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卫东 《中国物业管理》2006,(11):I0010-I0012
题记:作为优秀物业管理企业的领军人物,除了必须具备服务意识、敬业精神、专业知识和组织才能外,还应该具备些什么样的个人素质呢?这个行业是否需要有思想型的企业领袖?这种思想型的人才能领导一个本应十分务实的企业走向成功吗?这样的企业其企业文化会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和亮色?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一次调查中接触了多家私营企业主,发现他们在用人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自己的子女、亲属均安排在企业的要害部门,委以重任,冠以头衔。但事实上,这些人大多数的经营管理才能并不能胜任所承担的工作,有的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决策造成了许多失误。而企业的雇用人员中,却有一些多谋善断、经营有方人才没有被重用,其才能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对于私营企业主来说,在用人上搞点“任人唯亲”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但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大局来看,无论什么所有制的企业都要选好用好管理者,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人尽其才,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私营企业也应该“任  相似文献   

3.
《中外企业文化》2010,(3):74-76
核心问题:保险营销员应该找什么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准客户?如何给客户定位? 当事人档案:戴丽,合众人寿山西分公司保险营销员,进入保险行业半年。 疑难陈述:要想成功就要不断拜访,然而,虽有“拜访量定江山”一说,但同样的拜访量,却有收获多少之分,成效大小之别。这说明拜访要有目的性,不能盲目拜访,拜访客户前要解决“找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找到‘‘对的人”,是成功推销的关键,但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对的人”?怎样才能找到这样的人?另外,准确定位客户才能明确拜访方式和拜访目的,我们找到“对的人”以后,应该如何给客户定位呢?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1996,(3):1-2
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与实现“两个转变”———胡锦涛同志谈造就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胡锦涛同志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一文中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需要有数量众多、素质优良的各类人才,包括一大...  相似文献   

5.
中层管理者通常是企业内部承上启下的一层,他们既是业务骨干,同时又肩负着带领团队、培训员工等管理职能。拥有一批优秀的中层管理者,不仅可以为公司发展保有“中坚力量”,更可以为高管部队提供人才储备。可是,中层管理者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理顺企业老板、中层管理者之间与下属员工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6.
以往在人们的脑海中,人事管理似乎什么人都可以干。但随着近年来人才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人力资源观念也在逐步改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化开始进入中国企业的视野。但也有很多大公司,至今还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总监。是因为这个职位不重要?恰恰相反,是因为太重要了,总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目前,人才市场上虽然已经积累了众多HR从业者,但实际上却充斥着很多“蹩脚的”HR经理人,有的是单纯追求所谓专业性而脱离业务需求的“技术型”HR,有的是单纯追求人际关系或人事斗争的“人情型”HR,更多的是陷入日常杂务的“保姆型”HR。这使得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HR经理人并不好找。那么,企业真正需要的HR经理人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相似文献   

7.
尊重人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美国,成功的企业几乎都十分注重建立“尊重每一个人”的形象,他们不放弃任何一种可能的形式,甚至连语汇上也有所体现。达纳公司则在一切报告和讲演中都使用“大家”的字眼,不用“工人们”的称呼。在麦当劳公司,所有雇员称为“伙伴”,而不称员工。这些做法确实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尊重人不仅需要形式,更应该注重内容。尊重人应该体现在对员工利益的真正关心上。有许多公司往往在企业不景气的时候仍然雇用全部员工,坚持充分就业。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员工感受到“公司需要你”,因为再无任何事能…  相似文献   

8.
地产领袖是一个概念。对概念的理解,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角度和看法。什么样的开发企业才能成为地产领袖呢?这些企业应该具备一些什么样的特征?来看广州地产人是怎样说的。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使用员工,发挥其才能,并留住他为公司长期效力、创造效益,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高薪为何留不住人才?因为人的需要不只是高薪,作为管理者没有真正了解人才的心。留才之道在于留心。企业领导者应该创造足够的沟通机会.从言谈中、从生活工作交往的琐碎中去充分了解人心的迥异需要.建立个人的需求库,以个人需要为基础进行激励,并利用相应的留“心”手法,配合高薪,才能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0.
晓庄 《中外管理》2011,(2):123-123
当一个员工的过失引发企业问题时,许多管理者都在抱怨员工素质和责任心等个人因素。但是,管理者是否认真检讨过公司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呢?正像一位管理者曾说: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制度。不是某些“害群之马”毁掉了企业,而是企业不良的土壤培养出了这样的员工。企业不仅没有理由痛恨这样的员工,还应该向他们道歉:因为是公司管理上的漏洞,使他变成了“坏员工”。  相似文献   

11.
“人很重要”:个人力量还是团队精神IBM创始人沃特森这样的大企业家曾说过:“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这些人,我就可以重新建起IBM。”但是,光笼统地知道“人很重要”的大道理还不够,究竟什么样的“人”才重要?应该突出“个人力量”还是强调“团队精神”?这可以说是人力资源管理常说常新的永恒话题。在传统体制下,只讲“组织需要”、强调“个人服从组织”,抹杀了人的个性和积极性。很多企业越来越关注个人、宣传个别(能)人,很多企业家、管理者盲目崇尚所谓“20/80”法则,极端偏爱什么“末位淘汰”,一提“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团队中对人才的管理和使用,可以说,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关键。人才也有高低之差,如何识别出企业中关键人才,人尽其用,发挥其最大的源动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是做为一个管理者需要学习的一项管理技能。本文从价值观、团队合作和绩效表现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涉及了“识人五法”“识人六闻”的识才之法,希望共同为企业识别关键人才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3.
物业管理专业应时代发展要求而产生,各大学已经为行业培养了大批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他们相继走向社会,参与到了物业管理工作中。然而,经常跟物业服务企业负责招聘的人和职业经理人打交道,就会听到他们最多的感慨一一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不符合我们企业的要求啊!对于此问题,作为一名毕业将近8年的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我来谈一下切身感受。一、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目前的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前景已经无需用“物业管理行业是朝阳产业”来证明了,前十几年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直接将物业管理市场化推到了一定的高度,不动产投资者、商品房业主和后勤社会化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了物业管理服务消费价值的认识,未来,物业管理行业将继续向前走。面对良好的市场需求,我们不禁要问,物业管理专业教育到底该如何定位其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市场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万人之上     
《经营者》2014,(12):64-65
“无所不能”是对企业领导的一种狭隘的“刻板成见”,如今,什么样的新型领导者才能引领一家企业?他们需要怎样的素养?  相似文献   

15.
管理者是被选出来的还是被培养出来的?毫无疑问,管理者是被培养出来的,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什么样的人值得培养?我们企业未来需要的人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母兰 《现代企业》2001,(5):22-22
现代企业中,人们都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都认识到了技术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一些技术型的公司更是技术变为主宰,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怎样吸纳优秀的人才,怎样管理优秀的人才,以便形成良好的企业化,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麦瑞特饭店的主席比尔.麦瑞特这样面试候选的经理:他告诉候选人说本饭店要使三组人满意满意:顾客,员工与股东,虽然这三组人都很.地么他的问题是,以上这三个群体满意的先后顺序如何?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先让顾客满意,但他的答案却不同,首先,公司应该让员工满意,只有员工热有工作,并以自己的工作为荣,他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顾客,而顾客只有感到满意才会重新光顾饭店,这样,才能给股东带来丰富的收益,由此,现代企业的员工管理应越来越被重视,只有这要,企业才能长期成功,而不是暂时成功,对于现代企业的员工管理,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一些企业管理者,包括一些老板,他们终日疲于奔命,勉强支持,而企业却始终不见有大的起色,这是为什么呢?看他们的工作,想到“管理者的站位”问题。这些管理者都认为自己是领导,理所当然应该是任何时候都始终是在队伍的最前方了,要不怎么叫领导呢?其实,也许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8.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因素”,人是生产力的主体,企业的一切活动说到底是人的活动。诚然,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不断促进生产力发展,然而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则是问题的关键;职工,需要尊重,尊重职工可增加职工的自我信任的感觉,而当这种合理需要受到阻挠时,将产生自悲感和无能感。一般来说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尊重需要的满足程度构成职工工作的动力。马斯洛说: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我们把这…  相似文献   

19.
粉碎“四人帮”以后举办的首届华罗庚数学竞赛上,有这样的一道题目:几个人拎着水桶在一个水龙头前面排队打水,水桶有大有小。他们应该怎样排队,才能使得总的排队时间最短。这是一个寻求“最优化”的题目,目标是节省总的排队时间,达到最优。这个题目的时代色彩很浓,反映了计划经济的思维。最优化的排队方案是这样的:到水龙头打水的人,按照他们水桶的大小,从小到大排队。这样安排,花在排队上面的总的时间最短。怎么证明呢这只要把他们的位置对换。比方说大桶接满需要10分钟,小桶接满需要5分钟,那么从轮到这两位开始算,原来…  相似文献   

20.
1.未对企业所需人才从战略和文化需求方面进行清晰定位。即企业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能力和素质的人才能进入企业。如果企业没有对所用人才进行清晰的定位.就很难说需要招聘什么样的人来实现战略.结果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