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络问责是行政问责制度与网络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渠道。当前,我国网络问责制度仍面临着一些困境,造成网络民意的局限性,政府缺乏对网络的制度化约束,管制多于引导,一些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程度不够,更新缓慢,徒有虚名。要确保网络问责的良性运行,首先要提高网民的参与素质,加强责任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网络问责的法规制度;加强官民双向互动,实现网络问责与传统问责的无缝对接;完善政务公开制,把网络问责和政务公开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全新的政治参与方式——网络政治参与为民众意愿的表达提供了新的渠道。然而,由于我国公民意识、公共精神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及缺失,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出现了参与的无序性、情绪化、群体极化、非理性等现象,这在某种程度降低了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不利于公共政策的真实、准确制定,因此以网络参政为契机,政府要着力完善制度安排,畅通政治参与渠道,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等,加大对公民精神的塑造,促进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公众参与立法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我国公民的一项权利。但是环境保护立法公众参与程度低,这一权利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纸面上。如何使公民切实地行使这一权利,建议从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立法体系,为公众参与提供畅通的渠道,明确公众参与法律责任以及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方式来解决我国目前公民参与立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公民的参与程度已经成为衡量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公共政策是协调利益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治理工具,它必须公平体现公民的利益诉求,这就要求政府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参与需求.在社会转型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我国公民政策参与还面临很多困难.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公民政策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比较成熟公民政策参与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以构建政策网络治理为根本路径,从改善制度和技术、提升公民参与能力、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健全保障机制以及促进有序参与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一些具体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机制是行政决策科学、公平与合理的重要保障.行政决策制定过程中制约公民参与的客观限制因素主要有公民参与技巧不足、信息不公开或不对称、参与机制不完善等,应当从提高公民参与的技巧、完备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公民参与机制等方面提高行政决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并以其鲜明的特性对当今社会的政治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基层网络问政呈现行为常态化、内容多元化、成果显著化优势和深入不足、渠道不足、问责不足缺陷共存现象。我们应该再进一步推动网络问政在基层发展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为政之本在于现实生活中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政府的外部问责仍存在诸多问题,而绩效评估是完善政府外部责任机制的有效工具。本文试图从树立绩效外部评估理念、拓展绩效评估主体范围、确立绩效评估指标、完善绩效评估程序、健全绩效评估制度、完善绩效评估信息系统等几方面,来形成外部问责文化、促进外部问责主体多元化、外部问责内容具体化、外部问责规范化、外部问责制度化、外部问责透明化,从而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外部责任机制,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由于缺乏问责的法律法规、统一要求与问责文化,以及"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弊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责制存在主体结构单一,对象不够明确,事由范围相对狭窄与程序不完备等缺失。为此,应该采取健全法律法规,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扩大问责事由范围外延,完善问责程序,规范"问责官员"复出任用,加强问责文化建设六项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随着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公共服务行政理念逐步树立,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议活动的现象在逐渐升温。由于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和旧行政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公民评议政府"活动仍存在着区域差异、评议部门过多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转变行政管理观念,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等途径,完善我国"公民评议政府"活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公民意识的提高,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已经成为我国行政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减贫是政府的工作,农民参与整村推进减贫这一具体扶贫模式的绩效评估,既是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方面,又是当前减贫形势下提高政府减贫绩效的必要措施,同时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长远要求。本文详细分析了农民参与整村推进减贫绩效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完善农民参与减贫绩效评估政策制度;树立正确的农民参与观,提高参与能力;加强政府的引导参与,畅通参与渠道。  相似文献   

11.
有序政治参与对共同体的存在和个体的充分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目标功能体现在推进面向公共利益的有效率的公共秩序、在多元社会中维持一定水平的政治共识、以公民教育和避免市场化倾向的公民个体的全面发展当中。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政治疏离感是一个长期得到重视的话题,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政治疏离感会影响政治的稳定性,从而过分强调了其反政治性。然而,在非西方社会尤其是中国,分析政治疏离感形成模式上的多样性和其文化基础却是需要研究的重点。笔者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公民意识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公众的政治疏离感主要受到性别、教育、政治涉入、政府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即将实行的香港普选,既符合人民主权原则,也使特区政府面临中央和民众的"双重问责"。一方面,当行政决策的地方主体性被加强的同时,特区政府必须处理好与中央意志的平衡问题;另一方面,普选将推动政党、压力团体和民众的广泛政治参与,通过监督决策过程和效果,促使政务公开和透明,使特区政府更加民主和谨慎决策。  相似文献   

14.
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作用、困境及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能够弥补政府失灵,提高公共政策的品质,增强政策的合法性。但是,我国当前公民社会发育尚不完善,公众参与意识薄弱,参与机制短缺以及官僚制之下的“责任困境”使得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陷入困境。为此,必须对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制度与参与方式进行创新,以形成一种实质性而非形式上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5.
治理理论是一种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它可以通过吸纳多元主体、扩大参与路径消解新旧政治文化冲突等方式有效地维护政治稳定。但这必须建立在一系列的前提条件之下,如:发达的公民社会、公众的共识和认同、完善的法治等,而这恰恰是现代中国所缺乏的。为此,我们必须从拓宽参与路径、提高公民意识、完善法治等几方面着手,推进治理,有效地维护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6.
比较视野中的公民政策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政策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不仅能够为行政机关建构新的合法性来源,也可以为行政权力的理性化行使配置新的制约力量。这是公民政策参与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原因所在。但是,基于不同的体制和制度安排,公民参与的效果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公民政策参与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效果不彰的原因在于缺乏合适的权力体制的配合。因此,赋予公民以实体性的参与权,同时对国家权力的分配格局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是摆脱公民参与困境的一个可能出路。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目前来看,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以下问题:实践教学缺乏科学性;实践教学没有连续性;缺乏新意,学生参与度低;考核不完善,学生不重视。高校教师可以从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问责制度是指一个使有权力的机构对某些特别的公众进行回应的机制。实践中常常出现问责过多和问责不足的困惑。问责制度评估关系到问责制度能否健康发展。要对问责制度进行评估,首先要确立评估的理念。根据问责的目的,可确定民主、宪政和绩效三种评估理念。以三个理念为基础提供了一个对问责制度进行评估的系统框架,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因SARS风暴引起的政府问责事件以来,在政治社会生活中,对政府问责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实践渐趋成形,但由于以造成严重损害后果为导向的、党政系统内的同体问责制度设计不当,从而限制了政府问责制度应有的功能。这种狭义上的政府问责制度,同样规范和制约着乡镇政府问责,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政府层级体系中的最基层组织,与农民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其主要职责是对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探索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乡镇政府问责制度,不仅为乡镇政府职权的规范行使,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提供切实保障;同时也为与此相关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20.
提高内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借鉴香港的公民教育模式,即提倡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教育的循序渐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