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浙江经济》2011,(3):11-11
浙江“十二五”GDP年均增幅8%左右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而在“十一五”浙江全省GDP年均增长11.8%。  相似文献   

2.
“十五”时期北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67亿元,年均增长18.5%;三级财政收入超过30亿元,年均增长35.6%;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是“九五”末的1.6倍。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竞争力显著提高。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红桥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创新拼搏,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8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区级财政收入2.9亿元,年均增长15.3%。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异 《内蒙古工作》2006,(11):29-30
近年来,阿荣旗大力实施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三化”战略,强力推进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三化”进程,形成了以城镇为依托、以工业为主体、以农牧业为基石,三次产业良性互动,旗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后劲足的喜人景象。200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57亿元,比2000年增长271.9%,“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0%。2006年上半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08亿元,同比增长41.5%。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工作》2005,(11):26-28
“十五”期间,是我市经济摆脱困局、积极蓄势、谋求突破的五年,也是我市着眼长远、在打基础中前进的五年。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61.79亿元,继2002年、2003年增长13.4%、10.8%之后达到25%,为近年来的最高增幅。“十五”前四年,GDP年均增长13.6%;全礼会同定资产投资年均增K33.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2%;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河东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科学谋划,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到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6l亿元,年均增长22.5%;实现区级财政收入7.7亿元,年均增长29%,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一、“十五”时期的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拼搏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45.2亿元,年均增长17.3%。财政收入达到13.5亿元,年均增长2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倍。“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内资3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3.5倍;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2倍。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工作》2006,(1):22-24
一、“十五”期间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十五”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经济逐步扭转了“九五”时期低速低效运行的困难局面,呈现出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2004年达到326.65亿元,经济总量实现了四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5%,2004年达到24.2亿元,  相似文献   

9.
一、构建和谐内蒙古的基本内涵 (一)充满活力,适宜创业。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启动,内蒙古将成为重要的西部开发支持基地,即将迎来新的发展历史机遇期,有望形成新一轮大发展的热潮。自治区规划,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生产总值按2005年价格计算达到29500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就业机制较为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相似文献   

10.
一、柳江县“十五”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质量提高 “十五”期间,柳江县按照“调整结构,科技兴农,招商引资,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3.64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14%,财政收入达到4.13亿元左右,“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8%,城镇化水平达到30.2%,比2000年的18%增长12.2%,高于全区同期增长平均水平。拉堡镇、穿山镇列为全国小城镇重点镇,百朋镇列为自治区小城镇重点镇,洛满镇列为柳州市小城镇重点镇。  相似文献   

11.
“十五”时期汉沽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41.8亿元,年均增长12.6%,三级财政收入完成4.92亿元,年均增长10%;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年均增长52.1%。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晋安区位于市区东北部,总面积552平方公里,是一个城乡结合、山区平原结合的城区,闻名于世的寿山石独产于此。近年来,晋安区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积极主动融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州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的发展大局,实施工业强区、商贸旺区、文化大区、旅游亮区战略,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9%,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5%。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是大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时期,是各项社会事业显著进步的时期,是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时期。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28.8亿元,年均增长18.1%,其中区属生产总值76亿元,年均增长20.1%;区级财政收入达到5.23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343元、7601元,  相似文献   

14.
《北方经济》2006,(2):10-15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回顾 (一)国民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822.77亿元,年均增长16.6%,比“九五”时期快约5.3个百分点,比“十五”计划快7.6个百分点;“十五”前4年年均增长14.4%,高出全国平均增速近5.4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跨上第一个1000亿元用了近50年,第二个1000亿元用了六年。2004—2005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跨上了第三个1000亿元的台阶。2003-2005年经济增长速度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1.44%上升到2004年的1.66%,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4位上升到第23位,在西部地区的位次由第6位上升到第5位。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00元左右,是“十五”计划的1.8倍,年均增长16.5%,比“九五”时期快7.5个百分点,提前6年完成了“十五”计划制定的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重庆经济》2006,(5):4-6
开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努力做好“十一五”开局的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在“十五”年均增长10.9%的基础上,一季度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好势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1.73亿元,增长11.8%,且连续13个季度保持了11%以上增长。经济高位运行、增速小幅波动的特征进一步明显。  相似文献   

16.
第一部分 发展条件 (一)“十五”发展成果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比“九五”末翻一番以上,年均递增15.2%;财政收入25亿元,比“九五”末增长近4倍,年均递增37.1%,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6.4%提高到15%。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3:51:36.  相似文献   

17.
北京居民消费水平发展状况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2009年比2005年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2%。但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速趋缓,消费结构变动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纪念唐山抗震三十周年。三十年来,遵化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穷棒子”精神和“当代愚公”精神,自我加压,负重奋进,全市经济及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十五”末,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12.6亿元,年均增长15.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615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8.33亿元,年均增长51.1%。提前两年实现了“翻两番、三步走”第一步战略目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百强中位居第55位,三年之内前进了22位,并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位居第65位,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扩权县(市)。同时,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6年来,浙江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初级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跨越。1978—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比全国平均高3.7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7%,全年预计增长14.5%。继续保持浙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势头,并在“十一五”时期实现更全面、更协调、更高水平的发展,这一任务已历史性地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20.
欣然 《当代陕西》2011,(1):10-11
随着2010年以9860亿元的经济总量作结,“十一五”以“逼近万亿元”完美收官。过去五年间,全省生产总值从3934亿元起步,连跨6个干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4.7%。其平稳、快速的增长势头,必将在“十二五”形成有力的后滞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