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不可避免。在我国城市中的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然而农民工市民化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难题,就业歧视、劳动保障低、住房紧张、子女入学难、自身素质局限等问题都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排斥性因素,导致了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低。因此,提高农民工的身心素质,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解决住房紧张和子女入学难问题,消除城乡歧视等问题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13年全国东部、中部、西部21个省份的进城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并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群体差异进行OaxacaBlinder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以教育和培训为主要形式的人力资本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健康人力资本是农民工实现低层次融入向高层次融入转变的重要因素。基于"三缘关系网络"形成的初级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基于"市民网络"形成的新型社会资本能显著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心理资本、迁移模式、户籍地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性别差异和代际差异主要归因于群体内的特征差异,而城市融入的户籍地差异则主要由户籍地歧视性因素所造成。  相似文献   

3.
王向 《南方农村》2010,26(6):31-35
江西省是农民工输出的重要省份,而江西也是一个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欠发达的省份。江西省农民工存在城市定居意愿弱、对社会保险的信任度低、更看重个人储蓄及家庭养老等特性。本文针对这一特性提出了设立个人储蓄积累制的养老保险新模式,通过住房、教育及宣传等方式来促进农民工的城市化,以此提高江西省的城市化水平并进而有助"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内部层级化的出现为政府应对农民工城市化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观察视角,农民工城市融入应以阶层为基础制定分层城市融入的治理对策,最终实现农民工内部各阶层与整体社会结构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3年进城农民工实地调查数据,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和身份五个维度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并不理想,多数人没有建立"城市人"身份认同;在户籍制度障碍下,农民工工资歧视、社会保障程度低、子女教育受限等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农民工对定居城市的积极性较高,但他们并不愿意以农村土地作为交换的筹码;群体异质性是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特征,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或外来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或本地农民工的融入程度更高。本文提出赋予农民工与市民平等的公民权、探索农民工跨地区服务管理体制、发挥城市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就业,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通过对湖北东北部一典型农村深入调查,发现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农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主体意识弱化、传统乡村秩序被打破、村民自治缺乏主体力量、村庄关联度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这给农村发展与社区治理带来诸多困境。城市融入的重重制度障碍,使得大部分农民工并不能真正融入城市,最终一部分高龄农民工仍要回到农村。村庄精英的流失造成农村发展的困境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农民工是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数以亿计农民工走向城市,在各城市形成了农民工大军群体。由于常期生活在城市,进而时代地提出了农民工城市化的问题,在农民工城市化进程中,一方面为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持久强劲的动力,另一方面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着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等城市化的一系列问题,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如何确保这一特殊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建设发展之中,实现和谐有序城市化,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在的城市化有不平衡性,最突出的是城市出现量化结构问题和城市贫困群体多元化问题,包括农民工、流动人口、退休职工、农二代等,而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10年珠三角地区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状况调查数据,研究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本文通过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代际差异的Oaxaca分解发现,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不仅因为代际个体特征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新生代与上一代城市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机会结构不同,与上一代城市外来人口比较,新生代融入城市社会面临着更高的融入门槛,这使新生代在社会融合上处于不利地位。尽管新生代比上一代更愿意融入城市,然而,由于新生代面临着更高的融入门槛,他们依然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漂"在城市中的一代。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郊区出现了一种既不同于农村社区又不同于城市社区的"过渡型社区"。由于廉价的居住成本,这类社区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如何行之有效地促使其外来务工人员更好地融入社区,是实现过渡型社区顺利转型的关键所在。文章以武汉市F社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社区融入情况,并分析影响外来务工人员融入社区的因素。为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社区融入难的问题,应该通过政府、社区、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等多方共同努力,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改善其在城市的生存状况,拓展社会交往,提升自我认同,增强社区归属感,进而实现社区融入。  相似文献   

11.
未来5~10年是我国人口城镇化转型与改革的关键时期,重中之重是创造条件尽快"让农民工成为历史",使农民工及其家属融入城市。从总体上看,农民工市民化到了临界点,全面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时机、条件已经成熟,尽快"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关键在于下定决心,在国家层面统筹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政策与体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家卫计委进行的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专项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老家农地收益和打工所在地提供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本文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分为三个维度进行衡量,即是否愿意融入到城市、是否愿意长期居住在城市,以及是否愿意转为城市户口。研究发现,(1)老家农地收益越高则显著降低了农民工转为城市户口的意愿;(2)打工所在地拥有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城市户口转换意愿的影响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城市户口转换意愿的影响程度,大大高于养老保险对其的影响;(3)老家农地收益和打工地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三个维度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较为复杂。本文认为,应该实施以土地换户籍的政策、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尤其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和补偿待遇,并将外来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范畴,以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和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问题成为当前中国的突出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思路,应当顺应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重点抓紧解决七个问题:(一)多措并举,拓展农民工就业渠道;(二)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三)统筹安排各类教育资源,着力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四)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面;(五)多方努力,切实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六)调整完善相关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政策,推动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七)完善农业社会化、工业化,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社会质量理论为指导,从"制度—非制度"、"集体—个体"两大维度,梳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构建其城市融入的社会质量分析框架,明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和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运用该分析框架对成渝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问题集中体现在公共服务质量较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身份认同不高三个方面。据此,当前成渝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工作的重点,应当是在逐步完善无差异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改善其融入条件,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人力资源开发,以强化融入能力、提升融入动力,进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增进他们融入城市的文化归属和身份认同,实现"高质量"的融入。  相似文献   

15.
家庭化与非家庭化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家庭化与非家庭化流动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化与非家庭化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与非家庭化流动相比,家庭化流动有助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家庭化农民工在工作强度维度的融入程度最高,其次是身份认同和心理融入维度,在经济整合和社会参与维度的融入程度较低;年龄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消极影响,农民工自身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所从事的职业、社会网络对其城市融入也具有一定影响,而是否有稳定的住所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新生代农民工对于促进我国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新生代农民工是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和在城市从事工人工作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务工的现实生活中遭到不平等的待遇,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和认识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现状,也更有必要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到城市后住房保障得不到有效解决,同时他们在农村的宅基地却大量闲置,"人地挂钩"政策的出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本文以我国天津、重庆和广州三地"人地挂钩"的改革实践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民工宅基地流转与住房保障衔接中关键要素,并在其基础上对未来的衔接模式做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不仅指在经济层面达到与城里人相同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方式,更指心理层面城市社会归属感的建立。因此,我们从经济融入、社会融入以及心理融入等三个层面,对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进行实证调研,以便给郑州市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将会加速户籍人口政策的变化。劳动力最短缺的地区将会改变政策,通过方便农民工融入城市、解决农民工定居问题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服务政策的过程中,将更多地考虑到农民工群体的需求和感受,不仅从工资待遇上,在养老、医疗保险、住房等多个领域也将出现针对农民工的“友好型”政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业人口流入非农产业,形成了当代中国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身份差别造成的待遇差别、社会福利差别、社会活动权利差别,使农民工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城市社会的"边缘人"。按照建立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观,必须逐步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为农民工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