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最具活力的一部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从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背景出发,提出科技型小微企业组建横向创新联盟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同时从联盟组建目标、组建模式、联盟成员选择、联盟治理模式、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组建横向创新联盟的具体策略,这些策略在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组建横向创新联盟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知识共享是联盟网络有效进行协同创新的基础。本文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知识属性和知识共享面临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网络知识共享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企业间无协同效应和有协同效应的知识共享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当企业间无协同效应时,联盟网络中存在"搭便车"现象;当企业间有协同效应时,联盟网络中企业会根据协同效应价值和风险损失水平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共享策略,只有在满足约束条件下的知识共享才能成为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网络更好地实现知识共享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对于企业发展乃至民族产业在国际中的位置保持、产业链升级至关重要,而搭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影响高科技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内在机制及关键问题,并以29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系质量对于突破式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其可通过搭建知识场活性平台促进突破式创新;关系嵌入对知识场活性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起倒U型调节作用。在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应通过构建良好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系、激活智库知识场并拓宽关系资本的获取渠道,以更好实现突破式创新。  相似文献   

4.
R&D联盟有利于促进企业间知识交流,却易产生非预期的知识泄漏、创新模仿和机会主义等风险,因此在R&D联盟形成中考虑企业独占策略的影响至关重要。从联盟治理结构和联盟范围入手,探索双元独占策略对R&D联盟形成决策的影响,并讨论联盟经验的调节作用。结合来自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械制造和软件等行业208份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强调原发性独占策略的企业更倾向选择非股权联盟治理结构,强调生成性独占策略的企业更倾向选择股权联盟治理结构;原发性独占程度越高,企业越倾向选择更广泛的联盟范围;生成性独占程度越高,企业越倾向选择更狭小的联盟范围。另外,联盟经验对企业独占策略与R&D联盟治理结构的关系,以及企业独占策略与联盟范围的关系均存在显著的不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产学研合作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实现科技创新的一种重要选择。由于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如何引导和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通过产学研联盟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政府有关部门一项重要任务。在分析政府引导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类型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科技计划和科技园区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并给出相应策略,为保障产学研战略联盟顺利运行提供相关策略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竞争背景下,提高创新绩效、增强行业竞争力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迫切需求。在知识共享时代,联盟组合构型成为现代企业实现知识共享、有效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路径。为探明联盟组合构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引入知识共享变量,构建反映联盟组合、企业创新绩效以及知识共享三者关系模型,以揭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联盟组合规模、多样性和网络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发挥正向作用;知识共享在联盟组合构型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需求寻找联盟伙伴,加强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企业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知识共享。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联盟成员彼此信任度,建立稳定的知识共享平台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为了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主要形式,而对创新联盟以及创新联盟网络的管理能力也因此成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文章超越了现有大多数联盟能力研究所采取的单一分析层面的做法,着重探索了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企业联盟能力的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的多因素互动机制。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联盟能力的多维动态框架,包括组织维度的战略和结构以及个体维度的能力等因素,分别从战略锚定、支持结构和联盟思维等方面阐述了企业联盟能力构建的途径和方法,强调组织层面的因素与个体层面的因素之间的互动是创新联盟中企业联盟能力构建的关键,联盟能力是企业组织层面的战略-结构因素与个体层面的认知结构和能力因素交互作用的函数,从而为企业构建联盟能力以更好地从技术创新联盟中获益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联盟创新网络逐渐成为创新网络和管理复杂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相关研究背景,在界定联盟创新网络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关研究涉及的联盟创新网络的属性特点。对联盟创新网络中企业嵌入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应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旧产业的碰撞融合使企业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之中,企业更加需要依靠技术标准的稳定性来化解环境风险.加入技术标准联盟开展标准化合作,便成为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文章从知识转移视角入手,聚焦于技术标准联盟情境探究影响其知识转移效能的相关因素,绘制战略性知识矩阵来展示其知识类型及现实特征,并依据"形成动因—运行逻辑—流动路径"的思路剖析技术标准联盟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据此提出相应的联盟治理策略,以此为优化知识转移效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策略联盟作为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创新中的一种,已成为现代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中小企业而言,实施策略联盟可以有效地弥补中小企业在资金、人力、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资源缺陷,化竞争为合作,在内化学习中获得经营绩效及竞争优势。本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中小企业策略联盟动力因素和策略联盟绩效指标。动力因素包括获取营销资源、提高营销能力、获取技术资源、提高技术能力等八项;策略联盟绩效指标包括对策略联盟的执行过程和执行情况的满意度,对策略联盟目标的达成状况的满意度以及对参与策略联盟后竞争能力的提升状况的满意度。本文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所获得的统计数据具体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现阶段策略联盟主要动力因素排序以及策略联盟绩效状况。  相似文献   

11.
联盟动态     
《经济》2010,(3)
  相似文献   

12.
郑景丽  龙勇 《经济管理》2012,(1):153-163
本文通过对深圳300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对比研究了在非学习型资源获取动机和学习型资源获取动机下,联盟能力、治理机制选择和联盟绩效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以获取非学习型资源为动机的联盟中,联盟企业构建合作规则的能力越强,其越倾向于强化正式治理机制的作用,而弱化关系治理机制;企业发展和维护关系的能力越强,其倾向于同时加强联盟中正式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同时,联盟中正式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对联盟绩效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正式治理机制更有利于个体绩效的实现,而关系治理机制则对整体绩效的作用更大。在以获取学习型资源为动机的战略联盟中,联盟企业构建合作规则的能力越强,其越倾向于同时强化正式治理和关系治理机制在联盟中的作用;企业发展和维护关系的能力越强,其倾向于强化关系治理机制在联盟治理中的作用,而弱化正式治理机制的作用。与非学习型资源获取动机下的联盟类似,联盟中正式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对联盟绩效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是,正式治理机制更有利于整体绩效的实现,而关系治理机制则对个体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处于联盟中的企业应该注意不同联盟动机下联盟能力、治理机制与联盟绩效关系对联盟管理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多边联盟合作创新已受到越多越多的企业青睐。与双边联盟相比,多边联盟合作创新管理涉及因素更多、更复杂。在界定多边联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多边联盟合作创新的因素,构建了核心企业联盟能力与多边联盟合作创新研究框架,可为多边联盟合作创新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旅游联盟越来越受到业界和理论界关注,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热门话题和研究热点之一。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与回顾,详细研究了国内外研究者对旅游联盟动机、伙伴选择、联盟稳定性、绩效和主要旅游联盟领域等内容,阐述了目前我国旅游联盟理论有待加深、研究内容尚待深入和研究方法单一化等问题;提出了以特定区域旅游行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联盟进行深入分析,构建旅游行业联盟理论模型和进行实证研究,探索旅游联盟基本规律,以期为特定区域和我国区域旅游提供有益建议,促进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The number of firms using alliances as part of their corporate venturing or market entry strategies has surged over the past decade. Three common reasons cited for pursuing alliances are technology convergence, market access and alliance partners'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This paper contrasts the alliance strategies of HP and IBM, two major competitors in electronic services (i.e. Internet-based 'e- service') businesses, using the Familiarity Matrix as a display tool to portray the strategies. Whereas the HP strategy is to attempt to establish its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s the standard e-services infrastructure on the Internet, IBM aims to position its IBM Global Services, rather than its technology, at the center of this ecosystem.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动态联盟环境下的技术创新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建立在企业动态联盟基础上的技术联盟是一种新的组织模式,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技术联盟的内、外动因;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得出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  相似文献   

17.
The number of firms using alliances as part of their corporate venturing or market entry strategies has surged over the past decade. Three common reasons cited for pursuing alliances are technology convergence, market access and alliance partners'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This paper contrasts the alliance strategies of HP and IBM, two major competitors in electronic services (i.e. Internet-based 'e- service') businesses, using the Familiarity Matrix as a display tool to portray the strategies. Whereas the HP strategy is to attempt to establish its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s the standard e-services infrastructure on the Internet, IBM aims to position its IBM Global Services, rather than its technology, at the center of this ecosystem.  相似文献   

18.
论企业战略联盟中的知识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勇  刘涛 《当代财经》2004,(11):68-70,75
提出了对知识管理的新思考——知识管理在企业战略联盟中的运用,从内容和特性两方面对联盟中的知识流进行了简单分类,并建立了战略联盟中的知识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9.
第三种机制—战略联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胜利 《经济论坛》2001,(23):25-26
战备联盟是指企业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合作安排,是一种双方或多方协商控制的不完全合同。  相似文献   

20.
运用生命周期理论结合技术标准联盟的特征,将技术标准联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5个阶段:联盟萌芽期、联盟组建期、联盟技术发展期、联盟市场扩张期和联盟成熟期。从联盟在生命周期中的资源需求和所面临风险这两个视角,研究了技术标准联盟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特征及其对联盟伙伴选择的影响。分析了TD-SCDMA产业联盟的生命周期阶段及伙伴选择特点,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