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公司理论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典、新古典经济学家对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公司治理问题、激励问题等作了初步研究,奠定了现代公司理论的基础;制度经济学家对股份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问题作了深入、系统分析,其结论直到今天仍是最具影响力的观点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理论、合同理论、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的突破及其研究方法引入公司理论中,西方公司理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安徽省曲阳某实业有限公司的案例描述了一家非上市家族创业合伙企业的一重三层委托代理关系.它与西方主流代理理论、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的上市公司的双重代理理论和控制性上市家族企业的双重三层的委托代理理论都不同,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由于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确定,造成了对各级控制人的激励不足.如何协调好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以及终极控制人的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给终极控制人公正合理的激励,减少各级的代理成本,就成为了突破这类家族企业发展瓶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林泓 《经济师》2008,(11):39-40
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与重视,文章从家族企业的股权结构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所产生的代理问题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对我国家族企业与公司治理绩效问题的研究进行展望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R.Donnelley(1964)开创性地研究了家族企业问题后,西方在这一领域的文献逐渐增加,近10年来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众多研究家族企业的文献中,有许多都涉及家族企业治理结构问题。本文主要从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特殊性、关键要素、董事会与外部董事、治理结构与决策质量关系、信任治理机制等几个方面对西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做一大致梳理。  相似文献   

5.
史煜筠 《技术经济》2008,27(6):117-122
基于私有产权、两权合一和家族管理特征的考虑,传统代理理论把家族企业视为治理信任和降低代理成本的高效率制度安排。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当父母对子女的不对称的利他主义与私人所有权、所有者管理等特征相互交织时,家族企业凸现自我控制问题,这削弱了正式治理机制的效率。因此,家族企业同样面临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要挟等代理问题。嵌入在血缘和利他主义中的家族和企业两大系统的相互作用,使家族企业的代理问题更加复杂化,也给家族企业治理提出了难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本文关于上市家族企业的界定标准,以2006年在上海、深圳证券市场上公开交易的63家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中国家族企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与企业绩效的问题。笔者认为,家族企业存在着控制性家族与外部中小股东之间形成的第一重委托代理关系,同时存在着家族控制人与经理人的第二重委托代理关系。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更偏重于家族控制人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冲突。  相似文献   

7.
一、上市家族企业的代理问题 (一)上市家族企业的代理问题 资本市场公司上市制度的显著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由此衍生出公司治理框架下双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其一是股东与经理的代理问题,表现为管理机会主义,即管理者在企业利益的幌子下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钱赛星  陈漭 《经济论坛》2007,(3):122-124
一、上市家族企业的代理问题 (一)上市家族企业的代理问题 资本市场公司上市制度的显著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由此衍生出公司治理框架下双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其一是股东与经理的代理问题,表现为管理机会主义,即管理者在企业利益的幌子下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其二是控股股东与搭便车的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一股一票”的制度使控股股东有机会全面控制公司财务和经营决策,或者任命公司的最高管理团队。在参与决策和对管理层的监管过程中,控股股东可以获取大量的公司内部信息,当控股股东与其委任的或者聘用的高级管理层合谋就可以借用这些内幕信息牟取收益,为此不惜牺牲中小投资者,乃至社会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证券设计理论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经济学家从MM理论发展起来的证券设计理论是目前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他们以现代分析工具如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为手段 ,对企业资本结构在内生性金融合约模型中对合约具体形式与主体行为进行分析 ,并且从完全合约发展到不完全合约分析探讨了证券设计问题。本文对 70年代中期以来的基于代理成本、非对称信息和公司控制权的证券设计理论进行综述并对 90年代以后证券设计理论的新进展做了介绍。最后 ,笔者对证券设计理论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家族企业的关系治理与正式治理——相互控制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已广泛认识到关系治理在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中不可忽视的地位,普遍的观点是关系治理仅适用于家族企业发展的早期,随着家族企业的成长,将逐渐为正式的契约治理所取代。一些新的研究认为关系治理和正式治理是不同的治理维度,可以在家族企业中共存,并发现二者可能呈现出双强的格局。本文尝试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家族企业的代理合约区分为两类,分析其治理不同的需求及家族企业的反应,提出家族企业内两种治理方式双强的一种解释:家族企业与两类代理人同时缔约,利用两类代理人相互控制,以便同时降低两类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家族企业如雨后春笋,民营企业中绝大部分又是以家族企业为主的形式。但要做大做强,就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了。内部条件如何?外部环境怎样?能否实行现代公司制度化,则是家族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家族企业中业主与家族经理人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最大特征是嵌入了利他行为,利他行为能够降低家族企业的代理成本吗?本文通过改良演化生物学的Hamilton亲缘系数,以及引入本土社会学的"差序格局"概念分别度量了亲缘利他行为的水平和结构两个特征。实证研究发现:(1)家族企业中无论是利他行为的总体水平还是差序结构皆与代理成本呈反比,但两者之间存在替代效应;(2)利他行为对代理成本的影响随企业内部组织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当企业成长至一定阶段后,对代理成本的积极效应逐步下降,同时消极效应逐步上升;(3)利他行为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也随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代理成本的积极效应离不开规范的外部制度环境的支撑。本文研究结论对评判与完善当前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理论与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
温州民营企业实行“委托-代理制”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民营企业在向现代企业迈进的过程中,委托代理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大部分企业仍固守家族管理模式,难以打破封闭性,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受到置疑。本文在对温州民营企业的委托代理现状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阻碍“委托—代理”制有效实施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家族制企业推行“委托一代理”制的若干建议,指出“委托一代理”制将是完善家族企业并使之永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明清晋商在中国商界称雄500多年,而票号又将其推向极致.山西票号作为典型的家族性企业,在其创业守业过程中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山西票号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约束机制进行分析,找出其成功的原因,力图为解决当前家族企业委托代理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晋商接班人选择及其启示——解读晋商东掌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商开创了人身顶身股制度,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上,晋商的推行极为彻底。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解析晋商东掌制度,探寻晋商接班人选择的根源及其存在的问题,反思晋商接班人选择对我国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金融合约理论:综述与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经济学家从MM理论发展起来的金融合约理论是目前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与传统资本结构理论不同,金融合约理论以现代分析工具如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为手段,在内生性金融合约模型中对合约具体形式与主体行为进行分析,并且从完全合约发展到不完全合约分析探讨了证券设计问题。本文对70年代中期以来的关于信息、激励和控制权方面的金融合约理论进行综述,包括了代理成本模型、非对称信息模型和公司控制权模型。另外,本文对90年代以后金融合约理论的新进展做了介绍。最后,笔者对金融合约理论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家族企业及其管理模式做了详细的定义,其次分析了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最近学者们将委托代理机制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身上。其实在民营企业内部,委托代理问题同样存在,而且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意欲获得健康发展的民营经济对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期盼更加迫切。当民营企业引入新的管理模式之后,如何达到像过去家族企业管理一样的监管水平,已经成为了民营企业领导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林宙  顾爽 《经济论坛》2009,(16):17-18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家族企业的发展做了深入分析,并对家族企业转型期遇到的制度问题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家族企业中的歧视现象 --作为非正式治理机制的歧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视现象普遍存在于家族企业,本文认为,歧视是家族企业在正式治理机制弱化情况下实施的一种非正式治理机制。家族企业扩张和管理的复杂化,要求雇佣高能力的外部代理人开展专业化分工,但是,现有的正式治理机制难以抑制外部代理人的寻租行为,过高的代理成本阻碍了分工的深入。业主会利用家族代理人和外部代理人共享的“准私人信息”,以及代理人之间信息租金的不同分布,根据血亲关系和私人关系在不同代理人之间实施歧视,通过给与家族代理人优厚待遇,达到抽取外部代理人的信息租金,降低代理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