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志文 《浙江经济》2022,(12):72-73
<正>构建“碳源管控+碳排管制+碳汇管理”的浙江海洋经济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碳源清洁——碳排规范——碳汇升级”的目标“双碳”背景下,浙江要立足低碳发展的实际情况,优化调整海洋产业发展结构,加大海洋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力度,大力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产业,推进海洋经济低碳化转型,加速构建高效的海洋经济发展蓝碳体系,提高海洋经济集约节约可持续发展水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以武陵山区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本文结合实地调查与SWOT分析,探讨区域碳中和的关键问题与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城镇化与工业化带来的能源资源消耗是碳中和的主要限制因素,碳中和实践集中在降煤电、去污减排方面,交通、建筑的降碳仍较落后,低碳、零碳与负碳技术发展滞后,推广低碳能源、发展低碳技术、增加生态碳汇是实现区域碳中和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采用《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浙江省市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计算2010—2020年浙江省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识别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间通过设定基准、低碳、强化低碳三种情景,分析了2021—2035年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低碳、强化低碳情景下,浙江省分别于2034年、2030年、2027年实现碳达峰。为响应国家“3060”双碳目标,确保浙江省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本文从顶层设计、绿色低碳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建筑绿色低碳、低碳交通体系、低碳宣传教育、科技支撑、生态系统碳汇等八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伯承 《特区经济》2012,(9):189-191
针对重庆在发展低碳经济中面临产业结构不优、能源利用率低、资源消耗大、工业排放增多等问题,需要采取营造低碳氛围、加快低碳政策支持研究、发展低碳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低碳人才提供智力支撑、发展碳汇技术增强固碳能力和探索碳核算体系建立碳交易市场等举措来加以化解。  相似文献   

5.
构建城市低碳生活是发展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系统分析我国构建城市低碳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低碳生活观念培养机制;发展绿色建筑体系,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与碳审计体系;多渠道增强低碳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增加碳汇载体;健全城市公共设施体系来构建我国城市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6.
珠海建设低碳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宏观政策支持等优势,但是在思想认识、经济规划、保障体系方面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SWOT方法对珠海建设低碳城市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珠海城市未来发展和规划,针对低碳产业发展、交通碳排放、建筑碳排放、新能源开发利用、公众参与和增加碳汇等几个重要领域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合理化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碳汇潜力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具有的碳汇功能决定了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在分析"后京都时代"森林碳汇问题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碳汇的基础之上,文章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运用森林碳汇计量方法——森林蓄积量扩展法,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过去和现在的碳储量,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碳汇潜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森林碳储量为409.676×106吨,2020年碳储量为1218.525×106吨,碳汇潜力为808.849×106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低碳农牧业是指高碳汇、低碳耗、低碳排,即"一高两低"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低碳农业的总体策略是藏碳于林、藏碳于农、藏碳于粮、藏碳于土。海西州发展低碳经济,既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又有紧迫的现实需求。海西州被国家相继批准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来,在规划体系建设、政策措施研究、科学技术攻关、扩大招商引资、节能降耗减排、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初见成效,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全面起步,在创建高原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张峻菘  魏蓉 《科技和产业》2023,23(22):67-72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城市作为落实低碳战略的重要主体,迎来了诸多挑战。为助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量化数据并进行信效度分析,利用PCA算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通过对主成分的解释和权重分析,确定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分为环境、能源、建筑等八类,共11项指标。据此,探索低碳城市建设的优化路径与可行性策略,以促进“双碳”目标建设。  相似文献   

10.
范远江  杨勇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2):20-23
文章从资源环境角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及低碳经济之路面临着的诸多压力与挑战,通过对目前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研究,提出了在三峡库区提高森林质量、扩大森林面积是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广东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的控制水平走在全国前列,能耗水平降低和能源结构调整空间有限,仅靠现有技术手段难以提升广东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手段,广东亦需围绕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碳排放主要领域,开展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瓶颈,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提供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王摇橹 《科技和产业》2023,23(20):66-71
“双碳”目标是中国“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所有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重要约束,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是碳减排的重要领域,河南作为旅游大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碳排放也逐年增加。借助“自下而上”法测度2006—2020年河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并利用Tapio脱钩模型测算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水平。研究发现,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以弱脱钩为主,多种脱钩关系并存。因此建议,从加强政府引导监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鼓励低碳技术创新、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引导游客低碳消费等方面提升河南省旅游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北京公共交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变暖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交通运输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其主因之一。如何建立低碳排放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对于北京低碳城市的发展和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计算各种交通方式碳排放强度的基础上,认为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可以降低碳排放强度,最后提出了北京发展低碳交通方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赵婷婷  姚婷 《科技和产业》2024,24(12):16-23
从经济发展视角探究产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有利于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选取2006—2021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STRIPAT模型,运用门槛模型,并将产业结构优化划分成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从经济发展角度对产业结构优化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使产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跨过门槛值时能够增强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但弱化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碳减排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宋月圆  何玲雁 《科技和产业》2023,23(15):149-155
碳排放权交易成为各国进行减排最主要的方式。北京在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对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价进行研究,探究北京市碳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碳排放权(BEA)价格与工业总产值、原油价格和温度正相关,与动力煤价格指数、沪深300指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实现低碳型发展的关键是提高碳生产率和碳排放绩效。基于广义碳生产率构建碳排放绩效测度指标,对金砖四国1990-2007年碳排放绩效进行测度发现:碳排放经济绩效排序为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福利绩效排序为巴西、印度、中国和俄罗斯,造成四国绩效差异的关键因素是经济规模、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能耗水平和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7.
“花房效应”已使能源碳排放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环保议题,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成为各地区共同面临的挑战。无锡市地处苏南用能负荷中心,能源消耗量大,采用Tapio脱钩模型,以2007年为首个基数年,对无锡市2008-2016年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脱钩分析,研究发现无锡市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整体上处于弱脱钩状态,碳排放主要来自煤类能源,还有进一步向实现强脱钩转变的潜力。根据结论提出减排建议,以期为无锡市低碳城市构建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外开发区低碳发展战略集中于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层面,以定性的描述居多。碳足迹作为评估碳排量最有效的工具,文章提出了基于碳足迹的低碳分析模式,同时基于碳足迹计算提出了包含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开发区低碳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以安徽省为例,通过碳排放量的计算,分析碳排放的总体趋势、行业特征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通过对经济发展、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预测,分析减排的形势和压力;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联度。安徽省应当从基本省情和工业化阶段性特征出发,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0—2010年上海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分析了上海市能源消费现状,并根据IPCC碳排放系数计算了上海市能源消费及其导致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各产业的排放情况。采用情景分析方法,预测了2015年和2020年上海市分别在基准情景和低碳情景之下的能源消费暨碳排放情况,预测结果显示,基准情景之下上海市2015年和2020年的能源消费分别为14031.7742和16133.664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达到3.19和3.88亿吨;低碳情景下上海市2015年和2020年的能源消费分别为10834.2021和10448.793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为2.44和2.58亿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