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技术在社会公共治理领域的应用推动了财政治理数字化转型,成为财政部门提高治理能力的有效手段;精准、有效、智能的财政治理也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本文提出数字经济与财政治理存在相互作用、互推互助的关系,首先结合我国财政管理实践分析数字经济对财政治理的推动效应,其次总结各地财政措施,剖析财政治理对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并在深入阐释二者关系的过程中,分别对如何加快财政数字化转型、如何完善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都在加速数字蝶变,大力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打造数字财政,数字财政是政府数字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数字财政将会重构财政体系,全面助推财政各项职能作用发挥.未来数字财政建设过程中将要面临数字化治理理念普及不到位、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财政复合型人才不足、数据产权等基础制度缺失、数字财政国际合作困难、政府大数据应用场景匮乏等问题,数字财政建设任重道远.因此,建议从树立数字化治理理念、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数据共享交换的长效机制、加强数字财政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国际间数字财政合作等方面来统筹推进数字财政建设.  相似文献   

3.
风起云涌的数字化正在重塑经济与社会形态.适应财政治理能力提升的要求,包括广东在内的不少地方将数字财政建设作为深化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抢抓财政数字化转型机遇.从实践看,各地运用先进数字化技术为财政改革提供科技支撑,但也面临着制度与基础条件支撑不足、组织力量不够强等问题,尤其是对数字财政内涵及财政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规律认识不够,影响了数字财政建设的顺利推进和改革效能的充分释放.针对上述现象,本文认为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深化对数字化、财政数字化转型内涵规律认识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字财政的理论模型和规范,统筹数字财政建设与财政改革,全面增强财政的安全性、效率性和公平性,强化服务大局、引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发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4.
风起云涌的数字化正在重塑经济与社会形态.适应财政治理能力提升的要求,包括广东在内的不少地方将数字财政建设作为深化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抢抓财政数字化转型机遇.从实践看,各地运用先进数字化技术为财政改革提供科技支撑,但也面临着制度与基础条件支撑不足、组织力量不够强等问题,尤其是对数字财政内涵及财政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规律认识不够,影响了数字财政建设的顺利推进和改革效能的充分释放.针对上述现象,本文认为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深化对数字化、财政数字化转型内涵规律认识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字财政的理论模型和规范,统筹数字财政建设与财政改革,全面增强财政的安全性、效率性和公平性,强化服务大局、引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发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5.
如何从政策层面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当下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制度设计,能否对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重要影响?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有效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试点政策主要借助创新环境优化与创新资源集聚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大规模与高新技术企业,以及营商环境较好、财政压力较小的城市,试点政策更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展分析表明:试点政策能通过空间溢出与生产网络溢出带动非试点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试点政策虽扩大了城市内数字鸿沟,但能有效缩小城市间数字鸿沟,促进区域数字转型协同发展。研究结论丰富并拓展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微观经济效应,不仅为化解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境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路径,也为数字技术深度赋能实体经济、重塑产业竞争优势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度不断增强,数字化治理能力加速提升,产业数字化应用潜能迸发释放。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拓展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十四五”时期,要充分认识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从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强化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打造平台经济新模式激发新动能、加快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化数字经济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重点发力,打造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点,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启了国有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新篇章。数字经济时代,消费需求升级、市场竞争等因素驱动国有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国有制造企业在国家政策、行业地位、企业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也面临企业体制不适宜、对数字化转型理解不全面、对数据治理不重视、跨时空数据对接不通畅、财务风险不断加大等困境。国有制造企业需要做好转型顶层设计,建立适宜转型的管理机制,加强数据收集和数据治理,构建数字化制造业产业集群,防范转型中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东盟在数字浪潮的推动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现已成为数字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和东盟在推动各自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开展了签署高级别合作协议、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企业投资合作等多层次、宽领域的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创新合作、电子商务、数字人才交流等方面,中国和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已初见成效。在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以及数据产权管理规则不统一等阻力下,加快推动东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将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对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现代化治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福州市作为较早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地区,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区域差异大、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信息孤岛"现象、数据伦理与隐私保护存在风险、老年群体使用障碍等挑战.应对的举措主要包括,加快顶层设计,落实数字化转型;优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动力。然而,当前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陷入不愿转、不敢转和不会转的困境,如何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探讨的焦点问题。首先,本文采用战略过程视角对企业陷入数字化转型困境的成因进行系统分析,认为数字化转型认知不足、缺乏数字化转型意愿、数字化资源匮乏,以及数字化能力不足等观念和行动因素是导致当前转型困境的重要原因。其次,基于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对组织和个体在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方面的影响,诠释了儒家文化中义利观、忧患意识、劝学理念和中庸思维等思想精华对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境的价值引导作用。最后,本文提出建构管理者激励机制、信息治理机制、数字化素养提升机制和协同整合机制,实现儒家文化从非正式制度价值引导向正式制度规则的现代性转换,将儒家文化的潜在价值转化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动力,打破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境的思路和建议。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数字化转型驱动机制和作用路径的研究,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实现相结合,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绿色转型推动"城市病"治理,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视角出发,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以2011—2018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例,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城市绿色转型及"三生"空间转型水平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在空间上表现一定程度的趋同性,而上、中、下游地区差异明显;数字经济能够驱动城市绿色转型,相较于生态空间转型的影响,对生产空间转型、生活空间转型的影响效应更加突出;在区域异质性上,长江下游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驱动城市绿色转型及"三生"空间转型,而中、上游地区数字经济不能够有效驱动生态空间转型。为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作为城市绿色转型的引擎作用,应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依托地区比较优势,实施数字经济驱动城市生产空间转型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数字技术在城市生产、生态空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其通过重构治理逻辑深刻地影响企业集团的行为和决策偏好。文章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管理权集散的视角考察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集团权力配置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会促进企业集团管理分权,当企业业绩承压、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管理层心态积极时,此种分权行为尤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及时响应市场需求、促进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和降低代理成本三方面对集团的管理分权决策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数字化转型下的分权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健性。文章拓展了企业集团权力配置在会计实证中的应用,为数字化转型下的企业集团优化权力配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经济强省是山西省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推手。山西省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实施数字山西战略,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契机。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衡量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山西省数字经济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时代“降本增效”“数字赋能”是众多企业追求的目标,而数字化转型又是其战略发展中的关键一步。基于此,将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数字化转型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在其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该部分中介作用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通过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显著,而在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数据与5G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发展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总体的发展质量,数字经济如何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值得探究。从理论机理上看,数字经济将创新成果和创新源泉融于实体经济中,以新一代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变革,一方面推动实体经济分工的演进,另一方面推动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而支持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发展速度持续提升,但仍然存在数字意识薄弱、数据碎片化、转型服务供给不足、信用评估体系不健全、人才供给不足、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数字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应从数字经济发挥支持作用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与政策机制出发,通过完善数字基础建设、加强数字核心技术供给、加强数字治理制度供给、完善信用评估体系、加强数字化素养教育等路径,推动数字经济支持我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技术嵌入公司治理为完善税务监管体系提供了路径参考。以2007—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法,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税收规避行为,其影响路径主要通过内外部的治理与监督产生差异化效应;从内部治理看,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从而弱化税收规避行为的边际收益,党组织嵌入内部治理进一步强化了数字化转型对税收规避行为的抑制作用;从外部监督看,“四大”审计基于自身利益考量未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弱化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税收规避行为的抑制效应。进一步拓展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在国有属性和非高科技属性的企业中对税收规避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和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客观上要求自贸区发挥链接国际和国内双循环的纽带桥梁作用和制度创新作用。我国自贸区战略实施已经进入以数字贸易和数字化发展为特征的新阶段。山东数字“十四五”规划提出建成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对自贸区数字化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近年来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导致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快数字化转型,并把数字化作为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以数字贸易为主导的新的全球化背境下,国内大多数自贸区已经提出了数字自贸区建设方案并加快实施。通过对自贸区长达超过10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和比较,从6个方面考察了自贸区发展趋势和自贸区战略实施效果。分析发现,自贸区在贸易依存度下降的同时,进口增长明显强于出口增长,这表明自贸区在构建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出了“自贸区战略2.0”概念和自贸区数字化发展指数概念,并从数字贸易、数字政府、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生态四个维度构建了计算自贸区数字化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基于统计分析和自贸区数字化发展指数,研究提出了山东数字自贸区建设的工作重点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2019年我国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本文以四川省115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基于TOE理论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维度分析数字治理平台、信息化水平、组织财政能力、组织注意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公众需求对四川省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数字治理平台外,信息化水平、组织财政能力、组织注意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公众需求均对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有正向支持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应的促进四川省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仅赋能传统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而且赋能政务部门从传统治理向数字治理转变,进而影响了税收征管效率。文章选取我国2010—2020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中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数字经济背景和数字政务平台建设背景下的税收征管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并且,为避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对代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政务平台建设的“宽带中国”与“金税三期”项目进行政策效果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技术改革整体提升了税收征管效率,但是内部存在结构性差异。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经济模式,降低了税收征管效率;另一方面,数字化政府平台的建设能够通过加强对数据等要素的征管及打造“数字空间”的方式,促进税收征管效率的提升。结论提出: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减轻数字化技术对税收征管效率的负向影响,将“数字化”理念贯穿税收的征、管、查方面,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助力税收征管模式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产业数字化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前沿端口。数字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引擎,文章立足于数字经济影响产业链变革的经济学分析,分析中国产业链数字化面临的数字博弈、数字壁垒、数据安全、数字技术、数字转型等挑战,探究数字经济窗口期下中国产业链综合施策,通过构建数据安全屏障防范风险、开放共享构建数字经济合作新格局、创新赋能激发数字经济新活力、营造良好数字经济生态等举措实现数字化转型。这为加速中长期中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深度转型,引导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提高数字治理水平明确了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