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审理工作的实践与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规定,审计机关审计项目应当实行审理制度。这一制度对审计机关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和建设性作用都极其重要。本文结合现代审计发展规律和内部控制制度需求,对审计机关审计项目审理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探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以期通过建立审理机构、配备审理人员、完善审理制度和优化审计机关审计项目审理程序为全面提高审计质量和控制审计风险提供保障。同时,还针对目前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对策,与审计同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山旺 《理财》2002,(2):16-16
企业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入WTO后,将会带来哪些影响,审计机关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笔者就此问题作以探讨。一、加入WTO给企业审计环境带来的主要变化从宏观经济环境看,中国加入WTO,必须实现遵守“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关税减让原则”等  相似文献   

3.
张建国  孙长明 《理财》2001,(7):21-21
关于“基建审计案”如何审理问题,笔者认为《审计法》与《合同法》并不矛盾。一、审计监督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责,审计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审计法》第23条明文规定:“审计机关对国家建设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不难看出,国家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责。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一经作出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不执行或阻挠执行审计决定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二、对审计决定有异议应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审计法》规定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申请上级审计机关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中涉及施工单位权益引起诉讼,法院无视审计决定进行审理、判决的事项时有发生。它直接影响到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和审计决定的法律效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诸多案例说明,法院在受理类似上述案件中,往往是以民事法律关系处理,以民事法律(合同法)为依据,作为民事案件进行审判。这类案件,诉讼双方争辩的焦点,集中在工程造价款数额的认定上,法院往往以债权债务关系加以确认,以合同法作为依据进行判决,置审计法律法规于不顾,无视审计机关对国家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权,无视审计决定…  相似文献   

5.
李果 《理财》2012,(7):78
何谓审理?《审计署审计项目审理工作试行办法》第三条解释:本办法所称审理,是指法规司依据审计法和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对业务部门提交的反映审计项目过程和结果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查、修改,并提交审计结果类文书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政府信息的日益公开,社会对审计机关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审计机关对审计项目开展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执法行为、防范潜在的审计风险。文章从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理工作的前景分析入手I就审理工作的难点和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2013,(8)
随着政府信息的日益公开,社会对审计机关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审计机关对审计项目开展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执法行为、防范潜在的审计风险。文章从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理工作的前景分析入手,就审理工作的难点和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2018年全面开展的中国审计报告改革为背景,通过刻画改革窗口及风险导向审计行为特征等变量,检验了审计报告改革对审计延迟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报告改革之后,审计延迟总体上显著增加,这是改革的“威慑-增责”效应使然;审计报告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应对数量越多及具有减值类关键审计事项,显示审计师执行了越勤勉的风险导向审计行为,会形成越长的审计延迟,这源自新审计报告的风险“视窗”和努力“视窗”效应。此外,审计报告改革对审计延迟的影响还显现出企业内部控制层面的差异。研究支持,在中国市场条件下的审计报告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审计师的风险导向审计转型,并具有审计延迟层面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农行内部审计的实际,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发挥好审计职能作用与降低审计风险谈一些个人的看法。我认为,要解决好上述的问题,需要贯穿“一条主线”,重视“五个环节”,把好“四个关口”,落实“三项措施”,完善“两项制度”,实现“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0.
谭福森  李桂云 《理财》2001,(7):13-13
在不少地方,审计机关存在执法偏宽、偏软的问题,被一些人戏称为“心太软”。那么,审计“心太软”的病症何在?我们不妨为其号号脉。──外部干扰呈现强势。目前,审计执法环境确实不够理想。很多被审计单位或请客送礼,请求“高抬贵手”,或托关系、走后门,寻找一些头脸人物出面说情,致使审计人员难以放开手脚照章办事。况且这种说情无处不在,对审计组成员、审计组长、科长、局长一“说”到底,有些“人物”又实在是得罪不起之人,故而层层“减免”,等到最后,审计组查出10个问题能够处理半数就算不错了,全部忽略不计也非无此现象,…  相似文献   

11.
戴自力 《理财》2001,(9):13-14
自从1983年我国开始确立“以政府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为基础、社会审计为补充”的审计组织体系以来,尽管内部审计尤其社会审计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鉴于我国改革的政府主导性质,政府审计一直保持着应有的主导地位,今后也将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目前,我国加入WTO的谈判已基本结束,“入世”指日可待,我国即将全方位地置身于世界经济竞争环境中。审计作为经济领域的高层次监督,也必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全新挑战,迫在眉睫的“入世”挑战呼唤我国现行政府审计加大开拓创新的力度。为此,我们应正视现行政府审计中存在…  相似文献   

12.
探讨如何结合基层审计工作实际,有效推进审计审理工作开展,加强审理质量控制,提高审计的依法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王荣欣  孙明秀 《理财》2001,(7):37-37
(一)监督范围和审计内容部分不到位。表现在:一是监督范围不到位。主要是国库部门未进行审计。原因是:国库隶属人民银行领导,而人民银行的审计监督范围属于审计署,地方审计机关无权对其进行审计。虽然财政“同级审”要求对国库进行审计,可又没有“红头文件”,所以我们认为我们无权对地方国库部门进行审计;二是部分审计内容存在有审计不到位,或者虽进行了审计但审计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不够的情况。如对纳税大户的延伸,预算执行单位,特别是收费较多和罚款收入多的单位的延伸,不属于财税审计组检查范围,由于缺乏“一盘棋”思想,审…  相似文献   

14.
赵晓龙 《理财》2003,(1):18-19
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如何将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的重要作用,是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当前突出强调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有机结合,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服务”和“两个需要”上。“三个服务”即:能够为政府编制、管理投资预算及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服务,为人大加强对投资预算执行情况监督服务,为资金使用单位提高国家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服务。“两个需要”即: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调整投资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5.
何芹 《上海会计》2008,(1):39-43
一、持续审计概述 传统审计主要是基于一定期间实施的审计,如年度审计和半年度审计,审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较差,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审计环境的要求,审计的变革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持续审计”(Coninuous Auditing,也称为连续审计)应运而生,这“是独立审计师用以对委托项目的相关事项以一系列实时或短时间内生成的审计报告,对其提供书面鉴证的一套审计方法(AICPA/CICA,1999)”。  相似文献   

16.
审计组审计质量控制“三步法”是指审计之前、审计过程中和后续审计三个阶段的审计质量控制,这三个阶段的审计质量搞好了,审计组的整个审计质量就有了基础和保证。这里笔者结合审计实际,谈谈如何把握审计组审计质量控制的“三步法”。  相似文献   

17.
审计风险、银行风险及其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吴庆 《南方金融》2004,(12):14-17
风险导向型审计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在一些高风险行业也孕育着高度的审计风险。回顾历史上审计失败的案例,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对商业银行由于审计失败而导致诉讼的比率相当高。缘何银行业会频频成为审计陷入诉讼泥潭的“滑铁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本文试图揭示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内在机理和关联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徐涛 《上海会计》2014,(4):40-4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的实施,审计机关复核机构的复核工作转变为审理机构的审理工作,各级审计机关均在积极实践探索审理工作。从近两年的开展情况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对基层审计机关审理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深入分析,思考解决改进的对策和渠道。  相似文献   

19.
刘政良 《理财》2001,(4):7-8
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审计对象的法律意识也逐步增强,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大,无形中加大了审计的难度。根据多年的审计实践,笔者针对当前容易产生审计风险因素,如失察、程序不合规、不廉洁,以及执法不严、该作为时不作为等,认为应采取以下10项措施予以防范。  一、充分认识审计风险的危害,思想上时刻绷紧审计风险这根“弦”  不论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审计风险,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审计机关的形象。如云南红塔集团10亿元“小金库”事件,很多人的第一疑问就是审计机关是否审计过?不论回答是或否,都会影响审计形象。如果回答…  相似文献   

20.
王莉 《中国外资》2009,(10):62-62
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审计项目质量成为审计机构的重点工作,受到高度重视。笔者拟就审计审理如何发挥对审计质量的控制作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