创新,为我国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提供了新机遇,也伴随着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自贸试验区的主要成效以及RCEP背景下推动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新机遇、主要挑战及前景展望。研究发现我国自贸试验区未来应在深化“放管服”的基础上,在服务业开放、原产地规则、知识产权等领域进行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探索从而加快与RCEP开放规则衔接,对我国高质量推进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对促进我国“双循环”新格局的形成和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商》2015,(10)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新时期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着力点。本文在评析山西省对外开放程度的基础上,指出山西省当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为山西省建设开放型经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开放"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中国已经具备坚实的基础和条件,面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开放型经济的形式的变化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新常态下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具有的新的目标,需要投资贸易更加便利化,生产要素流动性更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营商环境国际化、法治化。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作为优化区域布局的主要着力点,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密切大中华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引领全球经济治理等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