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烜 《新疆财经》2010,(5):17-20
本文从农户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和基层调研基础上,建立了反映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各个相关因素和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关系的计量回归模型,发现农户现有农用地面积、农地流转率、农产品销售率和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这四个因素显著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广东省粤东地区揭阳、汕头、潮州三市,对当地的土地流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访谈。研究表明:1.流转现状方面:流转对象以亲戚、朋友等熟人为主;流转的主要用途为种植粮食;流转协议以口头协议为主;土地闲置情况较为严重。2.流转意愿方面:流转意愿的性别差异较小;经济相对繁荣的城郊地区,农户更愿意转让土地;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户倾向于保留自身耕地,但存在被迫转让土地的情况。3.制约因素方面:缺乏其它经济收入渠道、劳动力不足、土地流转收益小是阻碍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此外,土地流转评估体系的缺陷以及政府管理不到位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重庆市34个区县1268个农户家庭的大样本调查数据为依据,以价格形成机制、供求形成机制为理论基础,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农户与非流转农户的实证比较分析,针对农户经济效益的核心属性,以其他相关因素作为背景属性,提出并验证以下假设:第一,农村土地市场中农户是市场主体,其流转意愿受到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第二,农村土地市场中农户的农业收入对农户土地流转的选择已没有影响;第三,农村土地市场中土地价格即补偿费用和非农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是土地流转选择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5.
2014年12月中央一号文件"三权分置"土地产权结构安排的提出,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放活土地经营权,标志着新一轮土改进入深水区。文章以南昌市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的试点地区农村居民为受访对象,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试点地区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现状进行调查,探究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以及原因,并从实际出发,为土改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已经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制度,允许土地承包30年不变,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中央提出,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保持稳定.同时,在坚持土地所有权国有的前提下,允许农户在承包期内采用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使用权.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实质是"稳",而土地流转则强调的是"动",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会不会阻碍土地的流转,这个疑问还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实际上,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与土地流转并不矛盾,"稳"与"动"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
规模化、集约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其又必须以土地流转的高效化为前提。本文以东海县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文化水平、预期收益、家庭劳动力数量、非农收入比、土地流转历史及对土地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6个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显著,性别、年龄、是否参加养老保险3个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江苏经济探讨》2009,(9):58-62
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土地问题,由于农村土地产权的模糊化,导致土地流转难、农业经营规模小,也为社会各方面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掠夺和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犯提供了方便。在当今中国,农民既没有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所有权,也没有作为主要生活资料的房产的完全所有权。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确立农民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观念,明确集体的范围.将集体土地量化给农民,建立体现农民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流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土地流转涉及非农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土地规模经营涉及的土地流转以及农村居民点建设中的农民宅基地流转。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情况。该文在对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农民的集体土地终极所有权,实行城乡统筹、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浙江在全国率先取消粮食的定购任务,放开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以后,农村土地流转无论从其基本动因、土地流向、流转形式、利益分配等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因此,建  相似文献   

12.
余建斌  韩晶  石敏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08-111,12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保护农民利益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文章基于广州市江高镇大田村的调查,介绍了大田村的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情况,总结了大田村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过程中保护农民利益的主要经验和做法,阐述了该村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过程中损害农民利益的表现。根据大田村的经验和启示,文章提出了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过程中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实现土地有效流转是促进土地资源合理流动、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文章以河南省三市263户农户家庭调查问卷为基础,分别从户主的个人特征、农户的家庭特征、农户家庭拥有的土地特征和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等四个方面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户主的年龄、家庭的非农收入比重、对当地土地流转方面信息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文章据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借鉴其他学者政策文本量化的方式,将土地流转的政策文本从政策目标、政策力度及政策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量化,并利用IAD框架建立了政策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分析框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罗俊勤 《特区经济》2010,(2):183-185
本文借鉴社会学的分层理论,按照家庭收入来源的不同,将浙江农户分为四个阶层,通过对不同阶层农户入户调查返回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虽然农户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总量和额度在不断上升,并由农业生产性贷款向非农经营和消费性贷款转变,但不同阶层农户在借贷需求上的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在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的调查方法。在调查中,我发现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虽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着问题,尤其是农民不能获得有效信息和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这些都是影响土地流转有效进行的因素。这说明只有确保转出户与转入户信息的对称,并且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才能使土地流转有序、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民向市民转型,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本文以调查取得的数据为依据,以农户转市民的意愿及农户转市民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为重点,对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下农户转市民和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系列强制性制度变迁,使得各阶层农民的心态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并由此影响了农民的经济行为。笔者梳理了土地改革—集体化高潮前政府的土地制度变迁,并阐述这些正式制度安排对地权交易中农户心态和经济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南宁市马山县片联乡为例,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探索农户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得出的结论为:有效组织保障的缺失、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落后、利益补偿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农民本身的恋土情结等因素影响了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为此,应完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