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南金融电脑》2007,15(5):59-59
自2007年4月20日起,银行卡跨行查询全面免费。继交通银行18日率先停止跨行查询收费后,工、建、中、农等银行纷纷跟进,全面停止向客户收取每笔0.3元的跨行查询费。交通银行成为银行业协会宣布取消该项收费后付诸实施的第一家银行。  相似文献   

2.
短讯点评     
银联取消跨行查询费自2007年4月20日起,银行卡跨行查询全面免费。继交通银行18日率先停止跨行查询收费后,工、建、中、农等银行纷纷跟进,全面停止向客户收取每笔0.3元的跨行查询费。交通银行成为银行业协会宣布取消该项收费后付诸实施的第一家银行。  相似文献   

3.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6):51-51
交通银行近日发布公告,从六月起,该行将对太平洋卡持卡人收取每笔0、3元的跨行查询费。交通银行成为首家将收取该项费用的国内银行。值得关注的是,交行此举并非“孤军深入”,来自市场的消息显示,中国银联已决定从今年6月1日起收取跨行查询交易手续费,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也将陆续加入收费队伍。  相似文献   

4.
毛飞 《金融博览》2006,(6):33-33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近日在网点发布收费公告,将于6月1日起开始收取跨行查询费,每笔手续费0.3元。单从经济角度分析,这次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的实质是金融机构分摊成本和中间业务创收,倒也并非完全没道理。目前跨行查询已经占到跨行交易总量的一半以上,占用了大量系统资源;而发卡银  相似文献   

5.
国内银行卡收费目前又成媒体与民众关注的焦点。根据5月18日工、农、中、建四大行发布的公告,从6月1日起,这些银行将对本行发行的银行卡收取ATM跨行跨境查询手续费,境内ATM跨行查询每笔手续赞0.3元。加上已于5月9日公告收费的交通银行,国内5家大银行6月1日起将全部启动对ATM跨行查询收  相似文献   

6.
互动问答     
《黑龙江金融》2014,(2):76-76
ATM跨行取款每日有限额吗?有,每日限额2万元。ATM跨行取款手续费如何收取?按笔收取,每笔跨行取款手续费一般为2元。目前,黑龙江省内有12家银行的借记卡全部或部分免收持卡人ATM跨行取款手续费,分别是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东亚银行、哈尔滨银行、营口银行、内蒙古银行、龙江银行、昆仑银行、省农信社。  相似文献   

7.
交流,碰撞、生涩与香醇间释放智慧的灵动还想在ATM机上跨行查询卡上的余额吗?当然还可以,只是规则发生了变化,“免费的午餐”基本上截止在5月31日了,6月1日就是“收费午餐”,正应了一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俗话。据《新京报》5月19日报道,5月18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同时向外界发出公告,将于6月1日起,对跨行查询收取费用,此外,四大行的收费标准也完全一致:境内查询费金额为每笔0.3元人民币,境外查询费为每笔4元,境外取现收费为每笔12元加上交易金额的1%。由此,在交行打响首炮之后,四大行的收费动向也都尘埃落定。对此,部分中小银行也开…  相似文献   

8.
ATM跨行提款交易手续费收取现状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国内银行卡联网通用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发卡机构的持卡人在进行ATM跨行提款交易时,都不用交纳手续费。发卡机构却要向代理机构支付机具使用费用,发卡机构替持卡人承担了一笔不小的支出。2002年工行北京市分行首先开始收取ATM跨行提款交易每笔2元的手续费,从而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其后建行北京市分行对龙卡用户的ATM跨行提款收取每笔2元的手续费。广东银联辖区内的几大发卡机构在经过一番利弊权衡之后,也于2003年开始向持卡人收取ATM跨行提款交易手续费。收费后究竟影响如何,是否如各方所愿实现了控制小额取现交易,降低…  相似文献   

9.
《华南金融电脑》2005,13(12):32-32
为有效防范操作风险,规范全区跨行查询查复工作,工行广西分行研发了跨行支付业务查询查复统计系统,近期顺利投产。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决定从6月1日开始,对银行卡跨行查询收取0.5元的手续费。此后,陆续有不少国内银行加入了收费的行列。虽说此次收费的推出有参与银行数量众多和时间比较集中的特点,但仍然属于银行根据自身经营需要而做出的一项普通的业务决定。然而没有想到,它却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应,甚至有全国人大代表上书人大常委会,吁请叫停银行卡的跨行查询收费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一、银行服务收费的发展历程及引发客户投诉原因分析 1.银行卡服务收费的发展历程 2003年4月,工商银行率先收取2元/笔的跨行取款手续费及1%的异地取款手续费(每笔不低于1元),其他银行相继跟进.其后,银行卡开户手续费、异地存款手续费陆续开始收取.  相似文献   

12.
张云峰 《银行家》2006,(9):52-53
今年五六月间,交、工、农、中、建五大行先后宣布对银行卡跨行查询收取手续费,引起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此前,多家银行已经开始对跨行取现收取手续费,对小额账户及银行卡收取管理费。这些涉及银行对大众服务的收费业务(以下简称银行大众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电脑》2010,(8):93-93
近日,广州等地均有媒体报道了四大商业银行以及招行、交行等银行对ATM同城跨行取款收取的手续费从2元上涨至4元。据悉,北京的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目前仍为2元/笔,并未跟风涨价。北京各大商业银行如工行、中行、建行、农行、交行、招行及民生银行等均表示,目前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仍为2元/笔。  相似文献   

14.
十一家银行的借记卡ATM跨行取款免收手续费ATM跨行取款手续费按笔收取,每笔跨行取款手续费一般为2元。目前,黑龙江省内有14家银行的借记卡全部或部分免收持卡人ATM跨行取款手续费,分别是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东亚银行、韩亚银行、哈尔滨银行、营口银行、内蒙古银行、龙江银行、昆仑银行、省农信社、民生银行。其中,哈尔滨银行、龙江银行、省农信社、韩亚银行四家银行的借记卡在全国的ATM机上跨行取款全部免收手续费。  相似文献   

15.
银行家     
银行卡跨行消费免手续费 银行卡在ATM机上跨行取款,由于发卡银行每笔交易要支付给有ATM机的银行4元费用,因此,目前建行、农行和招行在持卡人跨行取款时要缴纳每笔2元的费用。但是根据国际惯例,在商场、饭店等商户的POS机上消费时,是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的。而且各家银行还都有一套办法鼓励人们使用银行卡在POS机上消费。北京市从1月18日起,开展为期两年的银行卡有奖消费活动,每周都将有幸运的持卡人出现。 据悉,到2004年末,银行卡同城跨行交易成功率达到99%,异地跨行交易成功率达到90%;到2008年,达到全市商户90%能够受理银行卡;持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5%左右,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创建良好的用卡环境。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金融服务亟待进一步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当前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银行卡收费偏高,“现金返乡”现象仍较普遍。以现行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收费标准为例,其收费标准与现行商业银行汇款业务的收费标准基本相同,即取款业务手续费为每笔交易金额的1%,最低为1元,最高为50元。即使2007年2月1日调低手续费标准后,每笔最高收费限额仍为20元,对多数农民工来说仍旧偏高。据对某县百户农民工问卷调查显示,93%的农民工希望有关部门采取银行卡存取现、结算按标准减半收取或一年内免收3-5次、超过部分再按0.8%优惠比例收取等办法,对银行卡年费、跨行查询手续费等收费项目建议免除;八成以上的农民工春节返乡仍采取携带现金的方式,携带额相当于其外出务工收入的70%。  相似文献   

17.
事件背景近期,很多商业银行提高了ATM跨行取款手续费标准,从原来的每笔2元提高到每笔4元、网上银行转账费高涨10倍、加收账单打印费等,这让那些经常进行网银转账或跨行取款的客户增加了不小的成本支出。尽管作为企业,商业银行有产品定价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2006年6月1日部分银行实施跨行查询收费,引起了持卡人的不满。对此,银联解释称“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对跨行查询服务收取比例不等的费用,银联卡收费符合国际惯例”,但银联说的“大多数”究竟是指哪些国家,声明中并没有列出。此后一篇“跨行查询收费,和哪个国家接轨你绝对想不到”的贴子在网上广为流传。贴子称,有专家称美国绝大多数银行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跨行查询收费,而我们周围这些国家,唯有巴基斯坦收取了跨行查询费用。这一说法的确切出处笔者没能找到。  相似文献   

19.
王伟 《金融电子化》2004,(11):19-26
2004年8月9日,四川成都,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7家银行联手,向大众推出免费通存通兑跨行存取业务。客户只要持有以上7家银行中任一家的银行卡或存折,都可在成都市7家银行的任意一个营业网点实时办理存款、取款(单笔跨行金额5万元以下)和业务查询,且无须支付手续费。7家银行的这一举措不仅得到四川省政府、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省银监局的充分肯定,而且得到了成都市民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20.
《理财》2006,(6):92-95
港企1元可注册,企业理财产品“撑杆跳”,政策“开口”人民币兑汇,理财产品六大风险,模具产业“五大转变”,玫琳凯首调在华运营,跨行查询收费0.3元,便利店首请形象大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