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个人所得税调整向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个人收入的差距,这是市场经济的缺陷,市场机制本身是无能为力的。征收个人所得税正是政府的宏观干预手段,是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主要措施。我国最近一次对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是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从800元调整到1600元,该决定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应该说仅仅是我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信息》2007,(14):24-25
利息税全称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主要指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存储人民币、外币的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利息税在国际亡是—种通行的惯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个人所得税:管住了工薪阶层,管不住“新生贵族” 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问题,作为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的特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钱晟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存在着六大难点,亟待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4.
郑艳丽 《理论观察》2011,(6):156-157
个人所得税是指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随着经济的发展,该税种所占地位越来越显著。而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并不理想。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热点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建议积极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制,逐步形成一套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5.
当前,关于调整个人所得税的议论正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人们对社会经济关系及其调整尺度的认知向 “税”这种市场经济的杠杆集中,应当说这是改革进程中的一种极大的社会进步。但值得指出的是,目前一些相关议论中对个人所得税的认识仍颇多似是而非之处。“个税”应怎么调,该市场经济下的客观规律说了算。从客观规律出发,特对若干认识误区进行以下辨析。“个税”仅仅是调整公平的杠杆吗?无须争议的是,个人所得税在市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历程及现状的分析,得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征,剖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在税率结构、征收标准、征收方式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如建立综合征收与分类征收相结合的模式、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及合理设计累进级次、推行所得税指数化,重新界定征税对象等,并希望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能够使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公平性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促进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从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税模式、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完善征收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纵观历史,个税实施以来做出多次修订,最近出台的新方案标志着个人所得税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其中对免征额上调,专项扣除费用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整,将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同时意味我国个人所得税从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转变,但是未来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在许多方面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7月16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对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有关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一些市场人士和研究者相信,这个规定是对去年查税风波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的一种明确回应.而近一个月来,学界关于是否应该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讨论,也可以认为与此有着微妙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保增长与调结构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两大主要目标,然而实际上,稳定增长被当作首要任务而调结构被延滞,经济结构中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方面的失衡问题在经济危机中进一步凸显。在后危机时代,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迫切任务。因此,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对财政政策取向进行适当调整,将调结构作为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并通过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加大财政对“三农”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改革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开征环境税、完善资源税等措施,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自1980年建立以来,在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增加财政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税制模式、课税标准、税率、起征点方面日益暴露出其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建立分类和综合相结合的混合税制,依据物价指数和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适时调整费用扣除标准和个税起征点,适当降低边际税率、调整级距是当前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赵海涛 《特区经济》2007,(7):139-140
随着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要求设计一套完美的个人所得税制减小收入差距的呼声很高。笔者认为,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调节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同时由于我国居民所得来源的多样化,因此仅依靠个人所得税来调节收入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设计一套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之前有必要对个人所得税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这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未来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改进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何辉 《特区经济》2006,210(7):120-122
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个人所得税税制不完善,具有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功能的个人所得税并未真正起到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从全社会来看,刚修订的1600元费用扣除标准过高,税率设计不合理,不利于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分类个人所得税下,高收入者可以充分利用多个宽免或扣除减少纳税,从而消弱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力度。因此,笔者提出按宽税基、低税率、简税制原则改进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税率及征税方式;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扭曲效应,保护低收入者的利益,应建立个人所得税税收指数化调整体系。  相似文献   

14.
江月 《改革与战略》2011,27(8):60-63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的改革应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目标,遵循能力赋税与征收便利的原则。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应向综合课税迈进,以家庭为纳税单位,设计统一多级超额累进税率,完善税前扣除体系,充分发挥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再次分配环节中调节收入分配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志仓 《特区经济》2008,235(8):168-169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免征农业税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转折,也是突破"黄宗羲定律"的关键。结合新时期中央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文章重新梳理了免征农业税的重大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分析了免征农业税以来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郭磊  苏涛永 《科学决策》2012,(11):43-61
基于省际样本实证分析中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因素。选择2000年中央在辽宁省试行4%企业所得税优惠之后,至2008年财政部统一全国4%的税优期间,发布地方性企业年金税优政策的省级行政区为样本。以各地方企业所得税优惠比例为因变量,以各地方发布企业年金税优政策上一年度,相对于辽宁省的企业所得税收入、企业与机关单位职工人均退休金差距、企业职工人均退休金为解释变量,分别使用排序选择模型和二元选择模型进行8次估计。结果显示:①企业与机关单位职工人均退休金差距对企业年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显著影响,差距越大,税优比例越大;②中央试点政策具有重要标杆作用;③企业职工收入差距是企业年金税优政策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议中央明确企业年金的替代率目标,恢复省级政府税优政策的自主权,增加4%-8.3%不同水平的税优试点。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在获取财政收入、调节证券市场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制度本身还存在许多缺陷,如:征收缺乏法律依据、职能错位、征收范围狭窄、双向同率征收、调节力度欠佳等。为了让印花税名至实归,本文认为应当改革我国现行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时完善证券市场上的其他税种。  相似文献   

18.
采取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的税收效应,发现经济发展的不同层面对税收的影响不同,表明政府在进行税收改革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结果显示,生活水平提高总体上会降低税率、流转税比重和其他税比重以及提高所得税比重,实际经济增长率增加会提高税率和其他税比重、降低流转税比重和所得税比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降低税率、所得税比重和其他税比重以及提高流转税比重。  相似文献   

19.
黄莺  孙福明 《科技和产业》2016,(12):158-162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于2012年11月16日颁布了《关于实施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此次税收调整的目的是通过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结构性减税,确保资金的合理配置和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行。通过事件研究法,从金融市场税收运行视角分析发现,此次股利所得税调整对过去一年发放股利的公司具有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具有时效性,同时由于持有过去一年股利发放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大多属于长线投资者,此次税改对该类投资者而言是一种实质上的减税,因此本次税改在短期内产生了显著的微观经济效应,达到了政策设计的初衷,为大盘蓝筹股的价值提升了市场地位,为公司的直接融资提供了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