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宿迁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是宿迁市的第一产业,也是支柱产业。宿迁在建市之初,就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品牌。宿迁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行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轮作倒茬,协同进化;农林牧副渔一体化,结构稳定性与功能协调原理;庭院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鸡粪→喂猪,猪粪→沼气,沼液、沼渣肥田,生物链索式相互制约等,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为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固始县作为河南省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工业经济开始起步的农业大县,依托农产品资源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开展涉农循环经济,在河南具有较好的示范意义。在分析固始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循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理念,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提出了构建固始县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理念和模式,从发展构建农业循环经济链条、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社会经济脆弱性特征,提出库区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则和目标;根据库区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要素具有分层性和带谱性的特征,构建了库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并对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制度创新机制、农户参与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21世纪农业产业化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中国 2 1世纪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应该置之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运行框架中统筹安排、疏导、调节。作者认为 ,由于农业产业化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优化、提升农村经济结构 ,促进农业逐步形成合理规模 ,改善农业生产布局 ,能够使农业时序效益不断提高 ,所以 ,农业总体经济效益将大幅度增长 ,这将有力推动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中国农村城镇化的结果是产生巨大的聚集效应 ,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从而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 2 1世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任务 ,将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浪潮中成功完成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上海生态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利用计量模型进行检验,认为影响上海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劳动力资源、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科技实力状况。  相似文献   

6.
肖玲 《经济地理》2007,27(4):618-620
农业循环企业是指把各种农业产业链、环境保护技术和设施整合到循环经济生产范式中去的经济活动单元,它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种重要企业形式,是农业循环企业文化整合机制对土地资源、企业家、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进行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低消耗、低污染、高质量、高效益、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7.
High population pressure and the rapid pace of human activity including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other economic activities have led to a dwindling supply of arable land per capita and a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in South Asia. While this process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ood production to feed the growing population, it has also entailed considerable damage to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degradation and deple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unsustainable use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This paper employs the analytical tools of economic theory,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economics to model the impact of irrigation in South Asia. It underscores the need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 to policy responses stemming from private and common property rights theories, externality theory and sustainability theory with a view to environmentaliz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界中,生物按照一定的规律与原理产生共生现象。工业企业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单元,也可以遵循共生原理与原则,通过对共生机制的设计与构建,实现企业间的共生与循环。工业企业共生的主要特征是系统性与融合性、合作性与竞争性、互利性与互动性、协调性与动态均衡性等不同属性的并存与综合。工业企业共生机制的构建既要考虑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要通过政策、法规、制度,促进企业共生机制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企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是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化、高效化、市场化经营,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与市场整合的方式。运城市是山西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有山西的“乌克兰”之称。只有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建设产业化生产基地,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发展,改变农村面貌。  相似文献   

10.
The resources-oriented industry cluster is geographically close to na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rocessing industry.The knowledge-intensive,technology-intensive,capital-intensive,and labor-intensive is a relatively aggregate associated with natural resources and will structure commonality and complementary coupling so tha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closely related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A resources-oriented industry cluster in Yunnan has general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will for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terprise spatial aggregation of innovative network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value chain.According to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resources and resources market behavior in Yunnan,the particularity of resources commodity production has conduced resources market structure and general merchandise market structure many differences.Optimizing the cluster structure and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have improved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cluster and extension the lifecycle of the clust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1.
宁夏菌草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和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宁夏是我国土地退化问题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土地退化已成为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菌草技术既发展了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又促进了土壤改良,带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与土地改良的双赢,在宁夏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文章分析了宁夏发展菌草技术的优势,结合发展现状况分析了产业化发展前景,并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Ecological economic benefit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rom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economic benefit, I put forward the general formula for the benefit of ecological economy and the appraisal methods of the ecological economy. Theory on ecological benefit and economic benefit is the base of the benefits of ecological economy To some extent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y, theory and practice on eco-agriculture are both the production made from opposition and unify of ecological benefit and economic benefi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 type saucture, which will give the theoretical bases for enhancing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al benefits.  相似文献   

13.
粗放经营的概念最初是针对农业而言的,相当于广种薄收。江苏作为中国传统的人口密集区和经济快速发展区,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利用空间和土地产品的需求必然急剧增加,土地供给的紧缺性与社会经济需求的增长性之间失衡发展的态势将更加凸显。这种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在全国具有很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文章分析了江苏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区域新型工业化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德忠 《经济地理》2008,28(3):393-396
新型工业化更加强调科技进步过程中的技术组合和工业结构的优化效应,以及工业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友好相处;强调工业增长速度与效率均衡的集约型增长。以此为基础,文章提出区域新型工业化目标模式,该模式被定义为"双效应复驱动半内生型工业化目标模式"。"双效应"是指科技进步与结构优化效应。"复驱动"是指科技进步与结构优化循环往复地推动着工业化,从而保障新型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半内生"是指区域工业化进程中,政府适度干预市场,烫平工业周期。  相似文献   

15.
循环产业集群是低碳经济背景下最佳产业组织模式,对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循环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功能特征,指出循环产业集群模式是当前中国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现实选择。作为一种高级的产业组织模式,循环产业集群的构成是极为复杂的,实际的运行存在着很多变数,这其中由于联盟利益分配不均的原因而导致循环产业集群供应链运作低效率,甚至解体的实际风险尤为突出,利润分配机制是循环产业集群高效率运作和持久存在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多人合作对策博弈论构建循环产业集群联盟利益分配模型,并进行相应的数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合作对策模型体现了各联盟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竞争与合作),分配结果较传统方法更为合理,可以较好地平衡循环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利益关系,增强循环产业集群共生联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入口社区位于国家公园入口附近,其形成与发展均 早于国家公园,伴随国家公园发展而成长,旅游服务是入口社 区共同特征。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景观风貌的融合 性,精明控制增长,促进产业多元化,维护本地经济持续发展 等是国际上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理论上国家公 园入口社区是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化的重要依托,是 生态产品产业化生产与服务基地,在国家公园与区域协同发展 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这些理论付诸实践必须有国家相关政 策的支持,包括土地政策、资金政策、生态保护与管理政策、 社区就业与住房政策、公共服务均衡化政策等。其中土地政策 最为关键,在国土空间规划三线划定与控制下农业用地、公益 林用地都有最严格的保护要求,入口社区发展空间非常有限, 难以承载入口社区可以承担的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相关理论,从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研究内蒙古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调整优化内蒙古的产业结构提出一些初步建议:通过加快农产品流通、发展农区畜牧业等措施调整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两步并作一步走战略,形成工业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格局;通过保持第三产业合理的投资增长、加快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等措施,实现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其农业发展与格局建设也必将适应生态型转变。利用区位商法,对研究区域各区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生态经济区内各区县的优势产业,并对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根据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态势,对农业格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大产业区的农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和灰色预测法,基于生态可持续性评估方法度量人地协调性,探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足迹评价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我国土地利用状况不断变化,1978年开始出现生态赤字,并持续增长,直到1996年开始稍有缓和,但土地利用仍处于非可持续状态。作者认为生态足迹评价法能定量地反映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引导人类社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化作为一种区域经济现象,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一种竞争战略。运用供应链管理来优化产业集群化的运作机制,能加强产业集群中各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应运用供应链协同管理来优化工业园区建设,增强园区产业联系,优化园区企业运行机制,加强园区中各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从而培育新疆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