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的研发外包:一个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企业在研发外包的过程中通常会面临着由合同的不完全性、知识的非独占性以及累积性创新的不完全替代性所带来的各类成本,而研发外包之所以能够更多地进行是因为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着缓解这类成本的治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企业为主要参考点通过文献综述重点考察了作为治理机制的研发外包的最优组织形式,研发外包中的合同设计以及公共政策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尽管上述不同层面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信息泄漏问题,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增加并不一定就能够促进企业更多地进行研发外包。为此,本文还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企业研发外包决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继制造业全球重组和转移之后,以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等服务外包为代表的服务业转移蓬勃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和产业转移趋势,而研发外包是目前外包领域中新兴的形式。以往的研究认为,研发活动是企业的核心流程,外包的市场交易费用高,传统交易费用理论难以解释研发外包的发展。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借助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理论上分析研发外包活动存在的合理性,指出网络信息技术有效提高研发活动交易效率是决定企业外包决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上海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和软件开发研发外包的深度访谈及调研,分析了研发外包的内部动因;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研发外包的外部环境动因。结果表明,研发外包内部动因主要表现在降低成本、获得专业化服务、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技术、经济、市场、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态度与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4.
既有研发外包组织理论主要基于技术优势企业视角,关注如何治理技术溢出等交易成本,忽视了缺少专利和隐性知识的企业进行渐进性创新时最优研发外包组织选择。基于不完全合同视角,从企业对研发中激励代理方努力与降低渐进性创新的不完全替代性成本之间的权衡出发,分析委托方如何合作、并购、委托以及新建研发等组织最优选择。结果表明,当委托方技术水平较低时,最优组织将需要给代理方更多控制权以激励其努力,相反,委托方则保留更多控制权以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委托方市场规模通过影响代理方的私人收益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使得委托方愿意放弃控制权以激励代理方努力。新建研发可以看作是委托方通过承担更多时间和风险成本,从而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在不同组织形式中,委托方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委托方通过研发外包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和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出现分散化趋势,并且研发外包日益增多.即跨国公司将价值链上研究开发环节外包给外部企业,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现行研发离岸外包项目的成果分享机制中,绝大多数发包方要求独占成果所有权,这种分享模式会给承包方带来前景知识产权风险,制约承接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承接方的视角,分析认为在研发过程中挖掘自主知识产权、积极争取与发包方共有前景知识产权,是控制前景知识产权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周泰云 《技术经济》2020,39(9):170-180
创新政策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着企业的创新和生产率水平,影响着经济的增长和竞争力的提升。本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政府研发补贴和知识产权保护及其政策组合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第一,研发补贴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均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表现为研发补贴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扶持力度越大,企业研发投入越多;第二,研发补贴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在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上是互补的,表现为知识产权保护度越强的地区,研发补贴的增加越有利于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对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更为明显。因此,选择适宜的创新政策组合可以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对推动社会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研发离岸外包项目的成果分享机制中,绝大多数发包方要求独占成果所有权,这种分享模式会给承包方带来前景知识产权风险,制约承接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承接方的视角,分析认为在研发过程中挖掘自主知识产权、积极争取与发包方共有前景知识产权,是控制前景知识产权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外包合同后管理:控制维度与组织界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在信息技术外包合作中通常较为关心如何监督和评价外包服务商的服务水平,却忽视了在合同后管理中既要确保外包服务及时准确地响应组织需求的变化,又要预防和消除外包合作中的摩擦与冲突,避免矛盾升级危机外包合作。这意味着企业的控制体系不但要关注外包商的履约状况,更要发掘自身的需求变化,感知双方矛盾的积累。为了建立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控制体系,企业需要精心设计合作双方组织之间的界面,设立必要的岗位,建立完善的信息获取和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关系质量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建立研发外包中关系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利用来自中国9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424个样本企业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研发外包中企业动态能力对其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关系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但关系质量能够通过提高知识共享程度和知识转移程度,增强企业动态能力,间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11.
创新质量是“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也是企业关注的重要能力。使用2008-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考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质量;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呈显著倒“U”形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对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质量的调节作用存在最优区间。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创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结合省际知识产权保护数据,提出国家、地方和企业层面因地制宜制定创新发展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以企业为参考点,结合研发外包的特殊性,对研发外包中技术知识的形成机理进行剖析;其次,从技术知识管理的视角,对研发外包中技术知识界面的形成及其管理动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界面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外包是一把双刃剑,给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电子商务外包给知识产权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新的特点,随之也产生了新的知识产权问题.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外包中出现的与域名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版权保护、商标权保护、专利权保护、商业秘密权保护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从发包方,承包方、第三方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4.
罗琪 《经济论坛》2010,(9):153-155
全球医药研发外包市场发展迅速,每年以16%的速度增长,我国凭借自身优势成为国际药企研发外包的首选之一。国内出现众多以承接医药研发外包的合同研究组织(CRO),但目前尚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对其进行监管,保证国内医药研发外包市场的有序发展,才能使我国医药行业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道德风险的研发外包利益分配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道德风险的研发外包博弈模型,研究了发包方如何以利益分配方式作为激励机制来防范承包方的道德风险,分析了发包方和承包方在不同环境和利润分配方式下的投资策略和期望收益,并对混合分配方式进行了改进,找出了不同环境下的最优利益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外包博弈模型,从政府视角研究以共性技术产出最大化为目标的最优政府支持性研发外包合同,并对最优外包合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足够多的政府预算是共性技术政府支持性最优研发外包合同存在的前提,最优合同条款随政府预算的增大而增多,企业保留收益增大倒逼政府预算增加;企业最优知识技术投入与共性技术价值系数以及从研发中分享的收益份额正相关,与政府支付的固定研发费用负相关;政府最优知识技术投入与固定研发费用及单位投入成本系数负相关;企业最优投入与政府投入成本系数负相关,与政府投入对研发成功的贡献系数正相关,且企业最优投入随其研发能力的增强而加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政府预算、项目前景及支持性资源分配3个方面提出共性技术研发外包合同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发竞赛是一种重要的研发激励机制。现有研发竞赛设计研究主要集中在是否要限制参赛者、如何确定奖金金额、如何分配奖金以及是否在竞赛过程中给予反馈等问题上。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指出了在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今后可重点研究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收益共享是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研发外包中服务商隐性知识价值难以验证,收益共享难以实现。对此,建立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努力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模型的求解分析表明,当服务商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努力成本存在替代关系时,模型将回归于一般的单任务模型;当存在互补关系时,客户对显性知识的激励同样能激励隐性知识共享,且激励效果随互补性的增加而越发有效。此时,客户最优的显性知识共享激励系数与成本相关系数、隐性知识共享努力成本系数正相关,而与显性知识创造共享努力成本系数、服务商风险规避度、方差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杨瑾  王雪娇 《技术经济》2022,41(7):48-61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严重等问题,迫切需要装备制造企业在前沿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逆向研发外包为装备制造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实践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通过逆向研发外包实现所预期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因此,有必要厘清通过逆向研发外包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本文采用多案例扎根理论的方法归纳了研发合作、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海外并购三种逆向研发外包方式下,装备制造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装备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作用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27家典型案例企业数据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得到了不同逆向研发外包方式下,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多重因果路径。研究发现,通过研发合作方式进行逆向研发外包无法在短期内帮助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而通过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海外并购方式开展逆向研发外包的企业则有4条路径可以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其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开展逆向研发外包,利用式学习是突破性技术创新发生的核心条件;而通过海外并购开展逆向研发外包,探索式学习则是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的核心条件。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3个前因...  相似文献   

20.
刘伟  郭捷  杨绍斌 《技术经济》2009,28(11):17-21
基于声誉理论,本文建立了企业研发外包的动态激励机制模型,研究了承包方在同一个契约里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模式,得出了实现声誉有效激励的条件和提高声誉激励效应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声誉机制时,承包方在第1期、第2期的努力水平比不考虑声誉机制时提高了,承包方从第1期、第2期产出里分享的剩余份额比不考虑声誉机制时提高了。因此,与没有引入声誉机制的契约模型相比,声誉激励机制和显性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最优动态契约模型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提高激励强度,并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