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互联网消费金融已成为我国拉动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为探索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进而推动行业升级转型,最终实现金融市场创新和风险防范的目的,本文针对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三方面建议:一是增强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规范化;二是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三是通过场景拓展提升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质效,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市场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历来是国家构建完善金融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国家推动普惠金融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但农村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发展面临诸多的矛盾.本文以农村互联网金融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复杂矛盾,并为化解矛盾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期裨益于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带来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了我国金融业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开放的步伐,这给中国金融业带来了很大变化,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为金融审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笔就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中金融审计发展思路,谈一些个人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银行营业方式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消费需求,加之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普及,以网上银行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活动开始被广泛应用,拓展网上银行业务是现代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对网上银行的特点、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一些有利于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金融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而促进消费、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也随之升级。除了传统的生存型消费、商品消费外,还有发展型的消费,其中典型的、最主要的发展型消费就是日益增加的金融消费。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推动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汽车消费信贷是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汽车金融公司不断崛起,抢占了商业银行的大量市场份额.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行业银行该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滕尔越 《活力》2014,(2):59-60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子银行这一概念自此被提出,其风险和监管问题也受到了美国金融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而近年来,影子银行开始在中国迅速壮大,在推动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带给我国金融市场严重的风险隐患。本文从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及存在形式出发,分析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该体系的影响并提出可行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同世界各国一样,也面临着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的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只有资金支持还是不够的,还要金融市场积极协调,使金融机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先行一步,对低碳发展领域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有效可行的措施,但是其潜力仍未得到完全开发,使其还远远没有发挥其作用,只是蜻蜓点水。当前亟须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现在看来不言自明。从宏观层面建立与低碳发展金融支持体系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将金融支持低碳发展的障碍要层层突破。本文通过对国内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低碳经济现状中的金融现状进行了剖析,深入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其问题提出积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常颖  杜春晶 《价值工程》2012,31(22):162-163
本文在阐述碳金融相关概念和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并发掘出长春市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发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市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有效措施与手段,进而推动我市商业银行碳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证券市场国际化以及新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格局,同时亦改变了各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金融市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加入WTO,以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企改革的加深、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加快,不管是业界还是金融界,在拥有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这一切都向金融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我国金融市场面临重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后,一股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为目标的"创先争优"风潮悄然兴起。如何使"创先争优"不拘泥于形式?如何使"创先争优"不成为空喊的口号?如何使"创先争优"成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区域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但在"整体主义"与"核心城市"导向的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存在对"配角城市"关注不足的问题。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唐山为例,梳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对唐山在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探讨了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区域、城市之间的冲突与调适。研究提出,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唐山在经济增长压力下更倾向于延续(强化)既有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受到影响。基于此,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整体的转型发展,应避免"问题和矛盾"的转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北京应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与技术构成的全面转变上发挥主要作用,承担更多区域责任。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保证“银行保险”的持续发展是银行与保险公司面临的共同课题。我国“银行保险”目前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积极进行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云计算"技术、系统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使"云计算"成为时下工业界和学术研究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云计算"其实是一种服务或者业务模式,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战略价值。文章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起源、发展、分类及市场状况。  相似文献   

15.
劳涛 《价值工程》2013,(14):308-309
重庆、四川、一脉相承,赋予了成渝地区先行先试的权力,国家的很多政策和地方资源、产业基础,不但为成渝间的区域合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区域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共同为成渝直线经济带昭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政府引导,以及大力的政策扶持,将呈现出更多的投资机会;对普通市民而言,则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多的收入来源。作为西南地区经济腾飞的"双翼",重庆和四川经济抱团发展将改写中国区域经济版图。成渝经济区扬帆远行,它被寄予厚望,将领航中国驶出区域经济建设的深水之区。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6,(23):90-93
本文利用ST0W分析"肇庆渔家乐"旅游项目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通过建设"肇庆渔家乐"旅游项目增加投资者的收入,保护肇庆的生态坏境,带动肇庆未来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世界工厂”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过渡目标1.从“世界工厂”到“研发中心”的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转变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我国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众多产品的主要生产加工区。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这种完全依靠基本生产要素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世界工厂”地位,并不能帮助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美国经济学家麦克尔·波特认为:在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如果发展中国家单纯依靠其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则…  相似文献   

18.
本案例通过描述大连软通科讯科技有限公司承接计算机制造商A集团的内置软件平台"发展助手"的开发项目中遇到的用户需求界定问题,介绍了互联网行业中众多合作方的利益关系,以及特殊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和方式,阐述了新产品面市之初产品定位明确的重要性。同时也将企业管理者遇到的管理决策问题如何转化为可操作的营销调研问题的过程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为管理者及营销调研人员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健 《价值工程》2014,33(33):322-324
文章以在湘西永顺、凤凰等处田野调查工作中所获取的富有启发性的一手资料,对"文化建构"这一现象展开讨论。地方旅游文化的"建构"者被赋予一定程度上的"虚构自由",他们可以据需要对历史、文化作出符合其利益的解释。但"文化建构"的成败关键在于其正当性、合理性。故惟有仔细整理本地方的文化资源,从中提取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因素,再行有效组织、计划、生产、包装,方能达"建构"之目标。  相似文献   

20.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国物流"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一些产业向我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转移,出现了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的趋势。当前,我国外贸的依存度已高达60%,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但在物流等服务业方面的竞争力还比较弱。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物流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2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