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思科公司总裁曾说过:“与其说我们是在并购企业,不如说我们是在并购人才。”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深化,中国这个昔日的“产品生产者”正变为最富有但也最勇猛的“资本输出者”。在产业角色和处境上,“2008届”海外并购者与“2004届”并无本质不同。它们“为什么并购”的原因很简单——加入全球经济体系。其中很多并购的主题十分清晰合理,有待提升的是如何通过并购推动公司发展战略的创造性思维。这使得这些并购尚无法像思科、IBM以及SunGard公司一样,通过并购成为行业领导者、实现巨大的战略转型或是开创一个新的产业。  相似文献   

3.
能否学会放弃是创新的最大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正刚 《商界》2007,(12):103
并购企业其实不是并购它的产业而是并购它的人才。有一个衡量并购是否成功的方法就是看并购进来的公司有多少高管、人才留下来。目前,我们的数据是70%并购采的公司高管今天还留在思科。有什么窍门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文化,我们选择一个公司不光看技术。如果文化差异很大,我们不会去并购。  相似文献   

4.
《财经界》2000,(7)
思科公司在1993年的第一笔并购交易是以9500万美元买下了 Crescendo 通信公司,如今,这家公司的交换器产品成为思科的拳头产品,为思科带来了年销售额70亿美元的收入。1996年,思科为了占据千兆位以太网技术的领先地位,以2.2亿美元收购了Granite 系统公司。1997年,Ardent 通信公司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外贸易》2003,(1):68-69
思科的业务拓展团队喜欢把潜在的收购对象叫做“思科小孩”,他们希望这些“小孩”在五、六年后能发展成像思科那样。  相似文献   

6.
王冉 《商界》2009,(3):98-98
我们正在走进一个兼并收购和产业整合的新时代。一波前所未有的并购浪潮正在酝酿之中,并很有可能会在两三年内爆发。  相似文献   

7.
周志明  三木 《大经贸》2005,(9):60-62
2005年,中国企业并购之年。联想收购IBM,海尔并购美泰,中海石油并购优尼科,南汽和上汽收购罗孚,中石油收购拉萨可石油。艰难!同时,也存在一种危机,公关危机。海尔并购美泰的收购时,国际传播领域的专家布鲁曼菲尔德日前表示,在竟购过程中,海尔暴露出了传播和公关方面能力的不足问题,从而使收购美泰变得更为复杂,这将使未来的中国企业收购变得更加困难。通过那场并购之风,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企业太过低调,那些企业的中高层领导们真真落实了“防火、防盗、防记者”这条信则,对于并购三缄其口。事  相似文献   

8.
在喧嚣沸腾了近十年的网络革命中,思科的角色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尽管举足轻重,却始终落在普通网民的眼球之外。作为一家网络设备供应商,即便如思科这般已然做到全球最强,仍旧不得不接受这种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的身份定位。“七斤六两,因为有思科”,“去看金字塔,因为有思科”,“制造流行,因为有思科”,“踏上新途,因为有思科”,2005年初夏投放的一系列广告让思科从幕后走到台前,这既是一次崭新的形象重塑,也标志着思科正力图借助不可思议的“网络力量”,重新打造一条“新  相似文献   

9.
美国思科公司总裁曾说过:“与其说我们是在并购企业,不如说我们是在并购人才.“   的确,进入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本优势将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本的增值空间和高回报性使得资本疯狂地追逐人才,企业也不得不承认知识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的贡献与价值.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就如鱼儿不能缺水一般.   ……  相似文献   

10.
并购重组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方法,美国市场之所以成就思科等高质量的强大企业,并购重组功不可没,经历了五次并购重组的时代,美国企业现在已经进入了跨国集团化运作的模式。我国的企业也需要通过并购重组进入高速发展的通道,作为并购重组中重要的一个阶段,并购审计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段时间,又有风声传来,联想也举起了购并大旗,以价值3537万元的有形资产入股赢时通,从而以40%的股份占有率成为该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至此迈开了收购垂直网站的第一步。加上TOM.COM收购163.NET,搜狐收购chinaren.com等几宗大并购案,一时间,业内不得不将视点再次关注于网络的兼并整合。在此我们不得不追溯一下以收购兼并实现产业重组的中公网。中公网旗下有联众网络游戏世界、投资赢家、85818网上购物网站等十余家并购过来的网站。无论是联众游戏(游戏类),还是迈博(医药类)、启迪(教育类)中证融金(投资类),真真是“一个都不能少”。这种整合,最显而易见的好处体现在其广告经营上。广告放在哪儿最吸引人?这一直是让广告商们颇为头痛的一个问题。据Giant Step市场研究机构的一  相似文献   

12.
《商务周刊》2010,(15):92-92
思科webEX网络会议解决方案融合了思科在云计算和企业网络方面丰富的协作和安全能力,与它三年前收购的网络会议软件商网讯(Webex)在在线会议行业的领先技术,是实现跨地区协同合作的极佳途径。2009年4月升级后的新版本WebExCollaborationCloud是一款软件即服务(SaaS)的应用,它结合了电话会议与实时桌面分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JWT并购本土最大的促销网络之一上海奥维思,9月并购旭日因赛。持有旭日因赛30%股权,奥维思65%股权,天业广告51%股权,正在计划收购一家北京的体验营销专业公司,正欲收购上海本土最大的消费品公关公司哲基公关。在这个“并购”一词流行的时代,JWT的一系列动作引起业界的广泛注意。并购对于双方的好处究竟在何处?这一风生水起的趋势究竟会为中国的广告行业带来什么?它会成为很多本土广告公司可以考虑的一个发展途径吗?  相似文献   

14.
成败并购     
薛长青 《新财富》2006,(8):10-10
中国企业目前正处在并购高发期,尤其是“打进来”和“走出去”的跨国并购。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收购,尤其是国际化的收购,对收购者来说蕴藏风险:一是信息不对称导致估价失真,一是收购后的整合变数多。输赢往往在收购过后的一段时间改写,收购的大赢家,成为投资大输家,这被称之为“赢家诅咒”。  相似文献   

15.
这个秋天显得缺少主题。并购、上市、人事纷争都是意料之中的情节,好奇心慢慢消失,似乎难再有解读的兴趣。 打起精神来,我们请大家一起来听一个华尔街的传奇故事:思科57亿美元购并“箭点”,华裔科学家吴锦城一夜成为科技富豪。我们杂志社特别请来吴锦城先生于10月16日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做演讲主题,相信这将是今年秋天最动人的故事。 思科的购并一向以技术为主,从“箭点”昂贵的售价我们可以看到,技术仍然是──其实一直是推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互联网的竞争越来越探向底层,技术的门槛越来越高,含金量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6.
牛文文 《商务周刊》2010,(13):94-94
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这是一个“奢侈品”,不是廉价品。现在我们所有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基于一个共同心态:把低成本优势和低成本竞争策略,用在海外去抄底、去捡便宜货、去扭亏、去快鱼吃慢鱼。但目前这样的做法还鲜有成功的案例,从汽车产业上汽收购双龙,TCL收购汤姆逊,甚至中国台湾的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全部不成功。  相似文献   

17.
外资收购与兼并的法学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新一轮的跨国收购与兼并(简称“并购”,M&A)浪潮汹涌全球。许多外商将并购目标瞄准了正在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形成并购国有企业的热潮。面对这一新兴的经济现象,我们应在剖析“外资并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和完善外资并购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8.
孔鹏  王凡 《新财富》2008,(2):122-123
2005年第三季,在中国重卡行业的最低潮,谭旭光主导了潍柴动力10亿元收购湘火炬的交易,被人称做“谭大胆”。并购完成后,该产业全面复苏,“现在40亿元都买不到”,并购也大大提升了潍柴的竞争力。总结这一成功并购,谭旭光认为,关键在于“我们对行业进行了相当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把握了行业的发展趋势”。他认为,中国重卡行业又迎来了新的机会,为此,潍柴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产品向12升大功率发动机切换,这或将成为其扩大领先优势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9.
2000年 NASDAQ 股灾发生后,媒体和各路分析家预测的网络倒闭风潮。并没有如期在上个世纪末滚滚而来,但就在喜度春节之后,众多报纸、网站的新闻却赫然传来大小网站纷纷裁员、缩编的消息,而网站倒闭也不时的成为某日报章的一则新闻。既然现在网络企业整体的市场价格与其曾经有过的峰值相比几乎只有1/5,以习惯于逢低吸纳再逢高卖出的金融家们,以及那些逐渐融于网络经济的产业巨头的眼光来看:网络企业应当正在逐渐进入收购的最佳时机。著名的YAHOO 最近制订出一整套抵御二级市场上敌意收购的制度,已经可以预见针对网络企业大规模的收购将在2001年掀起。竞争价值——网络企业相互兼并网络企业之间的并购一直在伴随其成长,只不过发动并购的原因在2001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应当相信依然会有一个高潮即将到来。2月以来,美国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收购行为越来越引人注目,在已有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某种民族情绪在影响企业和企业家的行为,中国企业的并购大都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不惜导致收购“溢价”。而一旦收购成功,似乎是一件非常有民族荣誉感的事情,成本的考量似乎成为次要的问题。这种民族主义的情绪会对企业的并购活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