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灌区现代化,对提高灌区用水效率、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济南市灌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灌区建设管理存在的规划不系统、不重视生态环境、节水标准不高、管理水平不高等主要问题,并从规划、工程、生态、管理等方面提出实施灌区现代化的对策建议,为灌区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辽宁省选取10个典型大中型灌区,结合人工同步观测方式开展灌区自动量水设备计量精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对各典型灌区不同水深流速进行率定校准后,各典型灌区水位、流量精度误差均可控制在±6%以内,满足灌区自动量水设备精度要求,可基本实现灌溉用水自动计量和精准计量。研究成果对于灌区智慧化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进水闸量水可以在最短时间里测出过闸流量,及时合理配水,详细说明了量水方法、应用效果和数据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率定成果满足灌区量水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沭新渠灌区点多、线长、面广交通不便等特点和灌区管理的需要,对灌区进行信息化设计。工程依托江苏省水利厅开发的"江苏省智慧大型灌区"系统,开展相应的信息化硬件设施配套,并对该软件平台进行个性化开发,以构建现代化沭新渠灌区的基本框架,初步实现灌区信息化。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清水坝灌区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对清水坝灌区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入机制、人事分配制度和水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对该灌区及类似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加有效实施辽阳灌区节水的节水潜能,在流域的水平衡基础上,可以根据灌区衬砌结构的不同防渗效果来实现,根据农业的实际情况,对该灌区的对到水利用系数进行了施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修正,对指导大型灌区改造工程形式的选择和今后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效益最大化是灌区管理的重要工作指标,宝鸡峡灌区作为陕西省最大灌区,做好水量调配、发挥工程效益、确保关中粮食安全是一项头等大事。文章结合自身多年灌区水量调配的工作实践,阐述了宝鸡峡灌区水量调配原则和方式,从测算流程时间、预分流量等方面分析总结了水量调配方法,并提出了水量调配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型灌区建设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而输水工程是灌区的核心组成,但很多灌区渠道经多年使用后破坏严重,且输水能力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综合效益差。文章以广西龙云灌区节水改造输水工程为实例,介绍分析了输水渠道的设计要点,包括纵坡、断面、闸门、闸阀等设计工作,通过最后验算得出龙云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由改造前的0.45提高到改造后的0.65,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灌区,是按照生态文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并实行管理的灌区,是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经济上可行的良性循环系统。该系统能够在长期内不对其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10.
对辽宁省11个设计灌溉面积高于30万亩的大型灌区渠系水综合利用系数进行复核,并对渠系不同衬砌方案节水潜力进行评估。经复核,各灌区渠系水综合利用系数相比于复核前平均减少0.15,分渠水利用率低于总渠。采取衬砌措施后水量损失率可减少5.6%,各灌区平均节约水量86.45万m~3。成果对于大型灌区"十四五"节水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灌区农业取水口水量的自动计量,以沈阳两座灌区为具体实例,采用测电法对各灌区农业取水口的综合出水系数和转换公式进行率定。该方法通过监测电量即可实现水量的自动换算。研究成果对于灌区农业取水口水量自动计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宁夏节水型灌区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开展了节水型灌区评价标准研究。通过广泛调研、典型灌区监测,结合北方灌区特点,制定了包括一票否决的基本要求、管理指标、技术指标、鼓励性指标的节水型灌区评价标准,并制定了评价细则和评价程序,对促进节水型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何荣星 《水利技术监督》2015,23(1):23-24,48
辽阳灌区位于太子河中部辽阳市城西,系中型自流灌区,灌区现有的水利骨干工程大部分运行期超过30年,目前状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的需求。笔者从灌区工程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工程现状情况,分析了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项目改造建设的必要性。最终得出了灌区骨干工程进行改造项目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青海互助县灌区的用水效率、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介绍了水核算和水足迹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互助县灌区小麦生产期的总用水量为872Mm~3,其中绿水为116Mm~3,蓝水为756Mm~3。蓝水的有效利用量为443Mm~3,而313Mm~3是由于灌溉系统效率低下而产生的无效用水量(渗漏等损耗);小麦生长期间的灰水足迹为152Mm~3,占该地区总可用水量的15. 42%;互助县灌区小麦的经济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可持续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邓海军 《水利技术监督》2022,(1):125-128,232
灌区水资源供需时序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灌区水资源和用水的安全性.文章通过对灌区水资源供需时序进行研究,达到合理预测灌区灌溉水量的目的.以某灌区为例,为明确灌溉水量与作物需水量、降雨量之间的关系,以非线性协整理论作为研究方法,同时选择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灌溉水量与作物需水量、降雨量三个变量间存在非线性协...  相似文献   

16.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指标,工程设计规范对其计算方法有明确规定,从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获取的方式方法来看,综合反映了设计水平年一个灌区"标准状态"渠道系统工程状况、能力和田间灌溉水平下的灌溉用水效率。本文从和田河大型灌区和田市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概况出发,介绍了本灌区灌溉制度及设计灌水率的确定依据,并计算了渠系水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17.
银波 《水利技术监督》2024,(5):40-42+78
为实现实时测控灌区水闸,并进行数据分析,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水闸的安全运行,介绍了一种基于BIM+GIS集成技术的灌区水闸测控一体化综合系统的设计。详细讨论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基础数据层、可视化层和应用层的设计运行流程,介绍了系统中数据采集、格式转换、BIM+GIS集成、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水闸状态,并做出智能决策,对保障灌区的水资源供应和防止洪水等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及通信技术构建综合信息调度管理系统,为潘庄灌区的管理工作提供全局高效的工作平台和可靠的技术支撑,从而全面提升灌区管理管控能力,达到管理工作精准化、智能化、智慧化、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依据199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最新修正彭曼-蒙特斯公式,采用沙井子灌区气象站近十年逐日气象资料,计算出参考作物蒸散量,利用距离本灌区最近的国家灌溉试验站(焉耆灌溉试验站)提供的棉花作物系数对参考作物蒸散量进行修正,得出沙井子灌区棉花生育期逐日的耗水量.对该数据统计分析,即可得出棉花生育期的月均耗水量的峰值-日耗水强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开发投入资金,必须对灌区的节水改造紧迫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河套灌区义长灌域为例,结合灌区实际情况,构建了包括社会经济状态、水土资源状况等6项共计13个单项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分析确定了基于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作为权重分析法,并得到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保证率以及单位面积管护人员数量时影响该灌区节水改造紧迫程度的主要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可拓评价法对灌区的节水改造紧迫程度进行了对比评价分析,均得出该灌区节水改造紧迫程度为: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