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
随着邮政储汇业务的迅速发展,如何防范化解邮政金融风险,确保储汇资金及人身安全,已成为各级邮政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邮政储汇专业全面推行岗位轮换制度势在必行。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实施关键岗位的轮换制度,特别是不定期、不打招呼的岗位轮换已成为防范企业内部资金案件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岗位轮换,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储汇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而且也有助于摸清储汇队伍真实状况及人员思想动态,发挥源头防范的作用,同时从中也能够发现、考察、培养邮政金融人才,提高储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实行…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葛雨穗广东省邮政储蓄业务自1986年开办以来,业务发展迅速,为了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拓展邮政储蓄业务,提高邮政储蓄竟争能力,广东省邮电管理局于1992年初决定高起点、高水平地建设广东省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本文介绍的是该...  相似文献   

3.
李阳春 《中国邮政》1995,(11):24-25
浅谈快速发展邮政储蓄的几点做法李阳春储蓄是邮政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邮政业务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各级邮政部门在邮政经营中,都把快速发展邮政储蓄当做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邮政储蓄怎样才能快速发展呢?实践证明,坚持做到领导...  相似文献   

4.
高继德 《邮政研究》2001,17(2):43-43
前些天去邮局存款 ,营业员办理完手续后 ,把一张定期储蓄存单交给了我。我看了存款单后发现存单上的邮政储蓄专用章有些问题 (见图 1 ) ,就与营业员理论理论 ,营业员说“这是上面规定的 ,有问题找上面 ,我们解决不了”。为了规范邮政储蓄 ,防范金融风险。下面是我对邮政储蓄专用章的几点看法 ,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一、邮政储蓄专用章不规范作为公章 ,标明单位名称这是最起码的要求。邮政储蓄存单是邮政储户与邮政局签订的一份存款协议 ,是规定邮政企业与邮政储户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又是决定此份存款单是否合法、有效的决定性依据。因为…  相似文献   

5.
邮政储蓄是近几年邮政开拓的一个新的业务领域,是重点发展的邮政基础业务之一。在各级邮电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邮政储蓄已由开办阶段进入发展阶段。从1986年3月,邮电部、中国人民银行签署“关于开办邮政储蓄的协议”开始,到1989年底,是邮政储蓄的开办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邮电部门吸收的储蓄存款全部缴存中国人民银行,由人民银行统一安排使用,人民银行根据邮电局缴存的储蓄存款,按月累计日平均余额的2.2‰付给邮电部门手续费,作  相似文献   

6.
吴瑞玲 《邮政研究》2006,22(3):34-36
文章结合内江市农村邮政网点金融风险防范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通过强化网点金融制度的贯彻落实、完善农村网点的内控制度、加大管理和稽查力度、落实人员配备、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等措施,加强农村邮政储蓄网点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7.
自1986年邮政储蓄业务恢复开办以来,邮政金融部门及早确立了“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的经营方针,要求在经营意识和实践上充分重视管理问题。加强管理所要达到的绩效不外乎两个:一是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防范经营风险,这两者往往又是相辅相成的。相对于一般企业,...  相似文献   

8.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邮政汇兑和邮政储蓄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已经形成年收兑汇票款额2800多亿元,存款余额2600多亿元的经营规模,成为货币流通的一大渠道,金融业中的重要力量,邮政产业中的支柱业务。但是,邮政储汇业务的快速发展也...  相似文献   

9.
刘虹 《中国邮政》2003,(12):43-44
韩国邮政的保险业务是韩国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业务与邮政业务、邮政储蓄业务并列为韩国邮政的三大业务,在韩国邮政业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韩国邮政的保险业务总资产规模达到19兆韩元(近1300亿元人民币),年收入500~1000亿韩元(3~6亿元人民币),在韩国保险市场的占有率为11%左右。一、韩国邮政保险业务发展历程早在1929年,韩国邮政就开始办理“简易人寿保险”业务,但在1977年停办;1983年邮政与电信分营后,韩国邮政又重新开办保险业务并逐步发展壮大,2000年开始盈利。二、韩国邮政保险业务的特点韩国邮政开办的保险业务属韩国邮…  相似文献   

10.
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已形成规模 ,截至1999年底 ,全国邮政储蓄余额已达3810亿元 ,储蓄收入113.4亿元 ,占邮政总收入的30.7% ,邮政储蓄业务已成为邮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 ,邮储又是一个高风险的业务 ,任何疏忽都会给其经营  相似文献   

11.
风险评价推动内控管理为贯彻落实国家邮政局关于加强邮政金融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保障储汇资金安全,促进邮政储汇业务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我省于2004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邮政金融风险评价活动。2005年我省在国家邮政局储汇局的指导下进一步修订了《安徽省邮政金融风  相似文献   

12.
卢盛 《中国邮政》2002,(11):14-15
上海邮政金融从1986年恢复开办至会,得到了迅速发展。戴止到2002年4月,上海邮政储蓄网点遍布城乡,已达422个;开办了存、取款(包括跨行、异地业务)、转账结算、电子汇兑、代理等共四大类业务;邮政储蓄余额达到203.14亿元,市场占有率为6.12%,邮政金融正日益成为上海金融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一、上海邮政金融的现状分析(一)邮政金融的优势1.领导重视.邮政金融作为邮政的支柱业务,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这是邮政金融目前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各大商业银行尽管近几年对储蓄(个人金融〕业务日渐关注,但由于业务范围广、种类多,因此对储蓄业务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邮政金融,这在一些小的商业银行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钟春林  徐渺 《中国邮政》1999,(12):22-23
随着社会的发展,邮政储蓄的功能越来越广泛,邮储不仅为用户提供传统的高柜业务服务,还为用户提供投资咨询、理财等低柜业务服务。同时,随着计算机及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邮储自助服务也在快速发展。为缩小邮政储蓄和各专业银行之间的差距,提高邮储的竞争实力和服务质量,由广东省邮政局投资、广州市邮政储汇局承建的全国首家自助邮政储蓄所(俗称自助银行,英文名字是Self-ServiceBank,缩写为SSB)已于1999年7月在广州投入使用,受到了用户的欢迎。一、自助邮政储蓄所的组成自助邮政储蓄所一改传统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4.
黄华荣 《邮政研究》2006,22(1):30-32
为防范邮政储蓄金融风险,保障邮政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文章提出加强邮政储蓄内部控制,并分析了邮政储蓄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探讨了加强邮政储蓄内部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勇于竞争把握市场邮储争上新台阶浙江省邮电管理局邮政处何柏华我省的邮政储蓄落后了,这是客观的事实。为扭转这被动局面,治好邮政储蓄这条“短腿”,自1994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充实了力量,采取了措施和方法,制订了发展邮政储蓄的政策,增强了经营意识、...  相似文献   

16.
邮政储蓄作为邮政金融业务的一部分,是国家金融业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规定邮政金融机构的性质是“以个人为服务对象,以经办储蓄和个人汇兑等负债、结算业务为主”,在经营上对邮政储蓄的业务范围进行了特殊的限定。邮政储蓄由于基础薄弱、管理落后、经营业务项目单一等因素,导致其在业务经营、发展能力上与专业银行的距离越来越大。严峻的形势使邮政储蓄初期那种快速增长、单纯数量扩张的时期已经结束或正在结束,它与银行相比已经没有什么优势,更不可盲目陶醉于所谓的“有利因素”之中。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向深层次、宽领域发展,切…  相似文献   

17.
邮政储蓄从1986年复办至今,发展很快,其在邮政业务收入中的比重也逐年提高,成为邮政目前三大支柱业务之一。然而随着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储蓄利率屡次下调特别是今年开始邮储转存利率的下调,储蓄业务竞争的加剧,使邮储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以致许多邮储职工“谈储色变”。邮政储蓄的发展真是“四面楚歌”了吗?笔者以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矛盾,将有助于邮储突破困境,实现重大转机:一、认识与实践的矛盾。要正确认识邮储在邮政内部和在社会上的地位。目前邮储收入占邮政业务总收入的比重为20%-50%,可以说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8.
对邮政储蓄业务发展的探讨马月乔我国邮政储蓄业务自恢复开办以来已10个年头了。十年来,该业务以年均6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1995年底全国邮储余额已达到1616亿元,利差收入已占到邮政业务总收人的30%以上,个别省份已达到45%以上,基本形成了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9.
过去数年,邮政储蓄业务一直是邮政系统利润的主要支撑,邮政储蓄怎么改,直接牵涉到整个邮政系统的改革能否平稳进行,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邮政储蓄迟迟不能独立存在,在于其背后隐含着财政补贴的意味,而实施邮政改革的前提就是厘清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20.
邮政储蓄应与邮政体制实行联动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要推进邮政业的改革,实行政企、政资、政事分开,对自然垄断业务进行有效监督。在邮政体制改革中,政企合一还是政企分开,混业经营还是分业经营,以及如何区分垄断业务和竞争业务、普遍服务市场和商业服务市场等,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在邮政各类业务中,争论集中在:一是包括信函在内的自然垄断业务的界定,二是包括邮政储蓄、快递、报刊发行、集邮等竞争性业务的市场化经营。其中在邮政储蓄业务上各方争议最大,本刊曾先后刊登过表达不同观点的章。本期特要刊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关于“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研究”的报告内容。研究报告将邮政储蓄的改革与整个邮政体制的改革结合起来,提出了联动改革的方案,并对未来邮政金融的改革模式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