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蕾  周彬 《城市建设》2011,(3):58-58
在高速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工作必然面对矛盾与利益并存的局面。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引起城市周边地区的城市化。由于绝大多数城市都处于土地相对良好的区域,在实现城市化的道路上必然占用大量的土地,尤其是对适宜耕种土地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工作的矛盾,对缓解城市化与耕地保护间的矛盾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发展与土地资源匮乏:矛盾与解析--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进程中付出了沉重的土地资源代价,大量的农业用地、自然植被和水域被转化为城市用地,土地资源匮乏与城市化发展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本文对广东省城市化发展和土地利用及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广东省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是良性的,符合“诺瑟姆”城市化进程的运动轨迹;(2)广东省的城市用地的产出效率自1997年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使用效率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的支撑和保障,而城市化在发展过程中又必然对资源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城市化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的相互关系。最后在对比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理性模式。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城市土地置换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云南省"十二五"期间快速城市化和城市更新为背景,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的地租理论和云南省城市级差地租的显化,提出基于土地置换,包括城市边缘区农民宅基地的整理和置换,将云南省城市土地资源潜力的挖潜与城市级差地租显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将城市土地增量扩张的发展模式转移到城市土地存量盘活模式上,实现城市用地动态的配置、转换、再配置,在置换过程中实现加速城市土地和基础设施由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的转变,带来城市的土地置换开发收益。  相似文献   

5.
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分别从理论与实证分析的视角探讨了土地资源与我国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论认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期存在的急剧增长的城市土地需求引致以占用耕地为主的城市土地供给增加,进而带来与农业用地及耕地保护间的矛盾,化解该矛盾依赖于优化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结构、改变城市化发展方式以及协调土地资源利用;我国不应盲目追求高城市化率,应注重城乡的协调发展,应走"内涵型"城市化拓展道路,坚持"集约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保护及维护生态多样性等相适应。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三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主要源于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研究发现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化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存在"集约效应"和"滞后效应",且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并非总呈现正相关,一定时期内会存在着"U"型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主要是在资源开发以及由此形成的原材料工业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占据着突出地位。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其他城市相比:一方面,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点少,就业弹性小,吸纳劳动力能力弱;另一方面,既要承担深化改革、下岗分流而出现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又要面对资源枯竭而出现的大量结构性失业。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劳动力转移是我们必然要面临的挑战。以白银市为例,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7.
试析土地短缺与城市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雪琴 《经济师》2001,(2):54-55
中国人口众多 ,耕地资源稀缺 ,城市化发展受土地短缺的制约。为此 ,政府必须因地制宜 ,制定适宜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速度及合适的城市化目标 ,采取相应的土地制约下的城市化发展对策 ,实现城市规划的一系列思维、概念、技术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念,将经济发展与我国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有效限制生态恶化,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绿化经济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土地资源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正面临着短缺的形式.针对这一点,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形势下如何开展土地开发工作,旨在合理地开发土地,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鹤岗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高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鹤岗市耕地面积逐年萎缩,耕地质量不断下降。耕地资源是工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又是有限资源,只有珍惜耕地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保证,才能保证高效节能,经济合理和永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耕地资源。鹤岗市必须加强土地法制管理和农田环境保护、科学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0.
蒋玲玲  郜卫东 《经济师》2002,(9):243-243,245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 ,以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苏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通过对苏北地区城市化现状特征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环境分析 ,对苏北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取向、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方程,构建出城市化进程的资源"增长阻力"模型,并以江西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水和土地资源对江西省城市化进程的"增长阻力"分别为0.006 836 528和0.129 913 984个百分点,二者对城市化总的阻力为0.192 582 493个百分点。进一步计算表明,由于资源约束的存在,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生产要素投入与资源利用方式,沿着平衡的经济增长路径,江西省要想在2010年实现城市化水平达到45%以上的目标,城市化水平年增长率至少要保持1.76个百分点以上。显然,保持这么高的城市化水平年增长速度是很难达到。因此,只有将其生产方式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上来,并着力培养节约和保护资源的意识,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当前保护耕地的政策日趋紧迫的情况下,已不能再走粗放式扩张的道路,而应通过城市土地资源内生的道路,挖掘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式来解决。本文主要通过对划拨土地的可挖掘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通过对划拨土地的清理来拓展城市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节约土地资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处理经济建设、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结合不同产业生命周期,对工业用地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为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本化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土地资本化,通过资本集聚与政府投资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本文利用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土地资本化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土地资本化是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快速推进的重要原因。但这一模式不可持续,未来应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实现自主的土地资本化以推动土地资源利用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实现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城市化需要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节约包括土地在内的多种资源等角度,都可以充分论证加速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必要性。本文要分析的不是“要不要城市化?”而是“制约城市化的几个主要的制度因素”──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落后的“城市”观念,从而认为:中国农村城市化需要重大的制度创新。 一、现行户籍制度阻碍人口和资源的流动和相对集聚,从而阻碍“城市化” 尽管人口集聚不等于城市化,但是城市必然有人口及其他资源的相对集聚。集聚的前提是人口和资源的自由流动。中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工业化不断加深,土地资源被不断的征用,渐渐地暴漏出诸多问题,其中城市的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利用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凸显,本篇文章将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发掘土地利用的妥善方法,从而为城市化建设献计献策,进而为后续研究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外城市郊区化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荣增  杨锋 《经济师》2002,(9):23-23,25
郊区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的背景下所出现的一种必然扩散趋势。但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区域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 )条件、技术条件和制度条件不同 ,郊区化的道路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文章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我国郊区化的动力、过程、程度和结果与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城市化和扩大内需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其中耕地只占14%左右,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形势十分严峻。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对土地的需求都非常大。本文从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去分析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当然土地利用规划不能彻底解决“吃饭”与“发展”的两难问题,但是土地利用规划是实现吃饭和发展双赢之路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与区域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焦点,是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快速城市化阶段,土地供需矛盾成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瓶颈。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论文研究安徽省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一、市区比重较高,建成区比重较低,城市用地快速扩张第一,安徽省市区比重较高,建成区比重较低,城市用地规模不大  相似文献   

20.
郭志勇  顾乃华 《经济前沿》2012,3(6):128-137
本文从我国当前土地利用低效的现实出发,借助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等理论方法,分析了我国体制转型期土地财政、虚高城市化以及土地粗放利用之间的因果联系。研究表明,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土地低效利用现象,与体制转型期地方政府的行为,尤其是追求土地财政的冲动密不可分。城市化虚高除表现在城市拓展与产业结构升级背道而驰、人口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市化之外,更直接的表现则是许多地方热衷“摊大饼”式的城市化扩张模式。在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发展目标激励下,作为城镇建设土地的所有者、供给者与垄断者“三位一体”的政府,会倾向于通过权衡土地的成本和收益,从而赋予土地宏观方面的增长功能。由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软预算约束,在城市化过程中,地方政府采取“经营城市”、“经营土地”的策略行为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土地的粗放利用也成为必然之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