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禹潞 《价值工程》2010,29(35):242-243
"人格"这个词常常在法律、政治、道德、心理学等不同学科出现,其涵义和属性的界定一直是很模糊的概念。本文从社会学、哲学、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针对的主要群体是云南地州院校的大学生,探讨地州院校大学生人格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人格的现状及人格形成的原因以及与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更好的研究地州院校人格健康构建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双百’奋斗目标,当代青年将全过程参与”。而大学生作为青年中高素质群体,将成为实现“双百”奋斗目标重要力量,因此其道德人格状况不仅决定着个人发展,更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然而,受拜金主义思潮冲击,大学生在道德人格塑造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均衡、多层次等特点,引发了一系列道德和社会问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拜金主义思潮本质及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危害,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道德人格,抵制拜金主义思潮侵蚀,已成为现阶段高校育人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忠新 《企业导报》2013,(8):224-225
本文通过对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消极影响的分析,阐述了提升网络信息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措施。旨在调整和重新规范网络信息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生活,塑造大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面对市场经济急功近利的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中呈现出了不读书、做生意、扭曲的恋爱等道德失范现象。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伦理道德修养,用什么样的伦理知识引导当代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怎样才能促使当代大学生塑造理想人格,乃是当今教育应该探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郭玉莲 《活力》2006,(6):176-176
大学生入校后首先要修好一门课:“思想道德修养”,目的是塑造大学生高尚人格,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学习树立正确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道德文明水平,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科技伦理的视角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提出重视高职院校的舆论演染,营造积极的网络德育环境;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言行,塑造大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塑造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等实践路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实施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正面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王瑾 《价值工程》2011,30(26):231-232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普通高校艺术类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宝鸡文理学院的美术类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美术类大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对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和人格素养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文章以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类大学生为对象分析了美术类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并对形成美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的因素做了分析,以利于对美术类大学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李伟  王蓉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6):131-132
道德情感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把道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于影响人格,形成德性,即道德品质。目前高校大学生道德情感存在表面性、异常性、波动性的特征,道德情感发展对于其心理健康、成长成才、甚至以后的事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加强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不容懈怠。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质,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培养大学生完善和健康的人格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倡符合大学生实际的人格培养对策时于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扣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个人成才具有重要的价值。志愿服务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文化修养;有助于助推大学生专业成才;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有助于锻炼人际交往和处事应变能力。因此,有必要让大学生从心底里意识到志愿服务工作对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将志愿服务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大学生道德失范严重等伦理危机,造成道德人格的扭曲,使德育工作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冲击。但同时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给德育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创新契机,怎样转变德育观念,改革德育技术手段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时代不同,大学生的道德特征也不同。当代大学生总体而言,呈积极向上的趋势,但也存在部分责任与感恩意识淡化的特征。鉴于此,为了让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试从代际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出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趋势,以利于社会、高校、家庭更好地关注与引导。  相似文献   

13.
赵芬 《活力》2023,(1):10-12
对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是高校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党百年的背景与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格的理想环境需求相当吻合,进一步拓宽了培养健全大学生人格的渠道。结合实际工作,进一步探索党史学习与大学生理想人格培育有机融合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互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人格走向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其形成受到越来越多的因素影响。大学生人格存在着某些缺失,原因复杂。如何帮助大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实践,培养和完善其自我人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师是提高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的人格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人格养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价值。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有助于培育大学生人格的社会化、和谐心理的构建、以及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积累丰富的情感体验,不断地提升自我人格精神,塑造理想人格,社会和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的积极示范效应,从而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尚人才。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理念的和谐建构应强调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力量,结合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性心理发展的规律,以人格教育为基础对其进行社会价值观、性别角色、道德法制意识、个人意志品质和心理调节能力等多方位的教育和培养,突出"四个和谐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道德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的古老话题。道德不倡 ,天下不宁。随着社会的发展 ,今天道德建设已被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道德已被定位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在社会生活和人生发展中 ,道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内在动力 ,是塑造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大学生通过加强道德建设 ,既要了解道德和道德品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更要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不懈努力 ,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 ,严格要求和刻苦磨炼自己 ,才能提高道德素质 ,成为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壮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量表(16PF)。对280名壮族和232名非壮族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壮族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壮族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2.32%。壮族大学生的SCL-90总分与16PF部分因子相关。结论:壮族大学生的人格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应对壮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给予更多的关注.某些人格特征的培养和完善有利于壮族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的人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是辅导员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辅导员的人格特征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在对苏州某大学关于高校辅导员的人格特征与大学生成长关系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得到相关数据,运用相关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得出高校辅导员的人格特征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并针对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网络成瘾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下滑、身体健康的损害、道德人格的缺失,更有甚者会因此引发犯罪。作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我们应当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上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对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