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晓静 《现代商业》2007,(18):168-169
20多年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往来已有飞速的发展,但目前中国是世贸组织中极少数尚未参加任何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安排的成员经济体之一.2002年11月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中国一东盟峰会上,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确定了在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早期收获"计划正是在这个框架下实施的.本文讨论的就是"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深陷困境之中,"大难当头各自飞",各国政府通过刺激内需计划来保护本国市场,从而再拾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作为贸易大国,面对国际贸易"灾难",最重要的是认清贸易保护主义性质,积极应对,"任凭风浪起,我自岿然不动",以使我国经济在逆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解开民营经济发展的"束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过去20年中它使得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改变了面貌. 虽然中国从1982年以来三次修改宪法,提高了民营经济的地位,至今民营经济仍然得不到与其他经济成分同样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4.
美国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查布朗日前宣称,尽管2002年全球经济放缓,杜邦在华业务仍然取得两位数增长.总裁指出,作为一家具有200年历史的跨国企业,杜邦将继续在中国采取稳健策略,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相关计划包括:在未来两、三年内,平均每年在华新增投资一亿美元;将更多的地区业务中心移至中国大陆;在华实施培养优秀本土人才的"中国15"计划.  相似文献   

5.
中国虽然依靠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制止了经济的下滑,但依然没有摆脱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既不符合全球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中国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不利的。后危机时代,中国应紧抓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采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低碳产业,推行绿色新政,发展碳金融等对策,用低碳经济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今年国庆、中秋两个假期加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长达8天的名副其实的长假.世界著名金融信息服务机构穆迪公司旗下穆迪经济网的经济学家陈颖嘉认为,今年国庆长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大大超过去年,甚至可能超过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  相似文献   

7.
王政 《大经贸》2003,(9):82-85
美国提出一项出乎意料的计划,即建议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在2015年,将所有非农产品的关税减至零。此外,目前关税率为5%或以下的产品,其关税应在2010年前减至零。据称该计划一旦实施,世界各国都将从中获益。事实果真如此吗?该计划一旦实施,将对世界和中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该如何应对零关税?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中国亦不能幸免.为了拯救不断恶化的全球经济,各国政府相继推出了刺激经济复苏的各种举措,中国政府推出的产业振兴计划尤为引人瞩目.中国的产业振兴计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扩大内需为宗旨,强调投资与消费的密切联系."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产业政策都体现了政府振兴经济的基本思路,即把刺激消费增长作为拉动内需的纽带.  相似文献   

9.
近两个月来,我所经历的可以作为博客话题的事情有很多,比如2009英特尔中国大学教育峰会圆满落幕、英特尔宣布参与上海世博、英特尔在中国继续实施"331"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培训计划,2009大连夏季达沃斯等等--但我还是想从不久前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ISEF)上两位令我印象深刻的中国选手说起.  相似文献   

10.
2015年12月,出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其中包括"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计划",并承诺中国政府将提供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该计划的实施.这为中非农业合作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对于多数以农业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非洲国家而言,推动中非农业合作不仅有助于减贫和经济持续增长,也是共同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以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兴办农场为切入点,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推进中非农业合作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在何处?     
《财经界(学术)》2022,(1):30-31
中国经济的下一程,是相对于上一程而言的,实际上指的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 与以往相比,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究竟有何不同?首先,我们都知道新发展阶段,是在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这样的阶段,这体现出新发展阶段的一个突出变化——发展目标变了.过去我们的发展目标或者在进...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经济贸易版图中,加拿大正好位于北美与亚洲的"十字路口".中国和其他亚洲经济引擎正在把世界经济重心拉向东方,加拿大的经济重心也正被牵引,拉向太平洋地区.  相似文献   

13.
浅析"去杠杆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为了拯救金融业,提出了一些较为有针对性的实体经济刺激计划.本为以"去杠杆化"这一途径为例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和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市场》2002,(8):36-37
之一:总统布什发表讲话8项计划打击假帐 美国总统布什7月9日上午在纽约华尔街发表了30分钟的讲话,公布了备受关注的打击公司不法行为的计划,希望美国公司建立一个"诚信的新时代".布什在讲话中表示,"企业责任新道德规范"对美国经济的复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王海忠 《大经贸》2002,(10):70-71
一味"创汇",中国企业与世界名牌无缘 长期以来,中国缺的是资本,外汇更为稀罕.因而,开放之初,政府制定了出口创汇的外向型经济战略.在短缺经济环境下,这一战略功不可没,十多年后,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然而,新历史时期,中国企业渴望挤身世界名牌和<财富>500强,不再只满足于"创汇",而是要"创牌",创世界名牌.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加入WTO后既要了解其基本规则和具体协议,积极运用规则并修订规则,又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正确对策,同时更要提高中国人自身的素质.中国所有经济问题总体而言是根源于中国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要想维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实现两化(工业化、城镇化)大体持平.因此要全面推进城镇化战略,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问题的核心在于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的关系问题.在进行城市建设的时候要抓住和掌握城市建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伴随21世纪的降临,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正式跨入世界最大贸易组织WTO的门槛.从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舞台上,中国将以崭新的角色和雄健的姿态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融入世界经济洪流的中国经济无疑也将有新的腾飞.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的贯彻落实,我国经济在不断向好的方向运行,积极因素不断增加,总体形势企稳回生.但企业要真正走出困境,不仅仅是外部环境的优化,更重要的是练好"内功",创新财务管理机制,从融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投资风险管理、资金营运管理和财务人员管理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理财新举措.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一滞涨总是经济学家热衷于探讨的话题,因为这关乎到一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经济政策调整和百姓生活质量.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无论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冲击.为了保证经济增长,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计划和措施.随着经济刺激计划的展开,中国经济迅速回暖,但同时也带了许多负面影响.随着刺激经济政策的逐步退出,中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经济增速回落的迹象.本文就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所可能面临的滞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有些人拼命想挤进城来,另一些人又想方设法要冲出城去.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对中国当今经济格局的写照.中国入世在即,按照WTO"市场准入"的原则,国外企业势必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然而,出于国家利益需要,中国企业也应敢于"走出去",与外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一争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