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7 毫秒
1.
脱贫地区产业协调发展是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返贫的重要举措,更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根本路径和核心动力。西南边境脱贫地区由于历史地理、资源禀赋等条件的限制,在产业与城镇化、产业与生态化、产业内部发展、产业与产业间、产业发展机制等方面存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西南边境脱贫地区产业协调度的测算,剖析其产业协调发展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建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绿色产业发展、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注重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进而强化西南边境脱贫地区产业协调发展能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城乡二元结构是当前制约我国尤其是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整体统一规划,全局考虑,把城市和农村的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并且加以解决。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作为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和民族众多的区域,在城乡统筹及区域经济发展方面面临的问题具有相当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渐受到重视。虽然我国在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一系列的困难亟待解决。当前珲春市边境农村老年人养老方面面临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模式单一、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珲春市应合理调整农村人口结构,建立多样化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逐步完善老年人养老体制,以此有效解决珲春市边境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罗恒雪 《商》2012,(13):200-200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并未从对外开放中获得理想的发展的机遇,边境民族地区对外开放面临着基础薄弱、市场不广、层次较低、增长乏力、人才缺乏等难题。论文试图从政策制度、结构调整、资源利用等方面寻求当前困境的突破口。相关数据均来源于云南省商务厅统计数据以及《云南省统计年鉴》。  相似文献   

5.
从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收入水平、教育转移支付、教育费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能力现状,研究发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收入与非民族地区家庭收入差距较大,区域教育投资严重失衡,农村家庭不堪教育重负。因此,要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和引导合理消费等方面提升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能力。  相似文献   

6.
《商》2015,(3)
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地区中小学分布地域比较广泛,交通和信息闭塞,师资队伍整体上不健全,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各中小学之间的优质资源难以共享和有效沟通,教师培训质量难以保障。为此,笔者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制约青海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粗浅地建议和看法。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是农村发展和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以恩施龙凤镇为个案,通过实证材料分别从农民的经济能力、家庭教育、教师素质、学校运作、学生心理、职业教育等方面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作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调研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的农村教育现状,以点带面,揭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短缺、师资力量缺乏、“三教”发展不均等突出问题,进而提出具体对策,建议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拓宽农村教育资金投入渠道;提高教育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培育激励机制,调整“三教”结构;完善政府责任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畅通农村教育发展渠道,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推动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飞速发展,但因师资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设备资源不配套等多种原因制约了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解决农村中小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低的对策,是从使用者和使用方法着手,只有将远程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到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才能保证农村学生享有和城市学生一样的优秀的教育资源,才能保证远程教育资源真正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一个利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参与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对边境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文章就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情况,进行了边境民族地区次区域合作的障碍分析,以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提出加强次区域各国和地区的多边协商,制定共同的次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绿色产业经济计划,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积极谋求国际经济组织各方面的支持等四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山东农村女性受教育年限与经济收入二者间呈非线性关系;影响女性收入的主要变量是多种经营收入而非教育投入;女性教育收益普遍低于男性;经济发达及职业选择多元化地区的女性教育收益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女性;农村公益性技术培训及农村女性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等外界因素影响了教育收益规律的常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山东农村女性教育收益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山东农村女性受教育年限与经济收入二者间呈非线性关系;影响女性收入的主要变量是多种经营收入而非教育投入;女性教育收益普遍低于男性;经济发达及职业选择多元化地区的女性教育收益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女性;农村公益性技术培训及农村女性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等外界因素影响了教育收益规律的常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七亿多人口在农村,农村的进步事关国家发展全局,而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城乡之间在教育政策、教育投入以及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城乡教育的不公平必然会带来一系列消极的后果,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文章通过对实现城乡教育公平重要意义进行梳理,分析了城乡之间教育的各种不公平现状,提出了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均衡城乡之间的师资力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商》2016,(4)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是整个教育发展工作的重点,农村经济的良好增长是我国总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信息相对闭塞、基础设施不齐备、思想文化等相对落后,农村学校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管理制度使学生的身心、能力等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长期的农民工外流,使农村失去了大量青壮年知识分子。人力资本的不均等、收入差距的加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后4%时代",公共教育事业迎来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公共教育发展状况得到较大改观。然而边疆少数民族省份在公共教育投入中仍然面临问题与挑战。以云南省为例,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公共教育投入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负担不合理等现状。因此,建议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建立经费绩效考核体系;扩大投入中按绩效分配的比例;完善空间配置;提高公共教育投入意愿等优化云南省公共教育投入路径。  相似文献   

16.
屈小博  霍学喜  胡求光 《商业研究》2007,(2):182-185,213
基于陕西省1990-2003数据实证研究表明,在不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农村收入差距与农户总消费是显著负相关的,收入差距扩大将降低总消费水平。在不损害农村经济效率的前提下,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增加农村低收入阶层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改进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增加面向不发达地区农村的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17.
全国小康与江苏农村的文化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与文化消费水平低是目前江苏全面小康进程中的一大难点,在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甚至是唯一难点。要想提升该项消费水平,工作重点不在于提高教育支出、也不在于刺激城市文化消费,而在于农村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提升农村文化消费水平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建设基层文化场所、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以及控制农民非消费性支出等。  相似文献   

18.
张雁  杨龙  陈虹妃 《中国物价》2015,(4):84-85,88
我国边境地区贫困问题是减贫工作的关键环节。基于2006年和2010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的大样本农户数据,本文对边境县的基本状况、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状况进行描述分析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边境贫困县家庭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低,健康问题突出且呈恶化趋势,非农就业比例低于内陆贫困县,但增长速度快于内陆县。按照新、旧两条国家贫困线标准计算,边境贫困县2010年的贫困状况比2006年有所好转,但其贫困状况仍比内陆县家庭严重。边境县家庭2006年多维贫困状况比内陆县家庭严重,2010年边境县家庭的多维贫困情况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延边地区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延边地区各级政府积极贯彻党在农村和养老方面的各项政策,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农村老年人经济来源不足、医疗保障水平差,养老服务缺乏资金投入、人才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加强农村老年人的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完善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体系;从资金投入、培养人才、健全功能三个方面来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吕晶 《中国电子商务》2012,(17):154-154,156
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和教育不发达地区,受到中考的挫折和其他方面的压力,中职学生心理状态令人堪忧,呈现出两个极端,一类中职学生自我封闭,另外一类中职学生情感激进。大部分中职学生都将面临着就业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和座谈等方式,发现中职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从众、依赖、自卑、焦虑、自负、攀比等问题,并结合中专院校的特点,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使中职学生能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来应对社会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