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农户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和基层调研基础上,建立了反映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各个相关因素和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关系的计量回归模型,发现农户现有农用地面积、农地流转率、农产品销售率和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这四个因素显著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农户行为选择实证分析——基于重庆市34个区县大样本调查数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重庆市34个区县1268个农户家庭的大样本调查数据为依据,以价格形成机制、供求形成机制为理论基础,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农户与非流转农户的实证比较分析,针对农户经济效益的核心属性,以其他相关因素作为背景属性,提出并验证以下假设:第一,农村土地市场中农户是市场主体,其流转意愿受到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第二,农村土地市场中农户的农业收入对农户土地流转的选择已没有影响;第三,农村土地市场中土地价格即补偿费用和非农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是土地流转选择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5.
6.
当前,我国已经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制度,允许土地承包30年不变,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中央提出,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保持稳定.同时,在坚持土地所有权国有的前提下,允许农户在承包期内采用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使用权.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实质是"稳",而土地流转则强调的是"动",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会不会阻碍土地的流转,这个疑问还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实际上,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与土地流转并不矛盾,"稳"与"动"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
9.
10.
农村土地流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土地流转涉及非农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土地规模经营涉及的土地流转以及农村居民点建设中的农民宅基地流转。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情况。该文在对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农民的集体土地终极所有权,实行城乡统筹、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浙江在全国率先取消粮食的定购任务,放开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以后,农村土地流转无论从其基本动因、土地流向、流转形式、利益分配等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因此,建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本文借鉴社会学的分层理论,按照家庭收入来源的不同,将浙江农户分为四个阶层,通过对不同阶层农户入户调查返回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虽然农户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总量和额度在不断上升,并由农业生产性贷款向非农经营和消费性贷款转变,但不同阶层农户在借贷需求上的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在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的调查方法。在调查中,我发现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虽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着问题,尤其是农民不能获得有效信息和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这些都是影响土地流转有效进行的因素。这说明只有确保转出户与转入户信息的对称,并且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才能使土地流转有序、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民向市民转型,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本文以调查取得的数据为依据,以农户转市民的意愿及农户转市民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为重点,对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下农户转市民和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系列强制性制度变迁,使得各阶层农民的心态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并由此影响了农民的经济行为。笔者梳理了土地改革—集体化高潮前政府的土地制度变迁,并阐述这些正式制度安排对地权交易中农户心态和经济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