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在新时期实施的一项新的发展战略.由于学术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一,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在实施中尚有不少难点:一是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主体不明确,政府在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中也缺乏足够的动力;二是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路径不清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该而且只能是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路径必须是系统设计、整体规划、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2.
王实 《农村经济》2008,(2):30-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最重要、最本源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它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要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用现代理念教育农民.同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注重实效,避免新农材建设运动化.要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受益,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把新农村建设和与社区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社区民主建设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这个“稳定发展、持续增收”主要靠土地。土地是“稳定发展、持续增收”的基本条件,粮食需要在土地上生长,农民需要在土地上居住,农村收入需要以土地为本。在中国,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土地,是整个国家稳定的基石,也是整个国家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土地是安心土,有了土地,农民工可以孤身闯荡于城市中,不必担心家人居无定所,不必考虑于城市住宅;不管城市多么陌…  相似文献   

4.
正越关心农村,越要注意研究城市、利用城市。为什么?因为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引擎,是发动机,是带动农村建设的力量。按这个观点,建设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绝不是关起门来,孤立地靠农村资源来建设农村。要开门,借力城市、善用城市,在农村发展中力争把城市元素发挥到极致。第一,善用城市消费力。我们国家今天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平均起来还是农村居民的三倍。这是一种现存的市场购买力,不善用,可惜了。当然农村产品卖给农村居民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不容易卖得起价。农村产品卖给城市居民,可以较大幅度发挥农村比较优势,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收窄城乡收入差别。第二,  相似文献   

5.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在该社第四届理事会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供销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供销合作社要把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找准位子,有所作为,争做贡献。白立忱要求,供销合作社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紧密联系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着眼于发挥供销合作社的比较优势。一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经济参与;二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为目标,服务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  相似文献   

6.
文摘     
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五方面关系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近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要注意防止和及时纠正忽视发展农业生产的倾向;二是要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不讲条件、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更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象工程;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两者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两个重要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四是增加投入与创新体制机制的关系,特别是要探索建设项目民主决策机制、建设资金的筹集和融资机制、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机…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科学内涵和目标任务的透析,深刻阐释中央做出这一重大决策部署的战略意图。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今天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设文明、和谐、共富的新农村。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关键是要营造全党、全国、全社会合力建设的良好氛围,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共建、城市带动、改革推动的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8.
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思路上看,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指导方针更明确;从背景上看,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发展起点更高;从目标上看,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工作布局更全;从方式上看,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扶持力度更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特征是什么?@班媛  相似文献   

9.
视点文摘     
2月16日《中国经济时报》——新农村建设不是拆旧建新新农村建设不是扒旧房、盖新房这么简单,或者说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包含的内容很多,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五年计划”可以解决的,它甚至需要三到四个“五年计划”。新农村建设的原则要明确。要和城市化统筹规划,走出最节约、成本最低的建设路子。因为农村是在变化着的,未来起码有一半人口要进入到城市,这是未来10年~20年的趋势。要考虑到未来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做好规划,少走弯路。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必定会面临许多发展障碍。要更新观念,因地制宜,节约成本,分清轻重缓急,以广…  相似文献   

10.
新农民培养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并界定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农民作为建设主体、受益主体、价值主体的地位。这样的界定,对于新农村建设思路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廓清。这种主体地位的确认,也正是相对于过去传统的农业结构及体制,新农村建设最能体现“新”字之所在。但是,农民主体地位是需要由新农民群体来承载的,从而引出了另一个深层次问题,也就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要将培养新型农民放在优先领域。新农村建设应该始终把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将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农民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让更多的农民获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所在,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对国土资源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指出,国土资源系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在以下方面应该而且能够大有可为:一是要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二是要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管理,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三是要搞好土地整理复垦;四是要加快土地征收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等改革,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五是要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防治;六是要努力推进基层国土部门建设;七是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  相似文献   

13.
高层论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要做好四项工作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重点做好四件大事。一是搞好生产,发展经济。我们首先要把地种好,同时还养鸡、养猪、养鸭,搞好多种经营。发展生产要保证为农民提供良种服务,化肥的价格也不能太高。开发资源要注意安全生产,也就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据中新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日前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官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的学员讲话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胡锦涛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新农村,要注意抓好六方面工作:一是要全面加强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方面民营企业要投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平台,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中央开始推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不断调整并向农村倾斜,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加大,社会各个方面将更加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事业。这就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投资方向。尤其是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更是有了施展的舞台;另一方面虽然我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现代农业示范中心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众所周知,“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增收的渠道。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推进新农村建设入手。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在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下,我们要努力探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确保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的微观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8.
建设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也必然给我们的发展观念、领导方法、工作部署、投资重点等各个方面带来深刻影响。要顺应历史潮流,统筹城乡发展,把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体现在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农村?什么是新农村?谁来建设新农村?准确回答这些问题,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所必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具备三个特点:有新的结构,包括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城乡结构和新的组织结构;有新的主体,以组织起来的农民为主体,政府的作用重点在服务;有新的功能,新农村要有现代农业生产功能、传统优秀文化保存功能和生态功能。新农村建设既不是把农村变为城镇,也不是把农民固化在乡村。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新型农民社区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发展是贯穿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句话,二十个字"的一条主线。为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要紧扣发展这个主题。突出发展主体,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尊重群众意愿新农村建设不但需要政府发挥在资金、政策、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主导引导作用,更应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