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县域作为中国最基本经济单元,县域经济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基础性地位; 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指导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法]以中部地区安徽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6年县域人均GDP数据,运用变异系数、锡尔指数等定量分析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整体差异及其不平衡性; 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描述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差异格局动态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解释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成因。[结果](1)2000年以来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在显著,具有“阶段性”特征(缓慢上升期、快速上升期、平稳增长期),四大区域间差异及皖江地区、皖中地区、皖北地区内部差异是研究期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贡献力。(2)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增强,县域经济局部形成“合肥—芜湖—马鞍山”集聚热点区,以及“宿州—阜阳—亳州”哑铃型塌陷冷点区。(3)资源禀赋差异、交通条件改善及区域发展政策是造成研究期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主要因素。[结论]从制定扶持皖北政策、合理布局县域产业及推动城镇化的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4、2008、2012年人均农业收入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从时间、空间角度研究广西县域农民农业收入差异及变化。结果表明:(1)广西中部以较高、高收入县域为主,且空间形态长期呈"/"形状,较低、低收入县域集聚东、西两侧。(2)2004年以来,较高收入、高收入县域数量并未显著增加,仍以中低收入县域为主。(3)收入等级相同或相近的县域空间集聚现象有所减弱,但中间高、两侧低的整体格局仍然存在,无明显空间变迁。(4)农业收入热点区形成南宁、柳州"双核心"模式。热点区域缺乏对冷点集聚区的"飞地"支持。(5)北部湾经济区农业收入最具竞争力,县域空间分布无明显差异;桂西资源富集区农业收入出现局部热点,但南高、北低格局将长期存在;西江经济带农业收入问题较为严重。(6)地理位置、农业细类结构与农业新经营方式采用、区域发展战略等因素成为农业收入时空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寻城市群地区县域国土空间均衡发展的演变趋势和实现路径,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研究方法:Zipf参数分析、泰尔指数、δ收敛和空间β收敛模型。研究结果:京津冀地区国土空间质量与均衡性演变趋势一致,呈现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质量提升、生态空间质量下降的特征;非均衡性主要源于不同发展阶段区域间差异,而终极城镇化区域县域间国土空间功能差异最为显著,是实现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均衡的重点区域;不同类型国土空间功能收敛趋势差异明显,并因不同要素作用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存在异质性特征,而表现出空间功能跃迁的路径差别。研究结论:考虑城市群地区县域间自然资源、经济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差异状况,因地制宜实施国土空间发展策略,是区域间空间功能跃迁升级实现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藏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空间分布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ArcGIS和GeoDa软件分析了中国藏区17个地、市、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空间分布差异。首先,分析了藏区17个地、市、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是否存在着空间相关性与区域集群的现象;然后,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藏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空间分布差异进行了解释,剖析了藏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黑龙江省77个县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比较分析黑龙江省2003、2008与2013年县域经济指标权重和县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并结合ESDA法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集聚明显,空间差异不断扩大,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2)局部差异方面,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西部边缘化"特征和经济退化现象,"HH"区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哈大齐"地区;"LL"区主要集中在以克山县为中心的西北部地区并有向四周扩散的趋势。(3)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和比较优势,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是实现黑龙江省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内蒙古自治区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及2009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对内蒙古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程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2001至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呈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但Moran’s I值有降低的趋势,县域经济差异扩大。(2)内蒙古自治区的局部空间集聚现象亦十分显著,"高—高"关联的县域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市,"低—低"关联的县域分布在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等地区。  相似文献   

7.
从区域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分别在县、省和地带等三个区域层次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各种地域水平的基尼系数对区域差异变动情况进行了量化。同时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区域分布格局,尤其是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的集中分布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制定相关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河北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十分明显,选取8项经济统计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保定市22个县(市)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评价,并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ESDA的河南省县域烟草生产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河南省县域为研究对象,分析烟草生产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为河南省烟草生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用1990—2015年河南省县域烟草产量数据,采用区域重心计算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对河南省县域烟草生产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1)从空间分布上看,烟草高产区主要分布在豫西、豫中,豫南有少量分布,低产区则集中在豫北和豫南地区;(2)从重心格局上看,河南省烟草生产重心整体呈西移的态势,南北波动幅度较小,空间格局趋向稳定;(3)从空间相关性来看,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河南省烟草生产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聚集性特征,空间聚集性逐渐减弱;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河南省烟草生产大部分地区呈现无显著相关性,高—高类型主要分布在豫中和豫西地区,高—低类型和低—高类型分布变化较大。[结论]1990—2015年河南省烟草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高产区分布范围较小,且空间集聚性逐渐减弱。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特色烟叶、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推动河南省烟草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县区为研究单元,使用人口密度作为测度因子,运用ESDA方法对2013年河北省县域人口分布差异进行定量测度与空间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河北省人口分布存在相关性;局部分析,以"高高"区、"低低"区为显著,主要集中在冀中、冀中南和冀北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差异较小;"高低"区、"低高"区数量较少相关性不明显,人口分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新疆经济迎来发展新契机,天山北坡经济带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分析该区域内各县域综合竞争力状况,旨在了解各县域竞争力优势与弊端。基于地理学系统性视角建立了含有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发展3个子系统的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与空间定量法对各县域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及综合竞争力理论评价值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其发展现实基本吻合,同时讨论了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与不足之处,为构建更加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研究借鉴。通过分析各县域最终综合竞争力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将天山北坡经济带分为四种类型的竞争力地区,即综合实力主导型"强"竞争力地区,工业、农业主导型"较强"竞争力地区,农业、旅游业主导型"中"竞争力地区,单一产业主导型"弱"竞争力地区。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成都市、德阳市和绵阳市下辖34个区(县)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从空间视角出发,构建地理距离权重矩阵,运用SLM模型对成都市、德阳市和绵阳市县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成都市、德阳市和绵阳市县域经济增长全局Moran's I值总体上显著为正,县域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聚集性特征;区域间要素的投入与流动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城市绿化等能明显促进本地经济增长,且其溢出效应也非常明显。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区(县)间经济交流合作,重视区域资源要素投入,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地区空间溢出优势。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客观以及科学地评价和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文章基于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消费水平及人民富裕水平三个维度,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组合评价模型对遵义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进行区域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组合评价模型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遵义市县域经济发展在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差异,其中相对发达地区(第Ⅰ类区域)3个、欠发达地区(第Ⅱ类区域)2个、不发达地区(第Ⅲ类区域)9个。今后应加强对第Ⅱ类、第Ⅲ类地区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同时也要确保第Ⅰ类地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直观呈现上海城市紧凑度及土地混合利用度空间发展特征,并进一步探索其空间一致性。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上海市整体紧凑度不高,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郊区新城为延展的"掌状"分布,"中心城区—外围"空间梯度差异显著;(2)上海市土地混合利用度较高,从中心城区向郊区缓慢递减,布局相对均衡;(3)空间一致性区域面积占比约43%,上海整体依据"紧凑度—混合度"可划分为高紧凑高混合的中心城区及郊区新城、低紧凑高混合的城市边缘区、低紧凑低混合的远郊区三大区域。研究结论:上海市已形成"中心城区—郊区新城"高紧凑高混合向心蔓延的空间格局,可通过整合城市空间形态及土地利用布局,实施多元互补的区域发展政策,推动城市空间优化和存量土地改革。  相似文献   

15.
采用2003—2012年中国县级市面板数据和分位数模型,检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对县域城镇化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县域城镇化,而信息化对县域城镇化产生负向影响;分位数回归揭示了不同城镇化水平的县域地区受到差异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低城镇化水平的县域从临近地区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提升中获益,而中高城镇化水平的县域却受到临近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制约;不同区域的样本证实了本地区及临近地区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对县域城镇化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视角,运用2010年全国2258个县域统计数据,从全国县域和东部、中部、西部县域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从全国县域的角度来看,县域区域经济发展每提高1%,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0.7737%的贡献,相邻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空间上的互动效应;从东部、中部、西部县域来看,东部地区县域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程度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空间互动效应作用明显高于东部、中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制定区域性的相关政策,有效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西部、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及城镇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现有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吸纳;另外,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研究中国村庄数量演变过程及其成因,是为科学认知乡村地域发展规律,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地域系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方法 文章以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数据和电子地图数据为基础,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讨中国村庄数量演变过程、空间分布和区位特征。结果 (1)1990—2016年中国行政村数量呈大幅度下降趋势,减少幅度为29.2%。其中2000—2006年减少幅度最大,占研究期减少数量的85.54%;(2)中国行政村分布与演变的区域差异显著。华东区行政村数量分布远高于其他区域,其次为华中、华南、华北区。村庄数量高速减少省区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等东部省区和四川、重庆、陕西等中部省区;村庄数量高速减少县主要位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社会经济落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地区。(3)村庄空间分布类型总体呈现为集聚型分布,在空间上出现2个多核心带状高密度集聚区和1个单核心集聚区,分别位于华北平原、长江中游平原和广东东部沿海地区;村庄数量区位特征显著,整体上绝大部分村庄分布在低海拔与现状水系和交通道路具有较好的邻近性;(4)乡村人口数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大中型农用拖拉机数、农林牧鱼业生产总值等是影响我国村庄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结论 生态环境脆弱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区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区是中国村庄数量大幅度减少区。自然资源禀赋及其地域差异是村庄分布格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城镇化发展与乡村人口转移是村庄数量减少的重要驱动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缓解了村庄数量减少速度,政策对村庄数量演变进程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A级旅游景区体现的是相应A级的品质,也是旅游景区的品牌,更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选取郑州市、开封市和洛阳市为研究区域,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87处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郑汴洛A级旅游景区总体呈核心—边缘状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城区—县域差异及"三点一线"旅游带的格局特征,在中心城区集聚程度最高,县域内景区的空间分布集聚程度较低且呈现离散状组团式分布。2已有的资源禀赋、地形地貌特征、交通区位条件和重要河流水系分布等因素通过综合作用共同影响着郑汴洛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9.
区域发展是当今各个国家地区普遍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区域发展和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1980年、1990年、2000年、2013年安徽省的县域经济差异变化过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区域空间发展的倾斜性,轴线差异的显著性及空间结构轴线发育差异较大等结论。针对安徽省轴线发展不均衡,结合全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提出了"两带为核心,一带为契机;两圈为补充,突出一重点"的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贫困人口脱贫是一项长期而又重大的任务,摸清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是新阶段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分析青海省贫困人口规模、分布情况,得出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方法]文章在GIS软件和Geo Da软件的支持下,采用不均衡指数、集中指数和洛伦兹曲线法来测度青海省贫困人口分布的集中化程度,使用青海省贫困人口等数据,在空间上对青海省贫困分布现状进行了刻画。[结果]通过分析得出:青海东部农业区和青南牧业区的贫困人口为两个高值区,柴达木工矿区贫困人口分布较少,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贫困发生率与贫困人口分布对比分析得出:柴达木地区贫困人口数最少,贫困发生率也是全省最低的区域;东部地区贫困人口分布是全省最多的区域,但因其人口基数大,贫困发生率低于平均贫困发生率;三江源地区贫困人口数分布较多,因其人口基数较小,该区域为全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区域;计算结果得出,青海省分县贫困发生率Moran'I指数为0. 572,检验结果显著,说明全省县域贫困发生率存在着正相关性,说明贫困发生率相似的县域存在着空间集聚现象。[结论]青海省贫困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是总的特征,根据计算所得结果将全省划分为5种贫困类型区域:消除贫困区、一级贫困区、二级贫困区、三级贫困区和四级贫困区。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对各贫困区贫困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