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蓄合同是我国现行法律所没有明确规定其名称及法律适用的无名合同,处理该类合同纠纷应适用合同法总则的一般规定并类推适用类似的有名合同的法律规定。储蓄合同是单务合同、有偿合同、实践合同、要式合同、格式合同,其一方主体具有特定性,存款机构履行支付本金和利息的义务须经存款入的请求。储蓄合同是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  相似文献   

2.
如果要为合同的形式定位的话,笔者认为,作为合同内容的载体,合同形式是透过它我们能够了解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并且据以了解合同关系中的各方权利义务的配置的一种媒介,其基本的形式有三:即口头形工,书面形式,行为形式。口头形式是当事人以语言对话的方式发出或接受意思表示,这种方法订立合同,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通常适合时履行的合同,书面形式则是订立合同最经常采用的形式,《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以及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由此,可以看出书面形式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文安性,即书面形式必然体现有一定的语言文字,通过这些文字的蕴含思量内容反映出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其二,有形性,即应具备一定的直观的可以看见的物质存在形态,并且这种形态是可以固定下来的,《合同法》将传真,电子邮件等视为合同的一种书面形式,体现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合同形式的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因特网在商业上的运用的逐渐普及,许多合同的订立是在网上帝现的,这种新的书面合 形式适应了现代社会全球性大规模经济流转的需要,使合同形式更为丰富,但也为合同立法提出一些新问题,如何进一步固定俩 容,如何防止可能出现的合同欺诈等,合同的另一种形式是行为形式,“以行为构成之契约,及双方当事人之一方,毋须用言语或文字表达一已之意思表示,而仅用行为向地对方发出要构,另一方如想接受其要约为承诺时,也只须做出一定或指定之行为,便可构成契约。”此类合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如自动投币售货的买卖,无人售票的旅客运输等,行为的方式在某种程序上使俣同的形式更为简使,还有人认为,也可能过默示形式订立合同,1984年国务院分布的《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实际上是对此进行了认可,除另有约定,如一方在接到对方要求变更或解除视为同意,笔者认为,按照合同自愿的原则,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中应有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默式的合同形式体现为对当事人意志的一种推定,无法排除当事人为相反意思的可能,有强加当事人颌外义务之嫌,依这种形式很难探究当事人间合意的内容,况且在合同形式上,采用外观主义的做法更有利于可能出现的合同纠纷的解决,因此,在合同实践中,不应采取默示形式,另外,在合同形式问题上,我们还应树立发展的观念,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交流方式的进步,还会出现某些新的合同形式。  相似文献   

3.
关于融资租赁合同制度中的两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现行法律中关于融资租赁合同制度中的两个问题,即现行《合同法》中关于融资租赁合同概念的界定的模糊之处,以及在融资租赁合同履行过程中,承租人破产所产生的租赁物归属问题的争议。结合相应法条作简要探析,分析对这两个问题现有的争议和观点,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方莎 《中国集体经济》2007,(12):131-132
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发展的方向.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电子合同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与核心,电子合同以其独特的订立方式向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新的挑战.实际应用中,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相比,在形式、法律效力、订立主体、合同生效、记录的证据力和管辖权等各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因而会出现法律上的新问题.本文以电子合同为主题,探讨与它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实际应用上所面对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邦道  张友强 《特区经济》2008,(12):245-247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电子合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而引发了诸多法律问题。本文主要就电子合同效力、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的认定、电子合同格式条款的法律调整、电子合同管辖权冲突这四个法律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咏玲 《新西部(上)》2010,(8):104-104,96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保险业推出一种名为"保证保险"的新险种。本文从法律角度界定了保证保险合同的概念,以区分保证保险合同和信用保险;明确了保证保险合同的性质;厘清了保证保险合同的诉讼主体,并对保险合同纠纷的适用法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江军辉 《发展》2002,(4):22-23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电子合同的日益广泛应用为我国法学界提出了系列的争论和难题。关于电子合同的概念,目前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电子合同是指利用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的信息而订立的合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电子合同是指网页经营者、公众之间通过应用电子管理和数据交换系统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网上交易协议。第二种观点较符合我国对合同所下定义的精神。电子合同与传统商务合同相比有以下特点:1.电子合同只是以电磁记录的方式存在。按照我国《合同法》有关规定,电子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8.
邢晨 《魅力中国》2014,(11):306-306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而电子合同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与核心。与传统合同制度相比,电子合同有许多不同的特点,这就凸显了与电子合同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电子合同中的法律问题有利于电子合同的完善和电子交易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营活动大多通过合同的形式得以最终体现,笔者从合同主体、合同形式、合同内容等几方面阐述如何在签订合同中防范法律风险。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分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补救,而事前防范是核心。  相似文献   

10.
格式合同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毫 《理论观察》2007,(1):111-113
格式合同是合同领域中一种重要且常见的类型,它的广泛运用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因而,要加强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以维护公平正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由于特殊的经济体制与行政背景,我国应建立起以立法规制为主结合行政规制、司法规制,自律规制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孙汝祥 《上海国资》2007,(10):28-33
"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劳动合同法旨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前提,着力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王主任最近很忙,忙于重新审视她所服务国企的员工手册,忙于比对不同律师事务所提供的合同样本,忙于清理员工以前的劳动合同……用她的话说,"这都拜劳动合同法所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储蓄虽经过7次降息,仍持续较快增长.以我国现实情况为基础,运用统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储蓄的相关因素,最后为抑制储蓄过快增长找到对策:净化股市环境,加快储蓄分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养老、失业、医保等复盖面;放宽企业集资和民间借贷的审批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介《劳动合同法》已于2007年6月29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这部法律的实施,将会给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以至于整个经营管理方面带来重大改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是一种共享品,弥补了《劳动法》的制度漏洞,它以优化配置资源和增进社会福利为目的,符合李特尔"三重标准",体现了效率与公平分配合作收益的统一。该法促使就业情况反映真实的经济绩效,为守法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环境,为劳务派遣提供了制度规范。一部分人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解、规避和抵制,不少都是利益作怪。实施中要注意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建立信誉档案,发挥工会作用。  相似文献   

15.
要约的撤回与撤销同属于要约回转的表现形式,二者在法律后果上明显不同,但要约撤回与撤销在一定情形下可能发生转化。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存在不可撤销的要约,从权责一致上理解,应当认为不可撤销的要约能够被撤销,但要约人须以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为条件。在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上,只须具备缔约过程中有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并造成对方信赖利益损失即可。信赖利益应不限于直接损失,这有利于制约缔约过程中的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和保护相对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17.
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懿 《科学决策》2008,(9):54-56
从法律视角入手,在阐述其概念的同时,结合《物权法》将其立法现状做一完整的梳理,列举其立法缺陷,并对其完善提出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18.
章礼强 《乡镇经济》2003,8(3):41-42
合同法立法原只想将传统的或暗或明的过错责任原则改为明定的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然而有此学眼见更为新潮、已为英美民法及一些国际公约渐用的严格责任原则,便建议追潮,终为新法吸纳。对此,本提出质疑,认为暗定严格责任原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无赖的法技术和法选择,不利知法、守法和司法,严格责任原则不为大陆法系大多国家目前立法所采信,暗定亦不是英美民法及公约之所为。建议将违约责任明确定为之错推定责任原则,以合现情,以符法之明确性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良金 《乡镇经济》2006,(11):61-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已颁布实施三周年。制定实施该法的目的是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国家政策,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三年来,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过程中暴露一些问题,本文中通过问题的破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