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当前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是部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快速膨胀、违规举债形式隐蔽多样,局部风险、流动性风险较为突出。地方隐性债务风险能否得到妥善化解,关系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成败,影响到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金融安全稳定。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分析评价了地方债务风险状况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实际情况,探讨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的口径,重新认识了近年来隐性债务化解过程中的经验,明确了当前隐性债务化解的意义以及在化解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些核心问题,以便有效防范隐性债务处置中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化解隐性债务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影响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规模的主要因素为利率、人口年龄结构、偿还债务的时间以及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要化解当前的隐性债务,应当首先化解利率对隐性债务的影响,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地方政府对资源的整合力度,鼓励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自愿建立储蓄性养老保险,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并使之规范化,建立机动灵活的就业与退休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预算约束恒等式,通过计算30个省份的全口径财政收支,结合各地历年的政府债务余额,估算了2015年-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隐性债务规模.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总额为13万亿左右,占GDP比重约为13%,风险总体可控;我国对隐性债务的管控成效显著,2019年较2017年规模总体下降,但仍有12个省份隐性债务持续增长,特别是西部和东北省份风险管控压力相对较大,需要高度重视.本文建议从顺应市场、落实责任、防范风险、加强研究等方面遏制、化解隐性债务.  相似文献   

5.
乡村隐性债务开始显性化并且危害性凸显,因此乡村隐性债务的治理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新疆E县为例,通过对E县乡村隐性债务的规模和用途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发现目前新疆乡村存在隐性债务占乡村负债比重较高、乡村隐性债务有明显的结构差异、隐性债务归还少等特点,然后对其形成原因及当前化解乡村债务路径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进一步清理核实隐性债务规模;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完善公共财政制度,转变乡村政府职能,改变债务形成的制度根基;强化管理,规范管理等治理乡村隐性债务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由来已久,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规模已相当庞大,而且呈现不断膨胀的态势,成为当前经济改革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严重制约了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甚至威胁到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分析当前我国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对我们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改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推进PPP具有强烈现实需求和深层改革意义,但PPP模式并不必然保证政府财政压力的自动剥离和政府债务风险的自动释放,运用失当反而会增加政府性债务风险。本文根据政府债务矩阵理论和我国当前PPP模式的实施背景与推进举措,阐释了我国PPP模式政府性直接显性债务、直接隐性债务、或有显性债务和或有隐性债务的主要内涵和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我国PPP模式政府性债务具有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和权责时空分离等四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困扰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对政府债务进行分类、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广西地方债务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对策:要逐步调整和完善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级地方政府债务控制体系和管理制度;清查各级政府债务存量状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化解地方政府或有债务;严格控制政府债务新增规模;加强地方人大对地方债务的监控;积极化解处理不良债务.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地方债风险主要来自隐性债务,这已在社会各界达成共识。为了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转化为全国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甚至债务危机、社会危机,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广义隐性债务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理论认识上的分歧和治理的阻力,并通过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的梳理认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国有事业单位2015年以前形成的历史债务、养老金缺口债务应是现阶段治理的重点。最后,本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的五个政策选择,即积极推进风险识别统计制度、动态监测评估制度、隔离制度、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投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府债务指标良好,负债率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中国政府债务主要为内债,但存在诸多问题: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不透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缺乏有力的监督,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面临较大挑战,中国政府或有负债不容小觑.对此,本文针对性地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对中国政府债务管理分别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形成管理合力以有效地管理政府债务,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1.
自2010年审计报告首次披露地方政府债务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及其风险获得全社会高度关注。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呈现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特点,部分地区债务负担重、风险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产生与政府职能转变、财政体制、治理机制、债务管理等问题密切相关,必须在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财政体制、官员考核晋升机制、政府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化解可能存在的债务风险,发挥地方政府债务的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负债融资已成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规模极大,隐蔽性高,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其产生根源,应从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改革、深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培植地方政府财源等方面采取措施,化解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以福清市为例,从分析地方政府性债务成因出发,剖析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地方实际,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策略,对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受经济、政治等原因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债务风险日益增大.濒临失控边缘。因此,必须引起社会各界及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源上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试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我国的重要问题,已经成为潜在的财政风险。亟需在矛盾爆发之前,适度控制债务规模,防患于未然。理论界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适度问题已有研究,然而一些模型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债务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和负担出发,探讨债务与国民收入和财政的内在关系,从而构建数学模型,论证地方政府新一期债务适量规模以及最佳债务规模,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地方政府公债实践。  相似文献   

16.
目前,虽然对全国县乡政府债务的数据还没有权威统计,但从有关资料反映的情况看,县乡政府债务的总体规模已经相当庞大,由于偿债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在某些地区地方财政已经超负荷运转,潜伏着很大的财政风险。本主要就县乡政府债务的成因和化解对策作以简要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问题,已经成为潜在的财政风险。亟需在矛盾爆发之前,适度控制债务规模,防患于未然。本文从债务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和负担出发,探讨债务与国民收入和财政的内在关系,从而构建数学模型,论证地方政府新一期债务适量规模以及最佳债务规模,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地方政府公债实践。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规模过大,一些地方政府存在举债的随意性与过度举债现象,造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如不积极防范和化解,将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隐患。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性质和特征,以及债务风险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和后果,提出了防范债务风险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地方债务的规模已十分庞大,并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不但偿债压力大、债务结构不合理,而且债务隐性化趋势明显、管理混乱,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我国地方债务的累积及其风险的扩张,将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降低经济发展质量,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使经济保持较高的通胀率,引发高房价问题,不利于收入分配的改革,并恶化政府和金融体系的信用。地方债务风险的成因是多元的,包括财政体制、预算软约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困难、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政绩考核机制等。控制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在短期可通过资产证券化、引进民间资本和出售地方国有资产方式快速筹集偿债资金以尽快偿债;在长期则必须进行实质性改革,如构建市场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分税体制、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举债管理约束、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风险日益增大,濒临失控边缘,引起了社会各界夏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并膨胀的因素主要在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纵向竞争以夏地方政府之间横向竞争的不均衡、不协调、不规范。因此,要想从根源上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必须进一步完善《预算法》及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