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目的:探寻中国土地产权及其流转制度的改革的路径。研究方法:通过Williamson4个层次的分析框架,分析1949年以来农村和城市土地产权及其流转制度的变迁过程。研究结果:中国土地产权和流转制度的变迁,不仅是法律问题,还受到文化、治理、经济行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结论:农村和城市内部的改革虽然在时序上不同,但它们在路径选择逻辑上的共性,可以为各自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组织方式视角下农户土地流转决策行为分析——基于大样本农户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经济》2017,(4)
本文基于河南省2759个农户实地调研数据,提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基本假设,建立Heckman两阶段决策行为模型,考察了各种组织方式视角下农户土地流转行为。调研结果显示,河南省土地流转仍处于自发组织阶段,粮食直补影响土地流转意愿,有些因素长期制约农村土地流转。本文认为农村土地流转将伴随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因此,应该尊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选择;同时,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速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以加速农村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户的林地流转行为进行统计描述分析,指出了目前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一些特征:农户林地流转的发生率还较低,但林改后较林改前有显著提高;农户林地流转尚未达到一定规模,距离真正的林业规模经营还相距甚远;农户林地流转的范围主要局限在本村村组内部,但林改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林地流转的期限比较确定,林改后租赁期限明显较林改前租赁期限长。该文提出了进一步规范林地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2021,(4):87-94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但目前较少从农户兼业以及社会保障的角度对中国农地流转现象做出解释。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解释农户兼业、新农保与农村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检验农户兼业、新农保对农户家庭土地流转的影响,并从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异质性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兼业对土地转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土地转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当家庭处于抚养期、赡养期和稳定期时,农户兼业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农保在农户兼业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机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文中提出为农户兼业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差别化对待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农户家庭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农户风险意识对土地流转决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陷入"低水平困局",传统的"问题—对策"研究引申的政策效果并不显著,为此,本文尝试从农户风险意识和偏好视角提出一种新的解释,并以广东省农户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户风险意识的确显著地抑制了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而明晰农户预期收益和锁定风险的土地流转合同显著地促进其土地流转意愿,但关联分析表明,大部分地区农户并非将土地流转合同作为首要避险工具;农户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对其土地流转意愿有正向作用。因此,为农户提供正规的避险机制、规范土地流转合同以及提供非农就业培训将有效促进土地流转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其要求土地资源能够市场化配置,现阶段国内的农村土地流转不畅,这对土地的产出效率和农业产业化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国的土地流转模式主要是政府主导型、集体主导型、农户主导型。当然,不同的流转模式也有着不同的流转途径以及经济绩效,引发不同的社会治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地制度的合约结构与产权残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中国农村在近期发生的以包产到户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变迁,自它发生之日起至今,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核心。在本文中,我们拟侧重于经济学方法在具体分析中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不打算卷入是“私有制好,国有制好,还是集体所有制好”的争论,而是将注意力主要放在现行农地制度结构中存在哪些因素在制约着农户的投资、积累和长期预期。因此,本文不是一个对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迈进才有出路的药方,而是对有待改进的制度因素的刻画,而且在分析这些制约因素时将着眼点放在农户层次上。 相似文献
11.
土地流转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一,它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发展,以户均制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极大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已逐渐显现出一些缺陷,作为一种新制度,土地流转是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极好补充。鉴于此,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土地流转制度的产生及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农户主导型流转模式被认为是造成中国土地闲置、配置效率低下的载体,也是导致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滞后的诱因。尽管农户主导型有很多弊端,但最新调查显示,相对于其他模式,农户主导型因流转成本低、权益明晰而受农民欢迎。因此,正确认识农户主导型流转特征,客观分析其流转性质与绩效是促进农地和谐流转、捍卫农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农户主导型流转模式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并提出划分的依据;其次基于最新调查,对农户主导型流转新特征进行了归纳;再者从治理视角分析它的流转性质与治理成本;最后提出优化其流转绩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农地流转是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内容之一,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尊重农户意愿、关注农户心理、引导农户行为尤为重要。本文在吸收、借鉴农地流转的农户行为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心理契约相关理论,提出农地流转心理契约的概念,分析农地流转心理契约形成机理,构思农地流转的农户行为心理契约理论模型,并为推动农地流转平稳、有序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
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普兰店市177户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撂荒、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户是农村耕地经营的主体,他们对一个地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具有决定性作用.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和行为又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研究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农户职业分化已呈必然趋势,林地流转决策行为存在一定差异。从成本收益视角讨论不同职业类型农户的林地流转总预期收益及其流转决策行为选择,并基于409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理论上,专业农户倾向于流入决策,以农为主的兼业户倾向于流入和流出双重决策,以农为辅的兼业户倾向于流出决策;实践中,专业农户倾向于选择流入决策,以农为主的兼业户和以农为辅的兼业户均倾向于没有林地流转;造成二者差异的制约因素主要存在于资金瓶颈、劳动力禀赋、流转意愿、价格、林地流转信息、信任因素等。因此,需要拓宽林业经营融资渠道、促进涉农劳动力流转、提供林业新技术服务、增强农户理性认识和规范信息服务中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