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虽然实行“自由港”政策和“积极的不干预”政策,但政府仍然在土地使用、住宅发展等方面制定长远战略,以指导经济社会的发展。香港1996年7月发表了全港发展策略,其目的是为香港发展订下长远大纲,结合政府在土地、基础设施和环保方面的政策,为社会发展及投资提供导向。土地集约利用与高密度发展香港人多地少,寸土寸金,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极高。土地是全港代先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全港发展策略预计到2011年,香港总土地需求量为2400~3000公顷,未来的土地供应大致包括:在旧区进行重建;发展“未开发”土地;填海开拓土地。全港…  相似文献   

2.
1 沪港两地的土地供应市场差异比较,同香港的土地市场相比,目前上海的土地市场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本旨在介绍香港的土地供应机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上海的土地供应市场。  相似文献   

3.
<正>香港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政府享有土地所有权,实行土地批租制度,其实质是香港政府一次性出让若干年的土地使用权,并一次收取整个出让期限内各个年度地租的贴现值总和,称为地价收入,内地称为土地出让金。香港的  相似文献   

4.
香港的房地产业吴育频香港总面积为1077平方公里,近600万人口中,超过95%集中居住在只占总面积约10%的土地上。在香港,平均每10年即增加约100万人。如此众多的人口,如何居住在这狭小的土地上呢?香港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些经验,对国内城市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谈谈关于香港土地供应和控制房价的经验。在还没有谈主题前,我想讲讲香港房地产价格演变的历史。香港的土地供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政府拍卖供应;另一方面是私人土地买卖,但是80%以上是政府的土地供应,政府供应的土地主要采取拍卖形式交易的。在1983年港英政府和中国签了一份协议,每年供应50公顷的土地。由于土地少的原因,所以房价从1990年开始到1995年一直飚升,彭定康时期的政府认为房地产价格太高了,于是多次采取行政措施控制房价。所以,房价在1995年跌了一下,后来,他看到如果到1997年房价跌的太多,对英国政府的面…  相似文献   

6.
金国英 《财会月刊》2014,(3):104-107
由于在国际会计准则与内地、香港会计准则中,对企业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规定各不相同,所以在内地、香港两地上市的内地上市公司对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也因此有所差异,由此也影响了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判断结果。  相似文献   

7.
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域总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其中可供开发的土地仅占总面积的20%,但土地每年为政府提供的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10%左右。香港的土地管理制度,保证了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供应,不仅使香港保持着亚太地区经贸金融中心和国际城市的地位,也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居住、工作环境,而且为政府提供了可观的财政收入。香港的土地管理制度是相当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香港政府以土地所有者和行政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对土地实施管理。这是香港土地管理体制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熟悉香港旁地产市场的人都知道香港有个所谓“三高”的特点,是指“高地价、高楼价、高容积率”,香港地少人多,市场供应和需求矛盾突出,高地价、高楼价也就不难理解。香港人口稠密,人口密度达到6000人/平方公里,要解决香港市民的住旁问题,又要保障香港的可持续发展,香港政府一方面严格控制土地供应,自开埠以来历经150年的发展,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至今只开发使用了200平方公里,另一方面,在有限的土地要容纳更多的人口,提高容积率不失为切实可行的办法。他们一直很珍惜土地资源,土地一旦开发,就充分利用,多建高密度、高容积率的集合型高层住宅,提高地积比率。所以香港住宅最大的建筑特点就是向高空发展,一般都建到三十多层,成片的高密度住宅楼拔地而起,犹如“石屎森林”,香港的“地积比”(相当于国内的容积率)普遍高达七八倍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一、土地使用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262个离岛)组成,香港岛面积81平方公里,九龙面积47平方公里,新界面积747平方公里,离岛面积228平方公里,总面积为110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0%。2003年年底,香港人口约680万,其中工作人口约350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300人。香港人口众多,土地稀缺,土地资源非常宝贵。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11.
金国英 《财会月刊》2014,(2):104-107
由于在国际会计准则与内地、香港会计准则中,对企业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规定各不相同,所以在内地、香港两地上市的内地上市公司对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也因此有所差异,由此也影响了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判断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香港的工业发展到一个高峰期。但由于受到香港土地少、劳动力不足等因素限制,当时的工业要进一步发展和扩大,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好配合了香港工业进~步发展和扩大的需要,香港的厂商陆续把厂房和生产线迁移到大陆,在毗邻香港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了香港的工业生产基地。利用当地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迅速扩大生产、减低成本,大大提高了香港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这个趋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进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香港的工业又发展到了~个新的高峰,而香港…  相似文献   

13.
深圳作为一个房地产市场发育较为成熟的城市,无论是房地产中介机构还是房地产估价师的数量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如果按人均分配估价师人数来对比,深圳与香港相差无几。但相比之下,香港的估价师(即测量师)却发挥着远比我们的估价师更为广泛和重要的作用。每当香港进行土地拍卖时,记采访的第一个人是取得土地,而采访的第二个人是测量师.由测量师就该幅土地出让价格是否合理及该幅土地未来发展前景作出展望,测量师所充当的角色就是“香港房地产市场的代言人”。类似的情况还很多。在香港,电视台的房地产市场专题节目、报刊杂志中的房地产市场专栏,充当主要角色的都是测量师。而深圳的房地产估价师,却远远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工业上楼”是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新产业空间模式,是土地资源受约束条件下,城市促进制造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工业上楼”在香港经历了完整的生命周期。上世纪50年代起,香港制造业快速发展,但受限于紧缺的土地资源,香港建设了大量高层工业大厦。随着香港产业结构实现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这些工业大厦逐渐闲置,或被非正规地用作商业办公等其他用途。上世纪90年代起,香港特区政府开始将工业大厦重建或改建为商业办公和住宅类建筑,但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反而引发了价格上涨等问题。近年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大力发展“工业上楼”,应借鉴吸取香港实践的经验教训,推动产业地产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这一天,香港终于回归中国。 1841年,英帝国的战舰火炮迫使清朝政府签下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始了香港的殖民统治耻辱史。在这100多年里,英国的米字旗飘扬在香港上空,而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也曾肆意践踏过这块美丽的土地,香港的历史,成了中华民族的耻辱史。  相似文献   

16.
香港测量专业的历史与英国渊源深远,测量专业在香港已历150多年,而这段历史可追溯至1843年,当时首位政府测量总监从英国来香港上任,并于1844年1月2213首次为香港政府公开拍卖两幅土地。  相似文献   

17.
香港地区规划制定与实施系统李庚香港把城市规划的基本职能定义为,引导和管制土地发展及用途的工作,目的是为市民提供更健康、更安全、更方便和福利更佳的生活环境质量。即在适当的时间和地方,进行适当的发展。由于香港适合用作市区发展的土地非常匮乏,因此,在使用有...  相似文献   

18.
香港房地产估价(产业测量)专业的历史与英国渊源深远,产业测量专业在香港已历160年,而这段历史可追溯至1843年,当时首位政府测量总监从英国来香港上任,并于1844年1月22日首次为香港政府公开拍卖两幅土地。  相似文献   

19.
香港土地行政简介应北京南房地产管理局邀请.香港地政总署署长布塔先生够一行四人于6月22日来京出了为期5天的访问。双方就有关土地行政管理、产权产籍、地价评估、土地批租划拔、房产税征收、土地测量等方面做了广泛的探讨与交流。笔者根据布培先生的介绍整理成文如...  相似文献   

20.
自2006年以来,深圳房地产市场一直稳署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的前列。如此快速的价格上涨形势,让人联想到香港房地产市场泡沫时期的情况。紧邻香港的深圳,在土地资源稀缺性,人口密度,对房地产的投资热度等方面都与香港十分相似。那么,香港楼市的昨天会不会成为深圳楼市的明天?总结香港楼市泡沫的教训,对深圳乃至整个内地的房地产市场调控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