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够参加2 0 0 0~2 0 0 4实施“北京邮政战略”国际会议的开幕式,以及随后进行的工作会议,我感到非常荣幸。“北京邮政战略”纵贯邮联行动的5年周期,包含一系列供各国政府、各邮政主管部门及邮联各机构执行的目标和战略,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针对如何面对全球化、市场放开和竞争,如何利用科技进步等问题,为各国邮政指明了发展方向。“北京邮政战略”还制定了积极、连贯的行动计划,为世界各国邮政部门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通讯环境中,在以下方面提供指导:邮政改革和发展、邮政新产品和服务开发、国际合作、改善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北京邮政…  相似文献   

2.
“北京邮政战略”目标一的落实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主要介绍了从1999年北京邮联大会到2004年“北京邮政战略”目标一,即邮政普遍服务在世界邮政的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3.
《邮政研究》2004,20(3):2-2
邮政媒体《中国邮政报》和《邮政研究》的记者,成都当地媒体《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的记者,对邮联国际局总局长利维进行了采访。1 《成都商报》记者:这次会议取得了哪些成果?您对这次会议的组织工作印象如何?利维:今年9月第2 3届邮联大会将在布加勒斯特召开,本次大会是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会议总结了邮政改革方面的成果,进行了讨论,评估“北京邮政战略”以来的一些工作;对邮联整个发展计划和财政目标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同时有3 0多个国家的代表提交了交流材料。总结是有价值的,为第2 3届大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本次大会组织…  相似文献   

4.
《邮政研究》2004,20(3):3-3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今天,我们在美丽的天府之国迎来了出席“北京邮政战略”实施成果大会的各位代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邮政,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代表和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中国邮政对邮联的工作一直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国邮政积极响应和参加邮联的各项活动,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培训和设备援助,为邮政大家庭的事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1999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 2届万国邮联大会,通过了面向2 1世纪的“北京邮政战略”。2 0 0 4年9月第2 3届邮联大会将在布加勒斯特召开,邮联和各成员国正在…  相似文献   

5.
焦铮 《中国邮政》1999,(9):42-43
邮政战略规划是邮联向五年一届的大会提交审议的重要文件之一。其内容主要涉及万国邮联的使命、目标、计划、项目、活动以及这些项目的优先顺序和资金来源、世界邮政发展与经营中所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及其对策等。它的起草要遵循规定的程序,并吸收邮联大会经过一般性辩论后产生的结果,包括大会及一些委员会的有关决定。在邮联会员国通过大会一般性辩论就邮联面临的一些焦点、难点问题达成共识后,大会将形成一项关于实施邮政战略规划的决议请各成员国表决,从而使邮政战略规划中所确定的责任与义务获得认可,并在大会以后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6.
张威 《邮政研究》2004,20(3):7-8
邮政服务质量是北京邮联大会所确定的六项战略目标之一。文章简要回顾了邮政服务质量战略提出的背景,说明了服务质量对邮政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总结和分析了邮政服务质量战略在各国的具体实施情况,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何彦  赵建媛 《邮政研究》2004,20(3):9-10
提高邮政网络的经济生命力是北京邮联大会所提出的六大目标体系之一。在实施的过程中.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同时也存在着种种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邮政网络经济生命力战略的提出以及具体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刘中林 《邮政研究》2004,20(3):16-17
文章主要介绍了各国落实“北京邮政战略”第六项目标,即主要相关参与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情况,分别介绍了政府、邮政和邮联采取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李存爽 《邮政研究》2004,20(3):14-15
文章介绍了“北京邮政战略”目标五,即邮政的改革与发展在各国的落实情况,分别介绍了.政府、邮政和邮联采取的行动,对全球邮政的改革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并就世界邮政改革对中国邮政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享受通信权利与普遍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铮 《中国邮政》1999,(8):42-43
邮联大会的一般性辩论,是每届邮联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举行大会一般性辩论的主要目的,是吁请邮联会员国就世界邮政发展面临的焦点或难点问题,以及今后邮联将要实行的发展战略等,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将大会一般性辩论中产生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思路等,纳入邮联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