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贸易投资便利化是世贸组织(WTO)、经合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东亚区域合作不断发展,东亚国家在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巩固经济增长回升基础,东亚国家亟需通过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的合作层次,推进东亚经贸合作不断发展、深化.  相似文献   

2.
贸易投资便利化是世贸组织(WTO)、经合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东亚区域合作不断发展,东亚国家在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巩固经济增长回升基础,东亚国家亟需通过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的合作层次,推进东亚经贸合作不断发展、深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既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如何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信通院研究表示,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迅猛,但占GDP的比重不高问题愈发凸显.近年来我国也陆续出台多项与粮食有关的政策和相关的指导意见,要求借助科技力量推进粮食产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  相似文献   

4.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何谓"东亚模式"的看法始终不一。但是,仍然可以从东亚国家现实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表现上找到一些具有显著的共性特征。囿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多元性,东亚主要发展经济体相继形成了至少四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亚模式"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与挑战。由于并不存在单一的"东亚发展模式",因而也就无所谓"东亚模式"危机这一说。尽管不完全排除东亚国家政府主导型的体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起坏的作用,不过有充足的理由可以使人们肯定东亚发展模式中政府在发展初期的积极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5.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吃饭问题不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历来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13亿多人,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2008年以来,粮食危机席卷全球,尽管我国粮食供求相对较为安全,但从长远来看面临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及未来对粮食的需求、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亚洲开发银行12月11日公布报告说,由于外部经济环境改善、内部消费需求强劲,今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1%.明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6.6%。 报告指出,今年第三季度东亚国家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大大改善。由于公司收入增加,全球股市继续止跌回升。而且总体来说,美国、日本经济都出现了积极的复苏势头,欧洲经济形势也在好转,这些都为东亚  相似文献   

7.
饥荒重现?     
《财经文摘》2008,(10):62-64
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和世界粮食农业组织(FAO)的调查报告指出,如果今后的15个月内不能改善朝鲜粮食情况,就会面临类似于1990年代中期因饥饿引发大量死亡现象的严重危机。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前不久公布了全球人口生育率下降的消息,许多人结此弹冠相庆,因为在些之前,人们听到了太多与人口增长有关的危机——人口危机、粮食危机、生态危机、安全危机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当然也是粮食第一消费大国。种粮离不开水,全国70%的粮食产自需灌溉的土地,每年农业灌溉用水占了全社会用水总量的45%。我国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大量农业用水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那么,一吨水能够生产多少粮食呢?答案一定出乎很多人意料。一吨水生产的粮食只有一斤三四两,也就是半公斤多一点。内蒙古西部河套灌区年产粮食40多亿斤,消耗地表水40多亿吨,相当于一吨水生产一斤粮。有些地方用地下水灌溉,单位产量高一些,但长期开采地下水带来严重生态隐患,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再次发出警告:2010年的粮食价格指数将再创新高,世界可能面临新一轮的全球性粮食危机。关于此次粮食危机爆发的原因,多数学者认为,是世界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引发了粮食危机,而本文认为,粮食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垄断资本通过积极推动农业领域自由化所造成的全球农业格局的变迁,供求矛盾不过是全球农业格局变迁这一生产关系运动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