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国家新的助学政策体系的建立,并不能说明农信社多年来形成的助学贷款业务已经终结,相反,作为支农的金融农村的助学贷款业务同样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业务相媲美,只能说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恰恰弥补了农信社多年来发放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缺陷,和政策的合理结合,让农信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2.
国家新的助学政策体系的建立,并不能说明农信社多年来形成的助学贷款业务已经终结,相反,作为支农的金融纽带农村的助学贷款业务同样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业务相媲美,只能说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恰恰弥补了农信社多年来发放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缺陷,和政策的合理结合,许让农信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做的更好、走的更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使更多的贫困生圆了求学梦,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创造了条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基层农信社开辟了一条新的支农途径,拓展了业务空间。近三年来,河北省信用联社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额度每年均以一定的比例上升,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04、2005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增长率分别达到34.8%和38.6%。由于该项贷款创办时间较短,而贷款期限较长,从表面看,贷款占用态势较好,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保证担保:应对生源地助学贷款带来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使生源地助学贷款持续地发展下去,形成农信社的一项基本业务品种,弄清这些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解决它。总结起来的问题有:生源地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缺乏基础机制;生源地助学贷款违约比例较大;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成本高;个人征信体系尚未健全。  相似文献   

5.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高校学生的入学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前,笔者对福建省周宁县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亟待规范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自2006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积极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至目前,全区93家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中,有77家开办了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业务,累计发放1.38亿元;有32家联社开办了生源地商业性助学贷款业务,累计发放2108.8万元。截至今年7月末,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余额约1.17亿元,生源地商业性助学贷款余额为601.97万元。  相似文献   

7.
最近两年来,国家高度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各地也纷纷推出新举措,开展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然而与此同时,媒体不断披露出的助学贷款违约率高等等信息却表明:我国助学贷款已出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8.
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的陕西省渭南市,是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农业大市和生源地,每年有几万名新生考入高校。长期滞后的经济,使每年大量的贫困学生人学难。1999年起开始的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是渭南市农信社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澄城县农信社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围绕破解三农信贷难题,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在较早的时候就进行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以促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开展,并开办了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金融超市,在农村实现了联网通存通兑,还为代办员办理退休养老,为储户上保险……多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澄城县农信社也由此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形象和效益节节攀升,达到了政府满意、农民增收、农信社增效的"三赢"效果。  相似文献   

10.
银监会颁布的《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给农信社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操作依据,提高了农信社支持小企业的积极性。近年来,山东省泰安银监分局组织调研组深入基层社、基层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农信社支持小企业贷款基本情况、制约因素,及时提出解决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惠及千千万万贫困大学生的 系统工程,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对于农村 信用社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加快发 展.增强实力的机遇。正是看到其具有的 重大社会意义和潜在的业务发展机遇,因 此目前已有相当多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开办 此项业务。 但是.在开展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 过程中.必须注意到风险的存在,同时采 取措施予以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湖北省农信社针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因费用问题而失学的现状,积极发展助学贷款业务,使大量贫困家庭子女因农信社助学贷款而改变命运,重新走进课堂。截至9月10日,湖北省农信社已向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累计发放助学贷款9600多万元,使14000多名学生喜圆学子梦。  相似文献   

13.
培训管理     
<正>四部门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2014年7月,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决定调整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标准,进一步细化资助比例。农业部新增两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7日19日,甘肃前进村举行揭牌仪式,正式成为农业部第18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前进村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系的第8个部级培训基地,全年承担3期、300人的培训任务。8月12日,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在贵州省遵义市湄  相似文献   

14.
如何防范林业贷款的风险是农信社在拓展这项新的贷款业务时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笔者所在的联社已经试办林权贷款三年有余,作为操办者,笔者想在这里谈一谈拓展林业贷款及风险防范方面的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何向阳(浙江省东阳市巍山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更好地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难问题,早在8年前,浙江省各地、市(县、区)就相继出台了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实施办法及细则,被全日制普通高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均可向当地各银行类金融机构申请财政贴息助学贷款,且贷款利息的50%由地方政府财政承担。然而8年来,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不仅一直遭遇冷落并萎缩,现在竟已到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地步。以东阳市为例,8年来,全市累计发放生源地财政贴息贷款不足50人次,累计发放金额不足50万元;  相似文献   

16.
加大林权抵押贷款的宣传力度。林业部门和农信社应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林权抵押贷款的业务知识和政策,为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办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地农信社纷纷开展了社团贷款业务。发放社团贷款,解决了单个农信社投入信贷资金不足的问题,有利于打破信贷壁垒,降低、分散信贷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目前农信社在发展社团贷款中,存在着贷款发放欠规范、贷款管理难到位、专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地规范组织社团贷款,这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通过对当地社团贷款的具体调查,对规范发展社团贷款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贷款余息涵义当前,随着农信社电子化建设的加快和普及,农信社综合门柜业务系统在办理贷款还款业务时,微机操作存在贷款利息不能全额收回,造成应收利息未能收回,计算机业务系统中的贷款利息出现数据结存的现象,这称之为贷款余息。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房产抵押贷款是农信社近年来信贷业务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所发放的贷款额度仅次于农业贷款。房产抵押贷款因整个房产市场较为活跃,且办理贷款手续齐全、风险相对较少,特别是个人房产抵押贷款,被金融业视为优质业务。农信社作为较晚开展此业务的金融行业,因为经验和性质的原因,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重视。首先体现在经办过程中,农信社信贷部门侧重于形式上的调查,而对实质性的审查削弱,这势必加大贷款的潜在风险。为此,笔者将在办理房贷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包括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对本市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市场进行了一次调查,现综述如下:一、基本情况自8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助学贷款补充意见和管理办法以来;各家国有商业银行切实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无担保信用助学贷款业务。无担保信用助学贷款新规定实施后,由于贷款对象范围扩大,贷款方式灵活,贷款手续简便,贷款期限延长,贴息条件优惠,因此出现了借款学生排队申请的火爆场面,取得了骄人的市场业绩。据了解,仅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就与本市32所高校建立了协作关系,该行以运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发展为己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