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价值工程在提高旅游交通价值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旅游交通对旅游者游览而言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主观上的不必要和客观上的必须之间的矛盾。本文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分析了克服该矛盾的途径和对策 :通过使旅行成为游览必要的准备过程 ,保持旅行与游览同步和尽可能使旅游交通成为旅游者的目的之一来提高旅游交通的功能 ;通过严格控制旅游交通价格 ,节省旅游交通花费的时间等来降低旅游交通的成本。旅游交通功能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旅游交通的价值 ,也就是提高了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认同度和满意度。旅游者对旅游交通认同度和满意度的提高就能够激发其对旅游的兴趣和热情 ,进而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重大交通工程项目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指引与牵引作用,基于新时代的发展背景,结合项目实际,有效提出党建引领工程建设的发展模式,是全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推动党的建设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的必要内容。把党组织建到工程项目上,在业主和施工、监理、技术咨询单位,以及沿线党委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等多个单位和部门间开展党建共建等活动,将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提供有效保障。本文将针对党建引领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的路径进行简要分析,为推动重大交通工程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4.
从价值判断的主体上看,企业存在两种不同的价值导向:股东价值导向和利益相关者价值导向。股东价值导向的观点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首要任务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在股东价值导向下,企业绩效评价表现为股东利益至上的评价模式。利益相关者理论则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合约,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管理者、员工、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 相似文献
5.
突出价值创造 推进价值管理──把价值工程应用和研究推向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工程》2000,(1):2-4
“价值工程常用常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价值工程已历经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即将跨入知识经济时代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引进这一现代管理技术,应用、研究和发展至今已有21年,而当前正处于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发展高新科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无论从世界各国还是从我国的实践来看,价值工程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成效显著,在于其具有以技术、经济与管理紧密结合,用户、企业与币场密不可分,功能、成本与价值融成一体为特征的一套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6.
7.
由于每一个交通公路工程的标的都相对比较大,给招投标双方及社会造成的影响也相对比较大,因此,如何避免交通工程投标中的重大偏差,就成了投标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利益相关者与价值管理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构建了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管理整合框架,并从价值导向、价值源泉、价值创造、管理工具、价值分配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为广泛地推行价值工程,世界各国均先后运用标准化的方法——即把价值工程活动中的一些概念和工作程序制定成标准。并通过实施标准广泛开展价值工程活动,使价值工程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据笔者所知,已制定价值工程国家标准的有不少国家。如: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基于价值管理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许多大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现象,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并严重影响着城市功能的发挥。本文引入价值管理的概念,对城市道路交通方式进行了价值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划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网络流量异常检测及分析是网络及安全管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探讨了网络流量异常的种类、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的方法,分析了基于传统检测方法在网络流量异常检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对基于流数据模型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进行了研究,综述了已有流数据挖掘研究方法在网络流量异常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最后,本文对现有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Multi-Agent技术,建立了一个交通网络均衡模拟模型。通过Agent的思想来描述网络中不同个体的行为决策,及其共同作用对整个网络产生的影响。模型结合经典均衡理论,为复杂的均衡点求解问题提供了直观、简洁的求解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规模、网络结构与交通拥堵的关系研究——基于动态性拓展的宏观网络交通模型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已经进入整体性交通拥堵时代,对城市规模、网络拓扑和交通控制的合理建模将有助于治理交通拥堵。拓展了城市规模下的宏观网络交通模型,弥补了传统模型的缺陷,发展了交通拥堵指数模型,采用分位数回归实证检验了城市规模、网络结构与交通拥堵的关系。研究表明:车辆保有量、交通密度与土地利用程度(街区密度)密切相关,并影响土地和网络资源的变化或区域间的再分配;拓展到城市规模下宏观网络交通模型后,每条道路的拥堵程度与城市规模成正比。人口对大城市交通拥堵越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小城市人口的适度集聚对交通拥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建设用地对交通拥堵极为敏感,城市规模越小灵敏度越高,其中交通用地的增加将直接增强交通系统的承载能力;道路面积与城市交通拥堵保持正向关系;与此相反,城市道路里程对交通拥堵的作用始终为负,说明加密城市网络结构对交通拥堵治理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基于用户行为的计算机网络流量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将其应用于移动自组网流量仿真中,同时对仿真流量进行了特征分析,得出移动自组网网关流量具有自相似性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