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土地资源稀缺问题日益凸显。合理配置好、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目前,在我国3.73亿亩城乡建设用地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占65%以上。因此,合理地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一、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背景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200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37.66%,此后12年以平均每年增加1.3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达到53.73%。全国城镇人口从2001年的4.81亿人,以平均每年0.21亿人的速度增长,到2013年达到7.31亿人。短短12年的城镇化发展,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进入以城镇人口为主的发展阶段。1980年~2011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0.5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部要求进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是否意味着政策坚冰已被打破? 集体土地直接入市的政策一旦解禁,就意味着将有大约2.7亿亩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以进入市场。这对于如今对土地“如饥似渴”的房地产商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国家的利益如何保障?  相似文献   

4.
《国土经济》2008,(3):14-14
当前,建设用地粗放利用相当突出,主要表现为: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规划之间的统筹不够,不少建设规划用地规模、用地标准过于宽松,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增长不合理,工业用地比重过大、利用效率低下等。到去年10月底,我国建设用地总量为4.85亿亩,未来还会增加,如果继续宽打宽用,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将会造成更大的浪费,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中国,必须坚持节约集约用地,这是一条长期的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5.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可以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缩小经济增长中的土地需求缺口,满足工业化推进和城市化发展的用地需求。因此,有必要在十二五时期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产权主体不明晰,流转秩  相似文献   

6.
王梦诚 《价值工程》2011,30(13):85-8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增加,使稀缺的土地变得更为重要。如何管理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走进市场,对当今中国意义重大。集体建设用地资本化运作,将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日前举行的2006中国地交会上,国土资源部地籍司司长樊志全透露,从1997年至2004年,全国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达到70万亩,导致目前我国城市人均用地面积已经达到113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近1/3。一边是城市人均用地面积已经严重超标,而另一边是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连续七年持续增加,且占用大量耕地。  相似文献   

8.
《福建质量管理》2011,(3):53-53
3月8日,总投资33亿元、由中央电视台新影集团和福建宏林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三明国际影视基地项目在北京正式签约。该项目将落户三明市梅列区,是我国第一个在山地上建设的影视城。据悉,国际影视基地项目所在地为梅列区陈大镇三官桥片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8000亩,其中影视景区建设用地4500亩。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30年,农村居民居住条件改善,村庄扩大,占用了20 309万亩土地,但是农村人口减少了6 264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5 043万亩,但是承载了从农村转移,加上城镇增加的,共42 134万人口.未来30年,假定农村即使剩下5亿人口,每人住宅面积达小康100平方米.还将用掉2亿亩土地.而城市化方面,将有5.6亿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再用1亿亩城镇建设用地即可.因而,控制用地的重点不是城镇,而是农村.  相似文献   

10.
解除现行法律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束缚,已经成为确保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紧缺的建设用地供给与大量地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城市化、工业化的重要障碍。而集体建设用地作为我国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民进中央测算,蕴藏在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有2.82亿亩,是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5倍),对缓解供  相似文献   

11.
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有一条: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一旦涉及土地入市,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联系必然产生。而集体土地可流转会否造成土地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对房价影响有多大?据国土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农民的住房面积在200多亿平方米(约合0.3亿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面积是4亿亩。农村集体土地可流转后会对目前房地产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自2003年开始,我国各地开始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按“同地、同价、同权”的原则,纳入统一的土地市场。这一举措将有利于盘活农村原有的建设用地,从而大大减轻对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的压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却很难实现“同地、同价、同权”。因此,从多个方面分析这种现象产生原因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自2003年开始,我国各地开始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按"同地、同价、同权"的原则,纳入统一的土地市场。这一举措将有利于盘活农村原有的建设用地,从而大大减轻对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的压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却很难实现"同地、同价、同权"。因此,从多个方面分析这种现象产生原因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客体应当在传统意义的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上拓展为用于工商业生产和经营的农村非农产业用地,而不包括宅基地和公共设施以及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统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为村农民集体,其集体成员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收益享受收益分配请求权。通过立法缩小政府征收范围,严格征地公共利益的认定,切实保护农民产权。  相似文献   

15.
罗锜 《上海土地》2005,(2):29-30
建设用地审批从严管理,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国家为加强宏观调控,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全国暂停审批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半年。许多地方为此犯了愁:农用地控制了,谈何招商引资?谈何发展工业经济?福州市辖福清市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把目光盯在存量土地和闲置厂房上。一年多来,该市采取切实措施盘整存量土地121宗,面积3320亩,占全市闲置工业用地面积的63.9%。其中,“三资”企业盘活用地2102亩,投资额1.6亿美元;民营企业盘活用地1218亩,投资额5.8亿元。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难题1.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大。随着国家对耕地保护越来越严格,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与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山东情况看,目前平均每个县市每年只分配给200~300亩的建设用地指标,而多数县市每年的用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面对楼市调控的高压态势和确保18亿亩耕地的政策红线,一种填海造地新的"土地经济"模式正在被大量复制。据统计,2007-2009年,仅国家海洋局的违规填海面积就高达140平方公里。目前围填海每年新增的建设用地约占沿海省区市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13%-15%。这些新增土地除发展临海工业外,  相似文献   

18.
李琳 《上海房地》2006,(7):43-44
3月29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52号”),提出了“稳步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业内人士就此提出,该件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政策的开闸。  相似文献   

19.
江津区委、区政府确立打造千亿工业强区目标,土地是最重要的支撑。建设用地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盘活存量农村建设用地潜力大。据调查,2006年全区农村居民点用地33万多亩。人均宅基地达198平方米,高于全国农村人物150平方米的水平。加上大量废弃和闲置的农村集体工矿用地及废弃公路,可盘活的存量土地相当可观。由此,江津区2007年就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工作进行了探索实施。  相似文献   

20.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当前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使用机器学习与合成双重差分等方法,借助2007~2018年中国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数据,研究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对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显著减少了国有建设用地的土地出让金,其原因在于改革提升了集体和国有土地的替代性,因而降低了国有建设用地的出让面积,但是未显著影响国有建设用地的单位价格。结合理论分析,上述结果说明该改革并未显著改变城镇国有建设用地的市场结构。成本收益分析表明,该改革对国有建设用地出让金的影响大于集体建设用地。以上结论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国有建设用地市场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