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6月21日决定调高原油产量,但由于OPEC仅愿意每日增产70.8万桶,增产幅度不及全球使用量的1%,为此未来数月中原油价格可能会继续保持坚挺。  相似文献   

2.
《国企管理》2022,(2):27-45
01 减产还是增产? [事件回顾] 在2021年初市场信心比较脆弱的阶段,沙特站了出来,在欧佩克+减产的基础上额外减产100万桶,给市场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国际油价从年初的50美元左右一路上冲到10月下旬的80美元左右,达到7年来高点.截至目前,W T 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分别回落至74.7美元和76.5美元,年初迄今累计涨幅均超过了45%.  相似文献   

3.
5月至9月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原油期货价格从每桶46.8美元一路上涨至每桶70.80美元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此波油价上涨部分反映伊拉克情势的不稳、8月2日沙特阿拉伯国王驾崩,及国际能源总署[IEA]调降俄罗斯与其他非“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国家石油产量预估值,乃至美国飓风等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6月23日,国际能源署(IEA)宣布,在未来一个月内释放6000万桶战略原油储备。当日,受此消息影响,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8月份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暴跌4.39美元,收于91.02美元。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系列消息令国际原油价格忽高忽低. 7月28号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尤科斯宣布有可能被迫停产.该公司日产原油约170万桶,占全球原油总产量的2%左右,如果停产,其他国家原油产量不变,世界上将面临原油供小于求的现实.受此影响,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应声而起,收盘时达到每桶42.90美元的高位.  相似文献   

6.
<正> 由于受到美国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石油输出国组织已经将本季度全球原油的日需求量的预测下调了120万桶,达到平均每天7600万桶。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专家还将今年全年世界原油日  相似文献   

7.
国际新闻     
《国土经济》2011,(7):4-7
美国与伊朗爆发油价角力战 今年以来,一些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成员国一直在加大支出创造就业,并兴建更多住房,因此他们需要油价保持在高位。然而对于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国家来说,高油价给经济复苏带来的威胁是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专家指出,从全球石油供求来看,供需分布距离较远,OPEC主要代表供给的利益,肯定为了维护生产方的利益而寻求维持原油的高价,需求一方则相反。因此,当IEA23日宣布释放石油储备时,OPEC众多成员国立即发出了愤愤不平的指责之声。  相似文献   

8.
近日中国与巴西的“贷款换石油”谈判终于成交。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为期10年的100亿美元贷款协议。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签署了为期10年的原油出口协议,规定2009年向中国日出口原油15万桶,并从2010年增至20万桶(相当于每年1000万吨原油)。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能源机构(IEA)发布的7月月度报告中,表达了对欧佩克(OPEC)原油市场风险的担忧,这份报告也是IEA第一份对2015年国际石油状况进行预测的报告。 由于最近发表的低于预期的经济数据,IEA的月度报告修正了今年第二季度对于全球石油需求的估计,此次修正比此前的报告减少了每天135,000桶,需求量为每天9,190万桶。从2014年全年来看,报告修正为每天9,270万桶,同样低于此前数据。  相似文献   

10.
胡刘继 《英才》2012,(10):106-107
"美国在大选年不会让油价处在高位,所以美国释放储备原油打压油价的可能性较大。这也意味着油价想进一步走高很困难。"国际原油价格有时候就像天气一样难以捉摸。今年初,国际原油价格一度攀上110美元/桶,但进入5月后却出现暴跌,到6月底时一度跌破80美元/桶。但随后油价又扶摇直上,到9月中旬时已经冲破100美元/桶。不过,由于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再度低于市场预期,原油前景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相似文献   

11.
吴菁 《国企管理》2022,(18):66-67
<正>在第21届尼日利亚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会议暨展览开幕式上,OPEC秘书长巴尔金多宣布:7月末,自己将不再担任OPEC秘书长一职。当晚,这位OPEC背后的男人便突然离世。这一事件,看似偶然,但是因为处在美国通胀恶化,施压OPEC增产失败,官方公布信息语焉不详的背景下,难免不会让外界产生“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12.
李苏 《国企管理》2022,(6):106-107
<正>国际能源署成员国同意共同释放6000万桶石油储备当地时间3月1日,国际能源署理事会发表声明称,其31个成员国同意从紧急储备中释放6000万桶石油储备,以向全球石油市场发出信息,不会因俄乌局势紧张发生石油供应短缺的情况。此次宣布释放6000万桶,即总库存的4%,每天释放200万桶,持续30天。  相似文献   

13.
春光油田是新疆勘探开发中心的主要生产基地,2006年实施产能建设以来,发展迅速,从15.6万吨到2009年配产47万吨,预计“十二五”期间实现产能100万吨的年生产任务。随着产量的不断扩大,原油运输任务变得越来越艰巨,保证油品运输安全将对原油生产任务是否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九五”期间,齐鲁石化公司贯彻“三改-加强”的方针,通过兼并、改制、改造等措施,实施了企业跨世纪发展战略。1997年11月11日,成功实现了兼并淄博化纤总厂和淄博石油化工厂,吴邦国副总理出席了签字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1998年3月3日,“齐鲁石化”股票在上交所成功实现上网发行,3月15日召开了齐鲁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标志着企业改制进入了新阶段,截至2000年底,齐鲁石化公司完成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性调整,乙烯改造后由30万吨/年达到了45万吨/年,生产能力提高了36%,相应合成树脂产能达到65万号/年,产品牌号增加了四分之一。炼油改造后形成了600万号/年进口原油加工能力,建成投用了黄岛至齐鲁石化进口原油管输管线,为公司优化国际国内两种原油资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化肥改造消除了制约生产的瓶颈。氯碱改造新增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生产能力。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684亿元,实现利税319亿元,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关注中国战略石油储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市场惊现第二次危机   2000年 10月 9日,国际石油市场的原油价格已上涨至 10年来的最高点。欧佩克轮值主席委内瑞拉能源和矿业部长罗德里格斯警告说,由于世界各国的石油生产能力差不多已经达到了极限,只有沙特阿拉伯等少数国家有增产的能力。全球可能面临一次新的严重的石油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在 1973年,因为反对美国在阿以战争中支持以色列,沙特带头发动欧佩克减产,此举导致油价从每桶 3美元飙升至 12美元。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遭受严重打击。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迟早有一天会消耗尽。据估计,照目前的趋势,全球的石油将在 80年后耗尽。 两次石油危机重创西方经济   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年至 1974年 )1973年 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 12月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 3.011美元提高到 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 2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 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 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第二次石油危...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2011,(9)
据报道,俄罗斯石油公司和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8月30日宣布,双方达成协议联合勘探和开采俄罗斯北极大陆架的石油和天然气。这是美俄关系“重启”以来,双方达成的最重要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7.
周智娟 《公司》2002,(6):9-10
2002年3月初,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对进口钢铁实施201保障措施调查案最终救济方案,对来自中国、日本、欧盟和俄罗斯等国的板坯、板材、长材等进口的主要钢铁品种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30%的关税,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对进口钢铁施加的最严重的一次贸易限制。自3月21日开始,美国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正式启  相似文献   

18.
油污噩梦     
《中国企业家》2009,(7):16-17
每年3月24日是哀悼阿拉斯加湾生态系统遭遇破坏的日子。二十年前的1989年3月24日午夜,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瓦迪兹号油轮在阿拉斯加湾威廉王子港触礁,一千一百多万加仑的原油泄漏到海水中,开始了美国最严重的环境污染的噩梦。这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他在2007年5月出任英国石油公司(BP)首席执行官时表示,自己会像"一台激光扫描仪"那样关注安全生产问题.然而3年后,这位53岁的领导人正面临着一生中最大的考验 2010年4月20日,深海水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11人死亡,每天上万桶石油漏到墨西哥湾,造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最新数据显示,每天漏出的石油达到3.5万桶到6万桶.  相似文献   

20.
<正>8月初,“我国首桶‘零碳原油’在吉林油田产出”的消息引爆了能源圈。那么,“什么是‘零碳原油?’”“为什么是吉林油田抢先一步?”“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零碳原油”昭示着怎样的未来?8月4日,在查干湖畔,中国石油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Ⅲ区块光热系统正式并网运行,我国第一桶“零碳原油”诞生了。这标志着吉林油田已实现亚洲最大陆上采油平台集群的绿色转型升级,完成了一个老油田融合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发展的“先导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