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提升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水平,本文以滇东北某典型山区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采集道路条件数据和2020-2021年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交通事故分布情况及成因,针对性提出了基于改进事故频数法的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并将其与交通事故实际分布情况对比以验证模型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1)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主要分布在一般弯陡坡、急弯陡坡组合等先行不良路段;(2)以500m作为基于改进事故频数法的路段划分依据,交通事故多发点的鉴别结果的空间粒度更为精细;(3)后续研究将加强针对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教育与宣传,提升交通执法力度,进一步提升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
路侧安全设计与改善已成为提高道路安全性能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公路设计与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公路线形复杂,地形、环境等自然条件较为险峻的区域,很多路段难于提供必要的净空区,安全隐患复杂,容易导致翻车、坠车等严重路侧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道路交通事故约三分之一的致命事故发生在路侧。本文通过对数例路侧事故的深度研究,分析了云南山区严重路侧事故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超速行驶、路面湿滑、防护设施缺乏等驾驶员、车辆,道路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和措施,对改善山区道路的几何设计、路面管理与维护、路侧风险识别与控制和安全防护设施的合理设置,减少车辆冲入路外引起的路侧事故及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谢朝晖 《企业技术开发》2011,(13):183-185,191
文章以长沙市金洲大道(望城段)交通安全设施改造为工程背景,在交通事故数据的基础上,从道路设计及运营管理两方面分析了道路环境存在的事故诱因,进而介绍了该工程实施的改善思路及一系列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9年浙江省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中,因驾驶人违法行为造成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达97.78%;北京市某法院2010年受理电动白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50%的案件伤亡者均为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或乘车人;南京、昆明等城市发生的各类交通事故中,80%与电动自行车有关……电动自行车在全国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已不可小觑!超速、闯红灯、抢道、随意停车、超载,电动车有恃无恐地在城市道路上享受着“特权车”的优待。  相似文献   

5.
公路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等优势在我国道路交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公路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交通安全事故频发.怎样能够有效的保证车辆在公路交通中的行车安全,发挥安全设施的作用,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分析了我国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特点,并重点阐述了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重型货车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分析其事故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预防措施。过程和方法:对包含重型货车的事故数据进行挖掘整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相关因素对重型货车事故的影响和作用。结果:山区公路线形复杂的路段重型货车的事故比例高和致死率高,分别达35.9%和44%。山区公路上重型货车交通事故中制动失控的比例最高,达32%,是最主要安全隐患。重型货车反光标识不合格、后部防护装置不合格,灯光信号装置不合格容易引起其他车辆追尾、撞静止车辆或是人员伤亡的严重性增加。结论:针对重型货车在山区公路上事故形态、事故原因,应改善重型货车的制动装置结构,促进ABS装置和下坡缓速装置的普及和应用;应加强和维护好车身反光标识、信号装置的完好有效性和改善车身后部、侧面防护设施的阻挡能力与缓冲吸能功能。  相似文献   

7.
刘江锋 《价值工程》2014,(34):116-117
为了解决连续因刹车失灵造成的交通安全问题,避险车道被应用在山区公路中。国内外工程实践证明,避险车道能够有效减少因刹车失灵造成的重特大交通事故,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行车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几乎都采用被动防护模式,要求交通民警对路经事故现场的车辆进行警示诱导,降低二次事故发生的风险。但是被动防护模式主要依赖于驾驶人对信号的感知程度和采取行动的自觉性,防护效果不佳。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的核心是迅速有效保护现场,设法降低路经事故现场车辆的行车速度,依此原理,可以建立一种基于被动模式上的主动事故现场防护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迫使路经事故现场的车辆减速。文章给出了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主动模式的现场布置参考模型。如何避免主动防护设施对路经事故现场车辆的非安全性影响,是后续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路隧道事故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公路隧道近年来发展飞快,然而公路隧道的交通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隧道事故造成危害程度大。文章首先说明了隧道事故的危害性特点,之后就事故发生类型的特征予以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0.
秦佳佳  刘振奎  刘嘉宝 《价值工程》2015,34(16):192-195
为了研究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探索和总结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对策。笔者在大量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建立了事故树,描述了道路交通事故树中的顶上事件、中间事件和基本事件,将道路交通事故树中的基本事件划分为四个最小径集。通过对影响道路交通事故的人、车、道路和环境等主要因素的分析,逐步寻找肇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最根本因素。又基于对这些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以人为本",逐步改善车和道路环境的安全状况等举措,从而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以期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李兰平 《价值工程》2011,30(14):311-312
和谐交通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重要表征。通过分析我国当前道路交通现状、交通事故特点,阐释了构建和谐交通的意义,提出要采取开展构建和谐交通的理论研究,加强对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教育,提高驾驶员的安全素质,提高交通事故的救援与急救技术水平,提高车辆技术性能,重视人与道路交通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气候对交通状况的影响等措施以预防交通事故,构建和谐交通。  相似文献   

12.
王永新 《价值工程》2012,31(17):59-60
公路是连接乡村与城市以及工矿基地之间,并且主要针对汽车行驶并且具备一定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设施的道路。公路是一种线性的构造物,在公里修建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测绘技术来进行技术支持。我国的公路建设历时很长,同时在公路的发展过程中时刻依赖着测绘技术,尤其是最新的测绘技术。随着目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测绘技术只有在不断改进设计方法的情况下,不断适应公路建设的状况,才能很好地保证测绘以及工程的质量。由于公路的勘测直接影响到交通的安全,所以针对这个环节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众多讲解了公路测绘在公路建设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测绘技术以后的发展方向,介绍了测绘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赫蕊  刘广珠 《价值工程》2011,30(7):182-183
本文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探讨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人因因素,从感知、判断决策、反应操作和注意等四个方面对驾驶员认知特性进行分析,指出导致驾驶员认知失误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本研究对开展驾驶员培训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驾驶员的事故预防能力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谢程波 《价值工程》2010,29(18):55-55
本文通过对公路长大隧道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对公路长大隧道交通安全措施的讨论,试图探索与公路长大隧道交通安全有关的各种因素,为改善公路长大隧道的交通安全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奎章 《价值工程》2014,(27):313-314
2012年5月2日,310国道铜山区大彭镇境内发生了一起危化品交通事故,笔者称其为"5.12危化品槽罐车泄漏突发交通事故"并亲历整个环境应急处置过程,现加以总结,提出建议,为今后处置类似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铁路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奋斗,促进了我国铁路事业的迅速发展,并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铁路治安维护等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在某些区段,铁路交通事故出现了逐年减少的趋势,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形势却不容乐观。从7.23重大铁路事故可看出,影响铁路交通安全的隐患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文中重点研究了铁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及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是事故预防和违法处罚的重要措施,大力发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可以提高我国当前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总结了我国当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体系构成及实施效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从事故预防和违法处罚两个方面探讨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作用,提出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作为未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防控体系的重点措施和违法处罚的重要手段;提出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交通管理单位专业教育等三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8.
胡超明 《价值工程》2012,31(26):45-47
安全设施是为了车辆行车安全而设置的一些设备和设施,主要有安全防护栏、防撞缓冲设置、隔离封闭设置及防眩设施。这些设施的设置目的是起到安全作用,为高速行驶的车辆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防止行人、动物等进入高速公路内,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减少夜间形成对向车灯导致的眩光,尽量保证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的安全,同时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可以保证危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