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碳交易市场,并通过碳交易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我国国内的碳交易市场机制十分落后,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作为能源消耗大省,辽宁省的碳减排压力指数全国位列第六,辽宁省低碳经济建设任重道远,务实发展碳交易市场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辽宁省发展碳交易市场的重要意义,指出碳交易市场对辽宁经济建设、财政收入、环境改善及增强企业竞争力都具有较大的推动力。通过对辽宁省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辽宁省碳交易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CDM项目、碳交易所建设及自愿减排市场上。根据辽宁省发展阶段的特点,提出了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不均衡,发达国家是碳交易市场的规则制定者,实现了碳交易市场的最大份额。我国仅是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被动参与者,存在制度法规不完善、企业权责不明晰、市场交易混乱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平台,丰富碳交易品种,并且建立碳交易市场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4)
中国是一个大的碳排放国,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要求强制减排的压力。由于国家碳交易市场发展缺乏政策和技术条件,区域碳交易试点工作正在积极开展。目前己经建立七个区域碳交易试点。文章首先对天津市区域经济概况和二氧化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再针对天津市碳交易市场规制的理论、碳市场交易主体、排放配额及交易过程等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天津碳交易市场规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天津的碳交易市场应加强碳排放源的检测,积极培育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并加快碳金融市场建设。这对于天津碳市场的成熟稳健发展及与国际碳市场接轨,进而实现碳控排减排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不完整性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交易制度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制度安排,对全球碳减排起到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对能源资源需求与日俱增的同时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对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了需求。因此,深入分析我国碳交易市场现状及形成机理,并提出思考和建议,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促进节能减排,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析构建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上施加的巨大压力,中国不得不选择走低碳发展的道路,而构建碳交易市场能带来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构建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及意义,然后着重提出构建中国碳交易市场所需具备的几大基本条件,以至碳交易市场真正建立运作后,能有效、可靠、持续地发挥其市场作用,真正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作为煤炭能源生产消费大省,碳排放总量巨大,未来减排潜力与交易空间可观。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国际、国内碳战",目前山西省从政策、机构、科研和软硬件设备建设等方面为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做了积极准备。从我国碳交易现状入手,针对山西省碳排放及交易特征,分析了山西省实施碳交易的优势、劣势,提出了推进山西省碳交易市场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健全,如何衡量不同市场之间的相关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DCCGARCH模型,量化了国内外碳交易市场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碳交易市场还处于分割状态,不同市场间的联动性较差。未来应进一步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增强市场间的联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发展碳交易市场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国际气候问题谈判的压力,更是为了争夺未来碳金融发展及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建立了自己的碳交易市场,中国必须采取措施加快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步伐。目前,中国虽然已经开始构建区域性碳交易市场,但是总体上说发展还比较滞后,还存在专业人才短缺、碳金融发展落后、没有碳储备等问题。为此,中国应该鼓励各地区加快构建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并在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上,国家应采取措施构建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际碳排放市场发展情况及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亟需审时度势地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本文从碳排放权的属性分析入手,探索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路径选择,提出以资本市场现有交易平台为基础、上市公司率先示范,逐步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全国统一的、多层次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并借助碳交易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选取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碳交易市场自成立至2017年3月31日的收盘价数据,通过对日收益序列数据的分析,运用一阶自回归过程调整日收益序列以消除淡薄交易市场效应,之后综合运用检验性逐渐增强的4个方差比检验,判断4个碳交易市场的弱式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国内碳交易市场属于淡薄交易市场;②市场中的价格信息堆积,信息透明度较差;③碳交易市场投资风险较大;④碳配额持有期不同,市场有效性具有差异,且具有阶段性特点;⑤北京碳交易二级市场属于弱式无效市场,上海、广东碳交易市场虽属于弱式无效市场,但随着碳额持有期增加,市场的弱式有效不断加强,湖北碳交易已经达到了弱式有效水平。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对如何加强中国碳交易二级市场有效性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洁民 《经济纵横》2013,(1):113-117
2011年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新西兰碳交易市场却逆势而上,市值比2010年增长25%。自2008年9月至今,新西兰碳排放交易体系经过近4年的发展,不但取得明显的减排效果,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能给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全球碳交易市场架构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巍 《发展研究》2009,(5):42-44
全球碳交易市场总体架构分为配额碳交易市场与自愿碳交易市场。近年来,这两个市场随着碳交易需求增加与政策不断成熟逐渐趋于完善,已形成成熟的碳交易产品。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主导全球碳交易市场,各类碳产品价格指数与能源价格和各国GDP有紧密联系。据联合国与世界银行预测,2008~2012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平均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计将达1500亿美元,可能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成立碳交易所,新兴碳交易市场发展势头迅猛。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2月的《巴黎协定》开启了国际气候合作新格局,自下而上的单元层次合作开始占据主流。欧盟在2012年提出征收航空碳税,以及之前美国提出的"碳关税"都意图将减排触角延伸到了其他国家。在缺乏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前提下,多个国家都借助其国内的碳交易或碳税进行节能减排,这有力推动了全球减排进程,但也导致了减排市场的割裂。而欧盟与瑞士、加州与魁北克的碳交易市场合作扩大了市场规模,降低了减排成本,也为国际气候合作提供了新的路径探索。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在2014年6月开启七个碳交易试点之后,积极推进国家层面的碳交易市场建设,预计在2017年启动。结合对欧盟等碳交易市场对接合作的分析,对中国碳交易市场与其他碳交易市场对接合作应坚持策略、路径等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碳交易市场未来国际化及早规划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控制碳排放的国内国际承诺,我国已在7个地区试点了碳交易。电力行业作为我国最大的碳排放部门,在现有碳交易试点和未来全国碳市场中,都是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本文结合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电力行业参与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最新动态,从发电侧和电网侧识别碳交易市场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发电侧因素包括发电类型,配额确定和分配方式,减排方式。以此建立发电企业购碳度电成本占平准化供电成本比例的评估模型,根据已公布的碳交易规则和发电厂工程设计参考指标,定量测算了广东、上海碳交易试点对三类典型新建火力发电厂的影响。初步研究表明,碳交易试点将不同程度地增加火力发电企业的购碳成本但在当前碳试点的基准设置和碳价水平下,碳交易对发电企业的影响比较小。电网企业主要排放包括六氟化硫排放和输配损失导致的碳排放,根据现有文献数据对二者进行了估算,认为输配损失导致的碳排放存在外部不可控风险。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电力行业参与国内碳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碳交易也成为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有效减排和促进经济低碳转型、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一种途径。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自身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而基础薄弱和经验缺乏是目前的一大障碍。文章在阐释碳交易相关理论基础和主要研究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概况及EU-ETS、RGGI等国外主要碳交易体系的建设经验,最后提出了对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设计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国际、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通过借鉴欧盟和美国较为成熟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加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普遍关注。碳交易机制作为低碳经济下新兴减排措施,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碳交易机制的广泛实施,使得碳交易市场也因此成为部分减排成本较低企业的新的利润来源点。文章依托碳交易市场提供的经济环境,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建立碳交易市场上碳排放配额供给企业(碳商)之间的重复博弈模型,并结合"针锋相对"策略和惩罚策略,研究发现在资金贴现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碳商可以通过调整惩罚碳排放配额供给量,防止合作方出现单阶段偏离,确保实现长期合作。根据建立的模型,设计计算程序,得到了碳商在长期合作策略下的纳什均衡碳排放配额量和获得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碳交易市场在碳减排方面的作用,在碳排放限额机制下,针对由多个制造商和多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网络系统,利用均衡理论和变分不等式的方法,构建了碳交易市场参与下的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通过数值分析发现,当碳排放权分配极度不合理时,碳交易市场的存在会抑制制造商产品生产的积极性;当碳排放权分配存在适当偏差时,碳交易市场具有调节分配不合理的作用;碳交易价格较低时,碳限额政策和碳交易市场并不能激励企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当碳交易价格较高时,碳限额和碳交易会抑制企业的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中国碳交易形式和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难,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参与碳交易的授信、中介和理财3种模式,指出在目前缺乏全国性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参与碳交易中面临的宏观导向缺乏、市场风险防范能力弱等主要障碍,分析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张瑞  陈德敏 《环境经济》2012,(10):54-58
碳票交易模式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节能减排目标设计的,因此在交易的前中期并不与国际接轨或关联,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碳交易市场建立思路,旨在构建成熟的对我国有利的碳交易标准与体系,从而在国际碳市场上掌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