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运用DID模型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参与和未参与土地合作社的农户收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合作社成立后参与户与未参与户相比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土地合作社成立后畜牧业和务工收入对参与户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高达77%,并且该贡献具有持续性;农牧民年龄与人均纯收入、种植业收入、务工收入呈负相关,与畜牧业收入呈正相关;农业劳动力比例与人均纯收入、人均种植业收入和人均务工收入呈正相关;耕地面积除与人均务工收入呈负相关,与人均纯收入、人均种植业收入、人均畜牧业收入均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的实地调研取得的问卷数据,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土地转入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并将分位数回归模型用于估计农户转入土地的规模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影响,通过比较系数验证收入分配效应。最后基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提出促进土地流转并支持合作社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引导农户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市场化水平是《农产品市场化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研究》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本文从农产品市场化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益提高产生的显著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认为该书初步构建了农产品市场发展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影响的研究框架,对完善市场制度、促进"三农"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户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计量结果显示,人均土地资源变动、初始人收入是影响1978-1984年农户收增长的重要因素;制度资源的省区分布、农户就业结构的变动对1984-1998年农户收入的增长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为制定加快农户收入增长、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政策措施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利用湖北3200个农户调查资料,对影响农户收入及差异的因素包括环境、人口、资产、支出等进行了分析,并用相关变量对农户收入的决定做了回归分析,结论表明,环境因素除地势外对收入差异影响较小,人口因素则存在重要影响,资产因素和支出因素对农户收入其差异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村稳定,农民小康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金融资产对农户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较低的金融资产水平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  相似文献   

7.
土地督察对土地市场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督察对土地出让市场市场化的作用效果,为充分发挥土地督察制度效应,促进土地市场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OLS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督察对土地市场化具有显著作用,例行督察比专项督察的效果更优。(2)由于实行专项督察,2007年和2008年被督察区域土地出让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了5.71%;2008年由于实行了土地例行督察,被督察区域比未实行督察时期提高了17.39%。(3)土地督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土地市场的发展,但是在强度和广度上还存在差别。今后还需结合土地市场的建设,借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同时完善健全土地督察制度,使土地督察制度更充分地发挥制度效用,进一步促进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是城乡融合和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改善要素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文章实证考察土地市场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收入差距在影响过程中的作用予以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土地市场化水平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土地市场化对农村消费水平增长的影响高于城镇居民,使得城乡消费差距缩小。在不同区域土地市场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能有效缩小中西部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但在东部地区这种作用并不明显。全国层面上,收入差距是土地市场化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中间渠道,土地市场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分区域来看这种渠道作用仅在西部显现出来。基于此,进一步提出提高城乡区域土地市场化水平、保障土地市场交易秩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措施,以期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扩大内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林地流转不仅是我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优化林地资源配置、提高林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户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9年对浙江省4个县(市、区)228个农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了DID模型实证分析了林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林地流入对农户人均林业收入、林业收入占比和人均收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林地流出对林业收入占比存在显著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土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农业经营者在一定的制度环境约束下将土地围绕外部利润进行博弈,选择更加有利的土地经营方式,成为土地流转的主要驱动力。文章利用江西省834份农户调查样本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产品市场化对农户土地流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市场化对农户土地流入行为存在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离农贸市场距离、农产品销售比例等变量上。另外,农业劳动时间比、土地细碎化与户主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务农年限及5年内担任村干部亲属的人数、参加农村合作社等因素均对农户土地流入行为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基于此,该文对如何有效引导与推进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提出了加快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完善农产品流通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替代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文化素质与受教育水平;鼓励农户在自愿基础上成立土地股份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由传统的产销合作向新型的产权合作方向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户收入结构对农户投资的影响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研究有关农户投资的对农户投资的影响问题,并利用中国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1996-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收入提高对于农户投资的促进作用并不具有普遍性,而是存在较大结构性差异,这种差异在总量分析时为农户收入结构的内在互补性所掩盖.在此基础上,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和促进农户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交易成本划分为固定交易成本和可变交易成本两部分,基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求解交易成本影响农户参与市场决策的临界条件与选择集合,并用7省份635个农户调查数据予以检验。结果表明固定交易成本与可变交易成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农户市场化行为。农户预期参与市场(出售或购买)获得的市场剩余(生产者剩余或消费者剩余)对可变交易成本的补偿程度,是农户相机抉择出售农产品、自给自足抑或购买农产品的依据;固定交易成本对农户市场化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且实物资产专用性的影响大于人力资本专用性,一定规模的专用性实物资产是阻碍农户进入市场的首要门槛;可变交易成本影响农户市场参与程度,运输方式、销售地点及结算方式显著影响农户出售农产品的可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家庭林场对农户收入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项目的数据,对7省70个样本县的家庭林场现状进行分析,利用样本农户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发现农户成立家庭林场能提高家庭林业收入和单位面积林地产出;通过对样本家庭林场数据建立Tobit模型,分析了家庭林场收入和单位面积林地产出的影响因素,并发现林业科技服务对两者均有促进作用,林地地块数量和财政奖补资金对两者有负影响,林地面积对家庭林场收入有促进作用,但对单位面积林地产出有负面影响;提出了适量安排家庭林场扶持资金、合理引导家庭林场规模发展以及促进林业科技服务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安徽、山东各区县的596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文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了土地托管对于作为土地托管委托方的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托管可以显著提高委托方的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其中,农业收入的提高是通过增加亩均粮食产出和降低农资及生产服务价格实现,非农业收入的提高是因为土地托管能够有效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应进一步增加对该模式的推广及政策支持、有效防范土地托管经营风险和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6.
土地经营规模是长期影响种粮农户收入的重要因素。为了达到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通过选取西华县种粮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对不同土地经营规模下的种粮成本和利润进行比较,并运用C-D生产函数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种植成本的角度分析得出1-10 hm2的综合成本低于1 hm2以下的小规模以及10 hm2以上的大规模;从种粮利润来看,1-10 hm2中等规模经营,无论是自有承包地还是转包地所获得的利润都高于小规模和大规模;西华县种粮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在1-10 hm2收益高于其他规模,最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论证出土地经营规模对种粮农户收入有促进作用,从而提出积极促进土地有效流转、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对家庭农场以及种粮大户的规范培养等政策。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作为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民收入来源的重要依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至今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传统经营方式弊端日益显现,农民种粮收入难以实现有效增长。[目的]为了达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小城镇建设等目的。[方法]通过选取产粮大县公主岭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对不同土地经营规模下的种粮成本及利润水平进行比较,并运用c-D生产函数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从种植成本来看,5~20hm~2中等经营规模投入的综合成本低于5hm~2以下小规模和20hm~2以上大规模经营;从利润来看,5~20hm~2中等经营规模无论是自有承包地还是转包地所获得的每667m~2平均利润均高于小规模和大规模的经营规模。[结论]公主岭市农户土地经营面积为5~20hm~2的中规模优于其他土地经营规模。同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对农户种粮收入的影响程度,进一步证实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民种粮收入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从而提出推进公主岭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地流转是农村土地资源重新配置及高效利用的手段之一.本文基于农户收入视角和收入差距视角,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尼系数法,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以及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地流转能够有效的增加农户收入;(2)纯务农人员比例、农业投入值以及单位面积土地收益是转入户总收入、农业收入增长的...  相似文献   

19.
土地流转对农户农业机械使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基于2016年湖北省农户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反事实分析框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土地流转对农业机械使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土地流转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显著影响,土地转入会显著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9.94%,水田转入和旱地转入会分别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10.21%和3.71%;土地转出会显著降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9.4%,水田转出和旱地转出会分别降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9.7%和8.83%。土地规模效益导致土地流入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上升效应大于土地转出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下降效应,而不同类型耕地作业难度差异会导致水田流转和旱地流转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作用效果有所区别。研究结论: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程度,需要鼓励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加快适度规模经营的步伐,继续加大对农机补贴的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20.
退耕还林对西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陕南地区291个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定量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当地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期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评估提供重要依据。研究认为户主身体健康水平越好、受教育程度越高、参加过农技培训、农户家庭所在位置离城镇越近等能够显著提升农户家庭收入。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推进及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非农就业和改善农民生计都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效应。最后提出了退耕还林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农户家庭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