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参与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污染型邻避设施的规划建设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给政府的公共政策管理带来一定的困扰,建立一套完整的公众参与制度无疑是解决邻避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公众参与行为主体的视角出发,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公众与投资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公众与投资企业的演化稳定性,以最优策略(公众参与和投资企业考虑公众利益诉求)为假设条件,重点讨论了四种情形下博弈双方策略的演变形态。最后,根据博弈结果从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和引导投资企业积极考虑公众利益诉求两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污染型邻避设施公众参与制度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马点圆  孙慧  秦颖 《财会通讯》2021,(16):74-78
文章基于2012—2018年地级市层面环境规制、环境监管数据与企业层面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相结合,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从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角度探讨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政府监管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正式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显著的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关系;非正式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显著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政府监管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区分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后发现,双重环境规制以及政府环境监管的有效实施也需要企业积极提升环境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SD的“互联网+”WEEE回收三方演化博弈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工程》2018,(15):19-21
为探究在"互联网+回收"背景下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的博弈关系,采用演化博弈论在分析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在不同策略下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主体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对演化博弈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政府付出的监管成本以及政府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财政补贴力度是影响三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政府监管所付出的成本在一定限度内变动时,仅仅会影响政府的策略选择,而对企业和消费者的策略选择影响甚微;当政府加大对企业的财政补贴时,企业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并且在该模型中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互联网方式进行回收。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恶化,清洁生产作为环境污染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被政府大力推行。文章运用博弈方法,分析了环境规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实施清洁生产时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均衡和动态演化博弈均衡。研究发现,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时的净收益大于不实施清洁生产的净收益时,企业会选择清洁生产策略;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时的净收益小于不实施清洁生产的净收益时,企业会选择不实施清洁生产策略。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收益、成本、政府监督并发现企业未实施清洁生产的概率及给予企业的惩罚力度均是影响企业是否采取清洁生产策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实施带来的新一轮制度调整和规制思路的转变,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面临全新的法律环境,以惩罚性解雇为主体的企业惩罚机制成为企业内部劳动关系调整的新焦点。本文初步探讨了《劳动合同法》框架下,企业应如何在劳动纪律体系中构建惩罚机制.提出应该注意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中主体、程序和内容的三重合法。  相似文献   

6.
生态补偿机制是约束企业粗放型发展、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的政策性措施之一。本文考虑在政府生态补偿政策下,构建近岸海域内中小企业与政府间演变博弈模型及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企业在不同情境下的策略选择模式。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是否参与生态治理主要受外部规制强度及补偿力度影响,政府对企业监管力度大、补偿额度高更容易促使企业采取治理措施。而中小企业是否积极主动治理污染物主要受企业内部因素影响,与政府的博弈过程得到更高的经济收入是企业采取积极治理的主要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包含中央、地方政府与企业在内的三主体演化博弈模型,从多主体博弈的视角探讨行业维度新建企业的"污染避难所效应"演化稳定机制,并以历年环保部出台的清洁生产标准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对相关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清洁生产标准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行业内企业新建概率和新建企业数量,证实了行业维度"污染避难所效应"的存在性,且中央与地方策略互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这一效应的发挥;新建企业的"污染避难所效应"具有显著的污染密集型、企业效率以及所有制异质性特征,环境规制对低污染企业、低效率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的"污染避难所效应"更显著。未来,可以从推进工业环境治理从末端治理向过程管理转型,促进污染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强化环境治理垂直监管,弱化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不完全执行激励,保障地方环境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提高环境规制政策的行业和区域针对性,优化行业与区域资源配置效率;加快编制清洁生产规划,不断建立健全清洁生产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升。  相似文献   

8.
《企业经济》2017,(1):41-48
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乏,构建涵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能够实现创新资源最大整合和优化的三重螺旋协同创新系统便成为理想的选择。在这一框架下,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有限理性下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博弈行为,探讨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政府的激励和监督以及共性技术创新的超额收益、总成本和溢出效应等因素直接影响协同创新的概率,且存在最优的收益与成本分配比例使协同创新的概率最大化。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建立有效的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机制,以便有效地促进协同创新系统向帕累托最优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济》2019,(2):156-160
为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策略下政府与企业双方的博弈关系,在分析政府与企业不同策略下的成本和收益差异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政府核查策略选择与企业使用补贴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违规使用政府补贴的惩罚力度、企业合理使用政府补贴的成本和收益都会直接影响博弈结果;博弈过程在三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通过合理配置补贴资源、丰富政府补贴形式、完善补贴监管体系等方法,促使政府与战略性新兴企业建立一种互信互利的良好关系,可有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大量爆发群体性事件,政府执政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在法治政府之下转变政府的执政方式构建公众有序参与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公众参与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构建,因此,本文立足于法治背景之下,提出构建和完善信息公开、听证程序等法律制度,建立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应急机制,培育民间表达团体性诉求的组织,以及构建公众参与法律救济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