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市售豆浆为原料,本文研究了豆浆蛋白浓度、豆浆灭菌方式、菌种比例在发酵过程中对产品风味与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豆浆蛋白浓度为4%时发酵状态最好,豆浆的灭菌方式最好是采用85℃蒸汽灭菌30 min;发酵过程中采用了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酸乳球菌和乳酸乳脂链球菌4种菌,这4种菌最佳的配比为1∶1∶1∶1,蔗糖添加量为7%,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5~6 h。在此条件下发酵的凝固型豆乳发酵质地光滑细腻,有浓郁的豆香味和丰富的发酵酸香味。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原料乳的杀菌方式、稳定剂(耐酸CMC)和抑菌剂(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使用对搅拌型酸乳货架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加糖量,发酵剂的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产品货架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延长搅拌型酸乳货架期的最佳工艺和配方参数为原料乳的杀菌方式为80℃、30min,耐酸CMC的添加量为0.1%,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添加量为0.05%,蔗糖的添加量为7.5%,发酵剂的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为3.5h.  相似文献   

3.
以蒲公英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探索蒲公英凝固型酸奶的上产工艺。以蒲公英加入量、蔗糖加入量、微生物接入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次试验,确定最佳配方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按蒲公英10%、蔗糖6%、接种量6%、发酵温度43℃和发酵时间4 h生产的酸奶,既有酸奶的发酵乳香味,又具有蒲公英特有的清香,二者香味相得益彰,相互融洽,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以干酪副产物——乳清为原材料,加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三种菌进行发酵,添加调味料后调制成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发酵饮料。对原料进行处理后,以DPPH.清除率为指标,对干酪乳杆菌浓度、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乳清浓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再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抗氧化活性最高的发酵乳清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得到最佳发酵条件:干酪乳杆菌浓度为4%,发酵时间为8h,乳清底物浓度为10%,发酵温度为41℃。获得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发酵乳清饮料,其口感、色泽和组织状态好,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柏旭 《粮食流通技术》2016,(11):120-121
在进行糙米酵素红曲酒加工时,提前确定红曲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才能获得品质良好的成品。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通过试验对糙米酵素红曲酒发酵工艺进行了分析。而研究发现,大米和糙米酵素最佳配比为3:1,红曲和酵母添加量分别为10%和1.0%,水为原料的1.5倍,发酵温度为24~28℃,发酵时间为8 d,可以得到优级的红曲酒。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讨论了发酵条件对红枣鲜奶酪制备效果及品质的影响,分别对影响成品鲜奶酪凝乳效果和品质为主要因素进行筛选。得出,天然红枣鲜奶酪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在原料乳中加入20%的天然红枣泥,0.015%的发酵剂,42℃的发酵温度,7 h的发酵时间,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酸乳凝乳状态较佳,乳清析出少且澄清,成品鲜奶酪有清香的红枣味,咀嚼性和弹性都适中,是一种既有奶酪的营养价值又有红枣的药用功效的新型奶酪。  相似文献   

7.
以荸荠为原料,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种对荸荠汁进行乳酸菌发酵,制备活菌型荸荠汁饮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荸荠护色、糖化、发酵工艺和配方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荸荠漂烫最佳工艺为时间80 s、温度70℃、柠檬酸浓度0.5%;荸荠糖化最佳工艺为时间80 min、温度70℃、酶量30 U/m L、pH7;荸荠发酵最佳工艺为时间30 h、温度42℃、接种量5%、乳清粉添加量6%;配方为每100 g荸荠汁乳酸菌发酵液添加8 g白砂糖、0.5 g柠檬酸钠、0.02 g黄原胶。  相似文献   

8.
在鲜牛奶中加入红皮洋葱汁,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研制别具风格的洋葱酸奶产品。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进行热烫护色处理,以获得具有良好风味和色泽的洋葱汁。对蔗糖添加量、洋葱汁含量、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五个因素进行L16(4)5正交试验研究得出:蔗糖添加量12%、洋葱汁含量2%、接种量4%,在41℃发酵4个小时即可获得良好的洋葱酸奶。  相似文献   

9.
<正>乳酸菌饮料是含乳饮料的一种,是指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以及白砂糖和(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等配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根据其是否经过杀菌处理而区分为杀菌(非活菌)型和未杀菌(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口感酸甜,深受消费者喜爱,其中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含有大量保持存活的乳酸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符合健康消费需求。(1)购买乳酸菌饮料应注意区分产品类型。乳酸  相似文献   

10.
红曲防腐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国内外对红曲的应用只是停留在生产红曲红色素及其保健食品上,红曲防腐剂的研究尚未有中试生产报道。该项目以大米为原料,经接种、发酵制备红曲防腐米,再将红曲防腐米经食品级有机试剂提取、浓缩得到红曲防腐剂。该产品是一种安全、性能优良的天然防腐剂,经济价值高于红曲红色素。  相似文献   

11.
以糯米为发酵主原料,强化锌、钙等成分,应用保加利亚乳杆[Laclobacillus bulgoricus]和嗜热链球茵[Strepococcusthermophilus]发酵,生产新型保健饮料.发酵控制温度38℃~40℃,发酵时间22h~25h.所得产品不仅保留了糯米的原有营养成分和天然芳香,而且柔和适口.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红枣、枸杞和牛奶为主要原料,再配以蔗糖、稳定剂、经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制成具有浓郁玉米红枣枸杞复合香味的复合酸乳。本文以感官评分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酸乳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以牛奶、银耳汁、枸杞果肉为原料对银耳枸杞酸奶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银耳汁、枸杞果肉、蔗糖和原液菌种量对搅拌型银耳枸杞酸奶品质口感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配方为:银耳汁添加量5%,枸杞果肉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6%,原液菌种添加量3%,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5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产品营养丰富,感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4.
李晶 《商业科技》2008,(23):37-38
以糯米为发酵主原料,强化锌、钙等成分,应用保加利亚乳杆[Laclobacillus bulgo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repococcus thermophilus]发酵,生产新型保健饮料。发酵控制温度;38℃C~40℃,发酵时间22h~25h。所得产品不仅保留了糯米的原有营养成分和天然芳香,而且柔和适口。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而促进了我国乳酸菌饮料的发展.现阶段,发酵型的乳酸饮料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以供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需要.通常情况指的乳酸菌饮料是发酵型的酸性含乳饮料,是以牛乳或乳粉、植物蛋白乳、果蔬汁等位原料,进过一定的加工工艺产生的活性或非活性的饮料.这种乳酸菌具有清凉爽口,营养丰富的特点,由此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而乳酸菌饮料的保持良好口感和营养的关键技术在于发酵技术,发酵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乳酸菌质量的好坏.在此,我们根据乳酸菌饮料的制作过程来分析其分层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大麦糖浆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制成营养丰富、风味良好的大麦乳酸发酵饮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发酵乳杆菌grx08、干酪乳杆菌grx12及鼠李糖乳杆菌LV108为实验菌株,对其真空冷冻干燥前后发酵性能、代谢关键酶及细胞膜通透性变化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冻干后细胞存活率降低,发酵特性上凝乳时间延长而粘度值下降,凝乳时的酸度及p H变化不大。细胞的代谢关键酶β-半乳糖苷酶及乳酸脱氢酶总酶活性均较冻干前有所减弱,冻干后乳酸菌胞内Ca2+浓度增大。冻干后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可能是导致发酵性能改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糯米和番茄为主要原料生产发酵饮料的工艺。该饮料是一种低酒度、营养丰富、口味独特的浑浊型营养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植物乳杆菌LP-ONLLY用于生产具有高益生菌活菌和高稳定性能的发酵乳制品的可行性,本研究测定了其酶活和凝乳能力,制备了益生菌酸奶、活性发酵乳和发酵乳饮料并评估了保存稳定性.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P-ONLLY应用于益生菌酸奶、活性发酵乳以及发酵乳饮料时,均具有风味良好、后酸控制较好、高活菌稳定性的特点.该菌株作为益生菌,其活菌及代谢产物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开发发酵乳制品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以新鲜鸡蛋、脱脂牛乳为主要原料,以新的思路研究了全蛋饮料的工艺和配方。充分考虑了鸡蛋液的蛋腥味重和不耐热等特性,确定了使用β-环糊精来掩盖蛋腥味,以及为产品适于糖尿病患者饮用,甜味剂改蔗糖为蛋白糖。最后确定了饮料工艺配方为:6%全蛋液,4%脱脂牛乳,0.25%蛋白糖,0.35%β-环糊精。经发酵,再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了鸡蛋乳饮料合适稳定剂配比:卡拉胶+CMC-Na=0.25%+0.10%。制成的发酵鸡蛋乳饮料,风味独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