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递     
《光彩》2012,(3):2-3
(2012.1.20-2012.2.20)太子奶原总裁李途纯无罪获释1月20日,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检察院称,李途纯等人以货款准备金的名义吸收资金的行为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李途纯涉嫌的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经法院审查并  相似文献   

2.
易合华 《华商》2012,(2):10-10
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在被拘禁15个月后无罪释放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1月20日,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检察院发出《株天检公刑不诉【2012】l号》文件。文件称,“李途纯等人以货款准备金的名义吸收资金的行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原湖南太子奶集团总裁、董事局主席李途纯在被拘禁15个月(从取保候审算)后,2月12日其律师发布消息:"李途纯已无罪释放了。"根据记者掌握的资料,株洲检方已确定对本案不予起诉。一年多前,湖南省株洲市公安局高调宣布,湖南太子奶及李途纯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  相似文献   

4.
江山 《华商》2012,(2):48-49
经历了15个月的拘禁和4个月的取保候审,原太子奶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总裁李途纯无罪获释。1月20日,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检察院发出《株天检公刑不诉【2012】1号》文件,认定李途纯不符合起诉条件,决定对李途纯不起诉。从被拘到无罪的588天里,李途纯共涉嫌四个罪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职务侵占、抽逃资金、挪用资金。  相似文献   

5.
《三联竞争力》2010,(8):32-32
2010年7月28日,株洲市委宣传部发出新闻通报,证实太子奶董事长李途纯等四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由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相似文献   

6.
《光彩》2010,(7):3-3
6月中旬,湖南株洲市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湖南太子奶集团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李途纯等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作为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将  相似文献   

7.
《浙商》2008,(24):38-38
沸沸扬扬闹了一年的太子奶资金链问题终于落下帷幕。11月22日,太子奶集团官方声明确认,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与太子奶集团其余股东于11月21日达成协议,后者共同向太子奶集团增加投资,化解资金危机,至此,李途纯退出太子奶集团权力核心。  相似文献   

8.
高境 《光彩》2011,(1):26-30
相对于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创维创始人黄宏生、国美创始人黄光裕等身陷囹圄又争议不断的企业家,太子奶集团创始人李途纯或许更具悲剧色彩:他一手创立的民营企业因为"生病"交由当地有关方面托管,然而,本为救助帮扶的"托管"如今已变味,身为大股东的李途纯已经无法对自己的企业命运发言。  相似文献   

9.
徐海仁 《商界》2009,(1):124-127
“白2008年起,两年实现产销翻番,十年挺进世界500强,控股十家上市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生产、加工、科研集团,最大投资机构和最大产业基地。”这是李途纯2008年年初为太子奶定下的宏伟蓝图,然而现在看来这更像是一个笑话。  相似文献   

10.
《光彩》2009,(2)
2006年11月,英联投资与太子奶集团合资成立离岸公司"中国太子奶(开曼)控股有限公司",注资4000万美元,同时其他两家外资股东摩根士丹利、高盛分别注资1800万美元和1500万美元。当初作为引资的附带条件,3家投行与李途纯签署了一项对赌协议: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降低注资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相似文献   

11.
人物风云榜     
《中国海关》2012,(3):2-2
李途纯美注度★★★★★上升率470%,上榜理由身陷图圄15个月换来的竟是“无罪释放”四个字。对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的无罪判决让这一乳业巨头回归舆论视线。“李案”背后到底隐藏怎样的政商博弈?诸多不解让李途纯的名字攀升本月热搜人物榜首。  相似文献   

12.
王文正 《浙商》2008,(23):84-86
楼国辉终于为他的“胆大妄为”付出了代价。 2008年10月7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43岁的义乌人楼国辉被义乌警方刑事拘留。 据警方的初步审查,到目前为止,楼国辉欠社会上60余人数亿元本金(不含利息)借款不能归还,并欠银行贷款9000多万元未能归还。2008年6月,他所投资的项目,由于经营不善而无力支付上亿元借贷高息,导致资金链断裂。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当前银行"存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国峰 《财贸经济》2002,(10):33-35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明显成效,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央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底,广义货币M2余额15.8万亿元,狭义货币余额6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4.4%和12.7%,比实质经济增长和物价增长之和约高4~6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是适应的.但同时,随着商业银行货款增速的减缓,银行的"存差"也不断扩大,年底各商业银行存款余额11.1万亿元,贷款余额8.1万亿元,存贷比为72.8%,比上年同期降低1.7个百分点,存差3万亿元.在怎样看待商业银行存差问题上,普遍的分析认为:商业银行存差增大是存款资金运用多元化的结果,以2001年10月份为例,当时普遍认为,10月底商业银行用于购买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的资金为1.48万亿元,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金为6384亿元,当月的存差除此两项外还有6810亿元,这部分资金一部分可用于贷款和购买国债,另一部分仍需留作超额储备.  相似文献   

14.
出口赊销是赢得国外客户的主要出口方式之一,但由于对其风险估计不足,致使很多中国企业陷入货款两空的困境,2008年我国外贸坏账至少有2000亿美元。从博弈论视角分析出口赊销虽然程序简单、操作方便、交易费用低,但其对出口商不利,占用资金时间长,影响周转,面临信誉不佳进口商拖欠货款或货款两空等风险。因此,企业在使用出口赊销时要具有风险意识,做到风险防范、风险控制和风险救济的有机结合,才能在出口赊销的博弈中获胜。  相似文献   

15.
冯亦萍 《商场现代化》2006,(18):221-22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和存款利率的浮动变化,通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方式非法集资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刑法第176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般理论认为本条规定了吸收公众存款罪,但也有认为本条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选择性罪名,但目前基本上已认同为单一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相似文献   

16.
马凯 《商》2014,(42):249-249
一、非法集资相关犯罪之间的界限(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1、正确理解“公众”一词本罪要求吸收的存款是“公众存款”,也就是这些资金的原始所有者是不特定的人群。公众与人数并无对应关系,不能以存款的人数多少来衡量存款对象是否是“公众”。概念实用性极差,让执法者和守法者均感到无所适从。对于社会上的不特定成员知晓行为人有吸收存款的行为,往往是行为人主动发布公告、四处宣扬,或者要求他人为其游说,如果不存在事实上的散播吸收存款的信息的行为,那么行为人的集资行为就难一说是非法集资,更谈不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了。  相似文献   

17.
1996年以来,商业银行存贷差额逐年扩大,银行资产配置非贷款化倾向严重,大量储蓄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和债券资产。同时,为数众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本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认为,制度结构和市场环境导致的信贷配给、信贷和利率管制是商业银行资产配置非货款化的根本,由此带来微观和宏观的一系列危害。微观上增加银行资产配置风险,宏观上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8.
《三联竞争力》2010,(6):25-25
太子奶倒了,不过打倒它的不是三聚氰胺,也不是金融危机,而是三方争斗。价值20亿的品牌和近30亿的资产,令太子奶成为疯抢的对象,而他们都穿着拯救的外衣。先是因为李途纯与摩根、英联和高盛对赌,结果太子奶被投行所操纵,欲卖给雀巢而不得,又不给注入资金,陷入经营困局。  相似文献   

19.
"创意英国"塑造国家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坚 《大经贸》2004,(7):56-57
不仅仅是企业或产品需要打造品牌,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可以通过创意营销的方式来塑造品牌形象,而且这逐步成为一种潮流。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海2010年世博会,都将是中国塑造国家品牌形象的良机。"创意英国"活动在中国的开展,为中国留下了一个塑造国家品牌的优秀范例。  相似文献   

20.
应胜南 《消费导刊》2012,(6):132-132
近几年,由于资金需求的多样化,民间借贷市场异常兴旺,众多无法从正常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单位和个人纷纷求诸于民间借贷。但借款人如果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吸收借款,往往很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在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情况下,单个的民间借贷合同是否有效,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