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动性过剩的根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8年以前,我国一直通过信贷规模来控制银行贷款,这显示出长期以来我国所面临的问题是流动性的不足,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多吸收存款,以便多发放贷款。世易时移,银行流动性问题已经出现了大逆转:流动性过剩问题又向我们袭来。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截止2005年9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存差总额达8.9万亿元,是2000年底的3.6倍,贷款与存款的比例也从2000年底的80%下降到了68%.充分显示出了我国金融机构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正威 《金融纵横》2003,(3):10-11,17
我国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不含外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大于贷款的“存差”现象始于1994年.“存差”金融为4052亿元.尔后规模不断扩大,到2002年底.“存差”已扩大到39803亿元。江苏的情况与全国一样.1993年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略大于贷款余额19亿元.  相似文献   

3.
一、存差不断扩大,新农村建设资金供应总量不足。截止2007年末,特克斯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2,207万元,贷款余额21,976万元,与2001年相比存款增加了47,552万元,贷款却减少了12,  相似文献   

4.
一、存差的现状 1、存差总额不断扩大,存差率逐年提高.湘潭市1998年末存差额为9.23亿元,到2003年3月末扩大到87.96亿元,增长9.5倍.存差率指存差额占各项存款的比率,该指标能反映金融机构存款发放贷款后的资金富裕程度.湘潭市存差率提高十分迅速,今年3月份就达23.69%,高于全省13.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根据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截至2006年5月底,全国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约为32.7万亿元,各项贷款为22.4万亿元,存差资金已超过10万亿元。实际上,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呈过剩状态,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占比居高不下。在中央银行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后,2005年底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率仍高达4.17%。这些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相对过剩问题日渐突出,对商业银行的持续盈利和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期以来,信贷资金沉淀导致的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现象已经在悄然改变。整个银行体系资金存差不断扩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调整其利率对此亦影响不大。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存差甚至出现加速增长之势,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冯学培 《青海金融》2006,(10):42-43
所谓存差,是指一个金融机构或一个地区金融机构的存款大于贷款。相反,借差是指一个金融机构或一个地区金融机构的存款小于贷款。海西州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于2000年开始出现存差现象。一、金融机构存差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资料显示:全国金融机构于1995年开始出现存差,存差额占各项存款的6.1%,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2005年存差额占各项存款的32%,高达9.5万亿元。海西州金融机构自2000年开始出现存差,从表中可以看出:1999年海西金融机构借差达31亿元,2000年变为存差2.6亿元,2005年增加到46.8亿元,存差占各项存款的比例由2000年的6.79%增加到2005年的51.05%。  相似文献   

8.
金融市场流动性出现过剩迹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期关注金融机构“存差”持续扩大“存差”通常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减去贷款余额的差值。应该说,“存差”的适度存在是一种正常现象。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将吸收的存款按一定比例缴存中央银行,而且商业银行也须留存一定的超额准备以保持流动性,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商业银行的存款规模大于贷款规模,出现“存差”现象。但是,近些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存差”不断扩大,金额居高不下。2005年3月末,金融机构“存差”为7.1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26.4%。8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7.51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8.78万亿元,存差”增加到8.…  相似文献   

9.
关于银行存差现象的分析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工声 《中国金融》2005,(14):28-30
存差通常是指商业银行存款减去贷款的差值。金融系统的存差是一种正常现象,存差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并具有逐渐扩大的潜在规律。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4月末,江苏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9847.4亿元,贷款余额14437.8亿元,存差为5409.6亿元。表象下的大规模存差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各方对此解读不尽相同。对此,很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探讨,以进一步增进共识,共同寻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突出,不仅对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营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也给宏观经济运行增加了不稳定因素。表现在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金融机构存差不断扩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热钱的持续流入;要通过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预期等对策,调整流动性在结构上的失衡。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突出,不仅对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营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也给宏观经济运行增加了不稳定因素。表现在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金融机构存差不断扩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热钱的持续流入;要通过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预期等对策,调整流动性在结构上的失衡。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当前的“存差”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存差一般是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减去贷款余额的差额。1995年以后,我国金融机构总体上开始出现存差,并且数额迅速扩大。截至2005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8.7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5万亿元,存差达到9.2万亿元,与之相对应的贷存比为67.8%(见下表)。从分地区情况看,以往一直是部分地区为存差、部分地区为贷差的格局目前已改变为全国各省市均出现存差。  相似文献   

13.
存(贷)差是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与各项贷款的差额,存款大于贷款是存差,贷款大于存款是贷差。贷存比是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与各项存款的比例,即贷存比=金融机构各项贷款/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998年以前,四川省金融机构存贷差额一般表现为贷差,当时在全国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全国1995年起由贷差转为存差)。1994年,四川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差达到最高点385亿元,以后便逐年回落,1998年,全省金融机构开始出现存差,并且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4.
存款每年在快速增长,贷款投入市场较少,中间业务在业务经营中占比还很小,上存资金逐年增多,在现行条件下,当前县级支行资金营运的状况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如何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突破资金相对过剩的瓶颈,是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前期,我国金融机构大多表现为贷款大于存款的"贷差",1994年以后转变为存款大于贷款的"存差",此后该"存差"规模一直在扩大.过去,我国管理层和理论界都对"存差"现象比较紧张,因为"存差"一直被看作是资金运用不充分、经济运行状况不佳的表现.现在人们对"存差"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人认为,商业银行的"存差"资金已经为中央银行运用,所以多一点没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6.
巨额存差与金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金融机构存差总额不断扩大,存差的不断扩大既有积极效应,也有负面效应。针对当前存差的继续扩大,商业银行寻求存差资金出路的理性选择是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7.
高存差寻源     
我国中部欠发达省区重工业初级产品居多,轻工业基础薄弱,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这些省区的劳动力资源又非常丰富,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因此,从理论上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必然处于资金短缺的状况。可是,近年在这些省区的金融机构中却出现了很反常的现象:各项存款大大高于各项贷款的数量,有钱贷不出去,存差越来越高。银行里面“钱满为患”,似乎资金已经过剩。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农村信用社存在存差过大的问题,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截至2006年末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为56.1%(当年新增存贷比仅为38%),存差达15.7亿元。巨额存差,一是增大了农村信用社的财务风险,万州区农村信用社存款平均成本为2.06%左右,而农信社存放在央行资金的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89%,备付金利率0.99%,利率倒挂现象严重;二是反映出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存差不断扩大是基层金融经营中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存差的不断扩大使货币政策的传导受阻,区域金融业务萎缩并产生新的金融风险。因此,解决大量存差资金出路、提高银行资金使用效率对基层银行已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20.
对于我国金融机构存差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红地 《中国金融》2003,(13):31-32
对于金融机构来讲,在一定时期内存款大于贷款和贷款大于存款的情况都有可能存在和发生。但一般情况下,为了保持流动性,存款总是大于贷款的,存差就表示存数大于贷款的情况。存差虽然是一个反映资金流动的技术概念,但对中国来讲,其变动的实质不仅反映了社会资金的可用程度,而且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